當前農業走出去方式總結
利用援外項目帶動走出去。最初的農業走出去,大多是在政府援外項目的帶動下發展和延伸出來的。從1953年開始向一些發展中國家提供農業援助至今,中國政府為120多個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援建了大量的農業項目。企業通過承擔政府援外農業項目,為企業走出去搭建了橋梁,營造了環境,贏得了信任,為企業開展市場化投資開發創造了非常有利的基礎條件。
政府支持農業走出去。有意愿或有一定合作基礎的企業,通過積極響應政府走出去號召,主動對接國家農業對外合作戰略,利用農業對外合作的多雙邊交流平臺(如會議、論壇、展覽等),在政府首腦或部門領導的見證下,將自身對外合作訴求納入到中國-東盟、中非、上海合作組織、金磚五國、中拉、中國-中東歐等多邊合作機制和一批雙邊合作機制確定的合作項目庫中,為境外合作項目的快速發展爭取到了外交保障、政策保障和資金保障,同時也擴大了國內國際影響。
企業自發走出去。企業擁有走出去的內生動力,方式大致分為四種類型。其一自己闖。部分農產品貿易企業迫于生存發展壓力,依托多年開展國際貿易的經驗積累,以及對境外資源和市場的了解,逐漸開始了在境外的投資合作探索。其二熟人推。在走出去較早的生意伙伴的介紹和引領下,企業嗅到了國際市場的商機,啟動了“跟隨式”的走出去步伐。其三能人靠。企業在國際市場考察或非農境外合作項目實施的過程中,與一些境外的合作伙伴或政府官員達成了合作意向。在這些“能人”的撮合下,企業逐漸涉足境外農業合作項目。其四實力強。還有一些大型農業企業在國內已經發展得很好,出于商業版圖擴張的需要,開啟了境外投資的步伐,比如中糧集團等。
目標國招商引資拉動我國企業走出去。安哥拉、蘇丹、尼日利亞等一些實力略強的合作國家,在示范項目中了解了中國技術、中國投資項目后,主動拿出土地和資金,開展招商引資,委托中資企業合作開發。
企業開展對外農業合作的主要原則
企業是主體。企業要深刻理解自身在實施農業走出去中的主體作用,響應國家號召、對接國家戰略要量力而行,避免為了跟上政府節奏,選擇不符合自身實力和比較優勢的發展模式,從而增加經營風險。
市場是靶向。企業在參與和執行國家戰略的同時,除了對外援助和技術合作以外的農業對外合作都需要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因此,企業應避免對國家政策的“等靠要”思想。以配額政策為例,并非境外種了糧國家就應當給予配額支持,中央的配額分配和使用是根據國內糧食供求關系以及總體外交等多種因素權衡的結果。
產業是載體。圍繞市場靶向和自身比較優勢,科學確定產業定位和產業鏈環節定位非常關鍵。比如,政府部門倡導全產業鏈發展,并不意味著每個企業都要追求全產業鏈,集中自身優勢在某一個產業鏈環節發揮作用,可能更符合企業實際和核心競爭力。企業間成立的各種組織、聯盟,要努力圍繞主導產業激發出集群效應,把產業鏈真正對接起來,提升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雙贏是關鍵。雖然針對我國農業走出去的負面國際輿論一定程度上是西方媒體的別有用心,但必須認識到,我們自己的企業也要避免過分看重短期利益或依賴上層路線,在境外真正在經濟上和當地形成“利益共同體”,結合當地發展需要,帶動當地產業發展、技術進步和就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注重生態環境保護,提升我國對外農業合作的整體形象。
合作模式的思考
(一)園區基地建設型。這種模式的突出特點是立足對境外土地資源的直接開發,逐步聚集產業資源,強化抱團優勢。比如各地的農墾企業充分發揮其規模化墾荒、糧食大生產、技術集成方面的經驗,在境外土地資源豐富、連片生產的地區,高效開展土地開發和糧食生產,形成了一批較大規模的農產品種植基地,有望成為保障國內和當地糧食安全的有益補充。進而通過擴展建設產業園區,降低單個企業的運營成本,在應對風險和爭取政策方面統籌整體力量。一是加強橫向連接,提升產業規模。二是加強縱向產業鏈對接,實現產業協同。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有黑龍江農墾、安徽農墾、湖北農墾等建設的生產基地,以及已通過商務部國家級境外經貿合作區確認考核的兩個境外園區,分別是中俄(濱海邊疆區)現代農業產業合作區和印尼聚龍油棕櫚產業園。前者更偏重于橫向聯合,后者更傾向于縱向整合。
(二)技術示范推廣型。這種模式的突出特點是技術輸出,主要集中在產業鏈前端,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四川和湖南等省的種業(特別是水稻種子)走出去,主要通過境外試種、試驗示范,建立良種繁育基地和銷售網絡,在孟山都、杜邦等國際種業巨頭利用技術優勢控制主要農業國生產命脈的浪潮中,立足優勢作物種子參與國際競爭合作,逐步建立與跨國種業巨頭同臺競爭的能力。這種模式的戰略目標是增強產業鏈前端的話語權和控制力。
(三)緊缺資源保障型。這種模式的突出特點是“境外緊缺資源回運”。主要集中在國內緊缺的農產品領域,比如天然橡膠和棕櫚油。這兩類產業,與糧食等其他糧油產品不同點有三個方面。一是絕對緊缺。橡膠和棕櫚油緊缺是由于我國可供種植的熱帶資源不足造成的。二是沒有沖擊國內市場擔憂。由于國內天然橡膠和棕櫚油產量很少,因此基本不存在回運沖擊國內市場的問題。三是目前國內橡膠工業和棕櫚油壓榨的產能過剩問題突出。這種模式的發展方向是,打造“以我為主”的緊缺資源境外供應通道,提升國際產業鏈條主導權,改變我國“大買家沒有話語權”的現狀。代表性企業主要有廣東農墾、天津聚龍、中非棉業等。
(四)轉移過剩產能型。這種模式的突出特點是“產能轉移”,主要集中在國內過剩的農業生產資料領域,如農藥、農機等。這兩類產業,雖然其生產分別屬于化工和機械制造行業,但與農業產業鏈密切相關,也屬于農業走出去的重要領域。從全球來看,兩類產業都屬于發展水平的中端,一方面在發展中國家有競爭優勢,化解過剩產能具有廣闊空間。另一方面在發達國家的并購和參股合作也有助于獲取先進技術資源,反過來有助于提升國內農業生產的國際競爭力,對國內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應對糧價倒掛問題具有促進作用。
(五)海外資本并購型。這種模式的突出特點是充分依托企業實力,聯合國際金融投資機構,通過并購獲得優勢企業資源,推動跨越式發展,提升產業鏈控制力。代表性項目是中糧集團在貿易流通環節的一些海外并購,最近中國化工對先正達的收購,以及光明集團在歐洲和大洋洲的系列并購。中糧集團前幾年并購了智利和法國酒莊、泰國木薯加工企業、澳大利亞Tully糖業等,在海外并購方面小試牛刀。為在短期內建立對全球糧食資源的掌控能力,近三年聯手厚樸基金、國際金融公司、淡馬錫、渣打私募股權投資等財務投資人并購了一系列國際糧商。
農業走出去模式的運用
選準合作模式對于農業走出去的成敗至關重要,模式選擇需要因境內外農業特點、地理區位、投資環境和企業實力而各有側重。下面結合筆者近年來的境內境外調研,提出合作模式參考建議。
(一)不同區域走出去模式的差別
1.發達國家和跨國糧商已深入滲透的發展中國家。北美、歐洲、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國家,以及南美等跨國糧商深入滲透的區域仍然是當前全球糧食貿易的核心區域,貿易物流倉儲投資等環節仍然是主流投資模式。雖然這個場地上跨國糧商云集,渠道已經基本布局完成,綠地投資等方式已經空間不大。但中糧等企業一系列成功跨國并購表明,這個區域并沒有像部分研究所述的大局已定。要想在5~10年的較短時期內提升話語權,必須在主通道上博得一席之地,集中力量扶持中糧等一批大型企業,通過并購參股等方式“切”出一塊蛋糕。另外,對歐洲老牌種子農化企業的并購,對澳洲乳品、畜牧企業以及大型牧場的并購也充滿潛力。
從政策上,也應該大力加強對海外并購模式的支持和服務,爭取一個主動性的動作就可以對格局施加一些影響,才能體現出所謂的“戰略”。短期內,在關注種植、加工環節的同時,加強對并購的主動引導,將有可能爭取到更多戰略機會。
2.東南亞、中亞及非洲等發展中國家區域。總體來看,東南亞、非洲等地,目前仍是全球農業開發合作的邊緣地帶。之所以沒有被跨國糧商占據,是因為在合作環境、開發條件、投資效益方面有所欠缺,或者開發成本更高,或者市場條件和政商環境落后,因此在這些區域生產出來的糧食競爭力會受到影響,或者風險控制成本更大,即使有一些地區條件比較好,但從開發規模上也難以對全球農產品格局造成影響。如果我們把精力和資源用在這些邊緣地區的一般性企業,而不是用在主通道上的大型企業,有限的競爭力和支持能力將被進一步弱化,走到一條更加難走的路上。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如果把眼光放到更長的未來10~20年,那么當前主通道因已開發成熟,進一步開發潛力將是有限的,或者說未來的增長點又必然是在非洲、東南亞、中亞等地區,因此又是決勝未來的要地。所以從戰略和模式來看,應該“主通道上搶席位,潛力區域打基礎”,兩者不可偏廢。從非洲、東南亞、中亞的具體合作模式上來看,因為種植的不經濟,應該從技術要素的推廣開始控制,搞示范,推種子(以及其他投入品和生產資料),賣服務(發達國家的企業也大多是這么做的),生產能力提升起來之后,再逐步控制產業鏈后端,漸漸成為未來主通道的奠基者。介入的企業應該以有自主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中小企業為主。
投資具體模式上,應考慮新的“兩種資源論”,也就是自然資源和企業資源并重,自然資源的開發歷來都不是控制產業鏈的有效方式(棕櫚、橡膠等特種環境作物除外),大企業不愿做,小企業去建基礎設施、開發拿地、生產管理已經是難以招架,在當地從頭建銷售渠道和品牌更是有心無力,而企業資源是已經組合好的資源配置單元,這方面的配置已經過多輪優化,加強對境外良性企業資產的商業化并購,將會令企業少走許多彎路,降低許多風險。
(二)具體區域(國別)的參考合作模式
1.亞洲
總體來看,亞洲絕大部分國家是與我國相似的小農經濟。許多國家都在“一帶一路”沿線,與我國地理位置接壤或臨近,貿易成本低,自然條件與沿海沿邊省份相似,合作基礎好。多雙邊農業合作機制豐富,層次多。因此許多合作模式在亞洲國家都有發揮作用的潛力和空間。其中,在大部分亞洲國家開展技術示范推廣,立足產業優勢轉移過剩產能,以及在東南亞國家開發熱帶農業資源,建立合作園區,都是較為適宜的合作模式。
在東南亞開展水稻、玉米的良種繁育和示范推廣,在中亞開展小麥、牧草等農作物的技術合作,具有較大潛力。但合作模式需要進一步升級,從當前“境內研發——境外試種——出口”的模式,逐步借鑒歐美跨國公司模式,確立“建立境外試驗繁育基地——當地生產銷售——合資合作推廣”的合作鏈條。亞洲國家勞動力成本低,但人力資本和素質相對非洲高,在亞洲一些國家建設農機、農藥生產和推廣基地,也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東南亞在天然橡膠、棕櫚油等熱帶農業資源方面有特殊優勢,這些作物均為國內緊缺物資,從模式選擇和路徑上,應背靠國內市場培育企業,從供給側發力,扶持國內大膠商、大油商向外轉移產能,擴大境外生產加工基地,建設產業園區,促進產業鏈整合,塑造緊缺資源輸入的主通道,推動全球橡膠和棕櫚油產業向著“買方市場”邁進,逐步掌握國際市場定價的主導權。
2.非洲
非洲國家農業特點是自然資源和勞動力資源豐富,農業對外援助項目和平臺多,但基礎設施、技術水平落后。同時,與我國距離遙遠,部分國家投資環境不穩定,勞動力素質不高。圍繞援外示范中心等平臺,開展技術示范推廣和種子、農機、農藥產能轉移是較為適宜的合作模式,符合非洲需求特點,具有巨大潛力。此外,在非洲直接開發的土地大部分是生地或者經營不善的熟地,基礎設施投入、產業鏈配套、經營管理方面都有許多困難。因此,建立企業向集群式“抱團出海”的方向發展和創新,建立產業園區,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經營效率和話語權。從市場定位來看,非洲距離遙遠,產品回運是不經濟的,因此產品應以解決當地和周邊國家糧食安全為主。
3.歐洲、北美和大洋洲
歐洲、北美和大洋洲主要國家的農業生產技術先進,集約化程度高,從生產上我國企業并不具備優勢。但該區域經濟回暖速度緩慢,優質企業和資產多,市場化程度高,因此引導有實力的企業開展海外并購將是適宜的合作模式。在歐洲北美的并購領域應集中在農業產業的產業鏈前端的種子農化農機行業,以及后端的貿易倉儲物流,提升對“微笑曲線兩端”的掌控能力。在大洋洲的并購領域主要是其成熟的畜牧、乳品加工企業和農(牧)場,穩定國內的“奶源”和“肉源”。
4.拉美
拉美地區農業特點是土地資源豐富,自然條件優越,成熟的大型農場多,是全球農產品貿易的主要來源地。但歐美國家大型企業涉足較深,已經建立了完善的倉儲物流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從合作模式上來看,應該圍繞巴西阿根廷等全球糧倉,加大境外農場、企業和倉儲物流設施的并購力度,在全球主流農產品貿易渠道中占據一席之地。
(三)企業走出去模式選擇
落實戰略規劃,需要企業有層次、有協同地走出去。總體來看,央企應通過實施并購“強研發、控渠道”,農墾及大型民企通過組建聯盟“建園區、搞開發”,中小民企發揮創新優勢“做示范、搞推廣”,非農企業綜合資本優勢、境外網絡優勢和技術劣勢“搞跨界、重互補”。
1.中央企業。中央企業實力雄厚,境外合作經驗豐富,資源整合能力強,與金融資本合作多,應該更多采用高層級的投資合作模式,比如并購、參股、股權置換等。集中力量拿下一兩個大型跨國農機、農化、種子巨頭和跨國糧商,推動我國農業跨越式走出去,在產業鏈前端建立起有核心競爭力的研發體系,在后端增強貿易物流渠道控制力,提升核心環節的國際話語權、影響力和主導權。重點實施企業為中糧集團、中農發集團和中化集團等。
2.農墾企業。農墾企業走出去應充分發揮其在規模化土地資源開發和高效集中連片種植方面的優勢,在全球資源豐富的國家和地區建設境外墾區,立足市場化機制,為保障當地糧食安全做貢獻。為防止投資和輿論風險,具體模式上,建議推廣安徽農墾、湖北農墾和黑龍江農墾經驗,搭建平臺“抱團出海”。通過組建對外農業合作協會、產業聯盟的方式,帶動國內企業和農場集群式走出去,在勞務派遣抵押金、配額爭取、檢驗檢疫、農資供應等方面集中爭取國內外政策支持,降低交易成本,促進產業鏈對接和良性有序競爭,打造了集中有力、管理有序的聯合艦隊。
3.民營企業。民營企業數量多、范圍廣,探索出的微觀模式也很多。總體來看,大型民營企業集團可參考天津聚龍等企業模式,圍繞自身主業搭建平臺,建設境外園區,帶動中小企業走出去。農機、農藥、裝備領域的進出口貿易企業,對外開放模式應從被動式的國際化向主動式的國際化轉變,立足在進出口方面的經驗和合作渠道,依托技術優勢和工業生產優勢,提升合作層次,在境外設廠建立生產加工基地,推動過剩產能向外轉移,響應中央供給側改革號召。具有一定科技創新能力的中小民營企業(如四川、重慶、湖南的種子企業)應從示范推廣切入,逐步建立銷售網絡渠道后,向建基地、合資推廣等國際化化合作方式邁進。其他類型的中小民營企業,建議采用“借船出海”的方式,入駐大型企業所建設的合作園區,做好大型企業產業鏈的對接和補充。
4.非農企業。越來越多的大型能源、礦產、建設類企業對境外農業投資愿望強烈。其在資本運作、境外投資經驗和合作網絡方面有農業企業無法比擬的優勢。非農企業參與農業“走出去”有助于解決主體實力弱小、資金缺乏等問題,同時能優化其主業投資環境。但同時,非農企業對農業生產經營缺乏經驗,農業技術資源、人才資源缺乏,單打獨斗走出去風險較大。建議采用與有實力的農業企業聯合投資的方式,從農業發展規劃、農業生產經營經驗、農業技術和農業人才等行業資源方面獲得支撐和支持。
(楊易,農業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主任、研究員;陳瑞劍,農業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