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互聯網+”現代農業的3個階段和5個冷思考
經過這一年多的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取成為了一只站在風口的“豬”,炙手可熱,各大企業都紛紛開始開拓農村互聯網這片“藍海”。筆者認為“互聯網+”現代農業到目前為止大致經歷了“一頭霧水”“撥開云霧見天日”“方興未艾”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一頭霧水”(2015年3月到2015年7月),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開展“互聯網+”行動計劃。“互聯網+”概念剛剛提出,政界、學界、商界都對此一籌莫展,什么是“互聯網+”,在農業領域,很多人把“互聯網+農業”等同于農村電子商務、等同于在淘寶上開店賣農產品。直到2015年7月1日國務院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5〕40號),這時對“互聯網+”的概念內容和前景才逐漸明晰,這個文件提出了重點任務和明確目標,其中將“互聯網+”現代農業作為11項重點任務之一,也標志著“互聯網+”戰略的正式實施。
第二階段是“撥開云霧見天日”(2015年8月到2016月5月),“互聯網+”現代農業成為國家戰略,給農業現代化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但是農業信息化基礎弱、底子薄,是農業現代化的短板,加上既懂農業又懂信息的復合型人才亟缺,這個階段農業部門、學者、企業都從各自的角度開始闡述和分析什么是“互聯網+”現代農業、“+”什么、怎么“+”等一系列問題,直到2016年5月12日,農業部正式印發《“互聯網+”現代農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互聯網+”現代農業的整體思路逐步明晰,“互聯網+”現代農業包括了11項主要任務和6項重大工程,接下來就如何貫徹落實。
第三階段是“方興未艾”(2016年6月至今),隨著“互聯網+”現代農業政策框架體系的逐步形成和一批研究成果的逐步涌現,一大批可看、可用、可推廣的“互聯網+”現代農業新產品、新應用和新模式不斷涌現。尤其是2016年9月6-7日,農業部在江蘇蘇州召開的全國“互聯網+”現代農業工作會議暨新農民創業創新大會,將農業物聯網技術、農業機器人、VR、無人植保機、大數據系統等系列技術搬到現場,讓“互聯網+”現代農業變得可看可體驗,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了共識。國務院汪洋副總理部署了下一步工作,更是提出要大力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至此,“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進入快車道。
“互聯網+”是農業現代化的催化劑和加速器,要做好“互聯網+”現代農業,必須要冷靜思考,不斷總結,以下結合筆者的個人觀察,談幾點冷思考。
一是避免政策成為“畫餅”。李克強總理說,改革貴在行動,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加強農業與信息技術融合,發展智慧農業;《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提出培育互聯網農業,建立健全智能化、網絡化農業生產經營體系,提高農業生產全過程信息管理服務能力;《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對全面推進農業農村信息化都作出部署安排。農業部發布了《“互聯網+”現代農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十三五”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規劃》,為“十三五”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目標和任務。從中央到地方,各地政策文件相繼出臺,政策體系已經基本形成,接下來就是各級政府和市場主體如何去貫徹落實,讓基礎群眾能切身感受到“互聯網+”帶來的政策紅利,讓市場主體把握產業政策實現騰飛。總之,最終要避免“好政策”成為“好的政策”。
二是避免唯“物”主義。電子商務剛剛興起之時,讓很多人覺得電子商務是萬能的,一“電”解千愁。實際情況遠非如此,據報道,全國涉農電子商務平臺已超3萬家,其中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已達3000家,然而農產品電商虧本運營卻是行業現狀。因此,“互聯網+”現代農業不能只注重線上技術的使用,重點在農業,要利用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虛擬現實、機器人、無人機等現代信息技術和裝備去改造傳統農業生產工具,讓信息技術成為現代農業的新生產要素,通過信息技術的使用,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不斷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實現集約發展、可持續發展。總之,要實現農業現代化,技術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技術進步是萬萬不可能的。
三是注重“線下”實體農業。2013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武漢考察時強調,工業化對于國家強大至關重要,國家強大要靠實體經濟,不能泡沫化。農業也是實體經濟,是國家穩定和強大的根本。實體農業關乎糧食安全,糧食安全始終是關系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戰略問題。農業部屈冬玉副部長指出,要統籌線上線下農業發展,大力推動互聯網與“三農”工作融合。因此,在“互聯網+”現代農業方興未艾之時,我們不能把“線上”農業吹上了天。切記,“線下”實體農業是根本,技術是手段,沒有實體農業,“線上”農業就是無本之木,萬萬不可忽視了“線下”實體農業。
四是避免唯“市場”主義。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目前我國經濟結構性失衡,其實就是政府與市場定位失衡的間接反映。“互聯網+”現代農業作為信息經濟的一種形式,具有高度市場化和生態化的特征,但農業與其他行業不同,具有生產周期長、依賴自然因素、含抗御自然風險能力差、需求彈性小、市場風險大、需要很大的基礎設施投資、行業壁壘低、經營規模小等特征,所以更需要政府的適當干預和引導。“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要落地生效,就需要正確界定好政府與市場的分工,把政府在做好政策指導、資金引導和人才培育等方面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在農村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農民信息素質提升等投資高回報低、市場不愿意進入的領域要有責無旁貸的擔當感。同時,在PPP項目推進中,政府要加大“互聯網+”現代農業項目的支持范圍和支持力度。
五是建立清晰的信息化標準和評價體系。標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成果。從中國古代的“車同軌、書同文”,到現代工業規模化生產,都是標準化的生動實踐。農業是有生命的行業,農業信息化不能照搬工業信息化的標準。做好農業信息化標準化工作,以統一的標準和規范為基礎,可以有效降低農業信息資源開發成本,大幅提升農業信息資源開發和應用效率,更好地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以標準助推“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同時,還要建立明確的“互聯網+”現代農業和農業信息化的評價體系,以目標為導向,建立一套可以量化的評價指標,通過指標體系來引導市場主體如何開展信息化建設,同時也可以監督政府工作,否則就會各說各話,看不到整體成效。
“互聯網+”的大潮已經到來,給農業實現跨越、趕超帶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凡益之道,與時諧行”,一場以互聯網為主要動力的農業科技革命浪潮正在神州大地蓬勃興起。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部署的同時,政府和市場要“且行且思”,準確把握“三農”特點,推動互聯網成為農業現代化征程上的新引擎,驅動和引領中國農業實現現代化之路上的新跨越。
(作者:農業部信息中心)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三農研究 2016-12-16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