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中國是世界農業發祥地和起源中心之一,農作物是中國向域外國家輸出的主要內容。可以毫不夸張地說,農業交流作為古代中外交流最重要的一環,肩負著演繹世界農業文明的重任。而這些交流又都是通過陸海“絲綢之路”展開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絲綢之路”是中外交流的橋梁。
中華農耕文化不單奠定了中華文明的基礎,圍繞農業生產誕生的物質、精神文化,也通過不同的擴散方式進而影響世界,陸海“絲綢之路”是所有擴散方式的渠道。雖然不同的農業交流內容走向世界的時間各有差異,但無一例外地對世界農業文明乃至世界歷史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共同交織構建了世界農業文明的全球化。
中國是世界農業發祥地和起源中心之一,農作物是中國向域外國家輸出的主要內容。可以毫不夸張地說,農業交流作為古代中外交流最重要的一環,肩負著演繹世界農業文明的重任。而這些交流又都是通過陸海“絲綢之路”展開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絲綢之路”是中外交流的橋梁。
“農業四大發明”——稻、大豆、養蠶繅絲和茶,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貢獻并不遜色于“四大發明”。中國科學院2016年出爐的88項“中國古代重要科技發明創造”中,“水稻栽培”、“大豆栽培”、“養蠶”、“繅絲”、“茶樹栽培”赫然在列,可見其地位之重要。
稻
稻產自中國,于公元前25世紀傳至南亞次大陸的印度,同時傳入印尼、泰國、菲律賓等東南亞地區,公元前23世紀進入朝鮮,公元前15—前9世紀傳至大洋洲波利尼西亞島嶼,公元前5—前3世紀傳入近東,再經巴爾干半島傳入匈牙利(羅馬帝國),公元前4世紀傳入日本,公元前3世紀由亞歷山大大帝帶入埃及。
7世紀,稻飛越太平洋往東至復活節島;15世紀末,以哥倫布第二次航海為契機,在美洲的西印度群島推廣;16世紀后,傳到美國的佛羅里達州并向西擴展,19世紀傳入加利福尼亞州。拉美的哥倫比亞1580年始有稻作栽培,巴西則是始于1761年。澳大利亞在1950年方引種成功。
稻的傳播使世界其他非原產地區成了早期全球化的受益者,老百姓從舌尖到口腹都得到了必要補充。由于水稻高于小麥的單產(拉瓦錫時代,單產與麥相比是四比一),因此必然會對傳統食麥區(典型的就是歐洲)造成沖擊,雖然沒有快速融入當地的種植制度,但誠如布羅代爾所言:“左右著農民和人的日常生活。”即使西方人并不以稻米為主食,稻作為一種經濟作物用于出口創匯,利潤甚至能夠達到一倍,這驅使著西方人爭先恐后地追逐水稻。1740年后,稻能夠成為繼煙草、小麥之后,英屬北美殖民地的第三大農作物,原因也正在于此。
大豆
中國大豆走向世界時間相對稻較晚,所以時間脈絡更加清晰。在漢代之前,中國南方地區尚不知大豆,所以亞洲南部地區推廣大豆的時間,均是在1世紀到15世紀地理大發現之間,至遲在13世紀傳入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地區。大豆于1740年傳入法國,進而流布歐洲,1765年被引入美國。1876年,中亞的外高加索地區開始種植大豆;1882年,大豆在阿根廷落腳開啟了南美傳播模式;1898年,俄國人從我國東北帶走大豆種子,開始在俄國中部和北部推廣;1857年,大豆被傳播到非洲埃及;墨西哥和中美洲地區則可以追溯到1877年;1879年,大豆被引種到澳大利亞。
豆腐的發明,是我國古代對食品的一大貢獻,是大豆利用中的一次革命性的變革。我國制豆腐的技術從唐代開始外傳,首先傳到的國家是日本。日本人認為,制豆腐的技術是754年由鑒真和尚從中國帶到日本的,所以至今他們仍將鑒真和尚奉為日本豆腐業的始祖,并稱豆腐為“唐符”或“唐布”。1654年,隱元大師東渡日本,又把壓制豆腐的方法傳入日本。我國的豆腐技術大約在20世紀初傳到歐美。1909年,西方第一個豆腐工廠在法國建立,生產豆腐、豆乳醬、豆芽菜等豆制品,豆腐被稱為“二十世紀全世界之大工藝”。
除了豆腐之外,大豆豐富的副產品在世界也很有市場,豆漿、豆豉、豆醬、豆腐乳、醬油、納豆、味噌等受到東方的認可。在西方則是以豆油(一戰后,由于植物油缺乏而受到廣泛關注)和豆粉(豆奶)為主。1954年,美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產國,與中國的差距愈拉愈大。目前,美國、巴西、阿根廷、印度、中國是世界上幾個比較大的大豆生產國。
養蠶繅絲
古羅馬時期,西方就知道中國的絲綢,因此稱中國為“Seres”(絲國),當時中國絲綢在古羅馬每磅可以賣到12兩黃金,“絲路”也因此而得名。其實,距今5000年前,蠶絲就已經被廣泛作為織物原料,“農桑并舉”歷來是中國傳統農業的特點。
世界上所有國家的蠶種和養蠶技術都源于中國。公元前11世紀,蠶種和養蠶技術傳入朝鮮,3世紀日本已有絲織業,3世紀后半葉進入西亞,4世紀前蠶絲向南傳入越南、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地區,復經東南亞傳入印度,6世紀傳到了拜占庭帝國,7世紀至阿拉伯和埃及,8世紀至西班牙,11世紀至意大利,15世紀至法國,17世紀由英國人帶入美洲。目前,中國、印度、烏茲別克斯坦、巴西和泰國是世界主要的蠶絲生產國,其中,中國的蠶絲年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70%以上。
西方學者特別偏愛對蠶桑技術的解讀,法國人杜赫德主編的四卷本中國百科全書式的名著《中華帝國及華屬韃靼全志》(1735),卷二中摘譯了《農政全書》蠶桑篇。1837年,法國人儒蓮把《授時通考》中的“蠶桑篇”、《天工開物·乃服》中的蠶桑部分譯成了法文,并以《蠶桑輯要》的書名刊印,為歐洲蠶業發展提供了極大幫助。達爾文亦閱讀了儒蓮的譯著,并稱之為權威性著作,他還把中國養蠶技術中的有關內容作為人工選擇、生物進化的一個重要例證。
茶
我國是茶樹的原產地和原始分布中心,也是世界上最早飲茶、業茶的國家,人工植茶至少有2700多年的歷史。大約在6世紀中葉,茶傳入日本,805年最澄法師將制茶技術和茶種帶回日本。至16世紀,西方人始知有茶。1610年,荷蘭人首次將茶葉運回歐洲。1660年代,在凱瑟琳公主的推動下,飲茶之風在宮廷流行。19世紀維多利亞時代,安娜·瑪麗亞公爵夫人首創“下午茶”,后漸成風氣。
17世紀后,中國茶葉的出口量猛增,至1718年已經超越生絲居出口值第一。18世紀中期后,茶真正進入歐洲一般平民的生活,尤其是英國飲茶之風愈演愈烈。英國對華貿易存在巨大逆差,一方面在殖民地發展茶葉生產,借此打破中國的市場壟斷,《兩訪中國茶鄉》的作者福瓊就是著名的“茶葉大盜”;另一方面走私鴉片,成為鴉片戰爭的導火線。茶葉貿易的爭端也發生在美國——波士頓傾茶事件成為美國獨立戰爭的導火線。
1780年,東印度公司從廣州引種茶種至印度。1824年,在斯里蘭卡引種,1893年,俄羅斯引種茶種,印度、印尼、日本茶葉出口發展迅速,一度超越中國。今天,全世界已有60個國家生產茶葉,約50億人飲茶,中國茶葉產量仍占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出口120多個國家和地區,茶葉當之無愧地成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
簡而言之,“絲綢之路”上的農業交流活動是中外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大大推進了世界農業文明的進程。時至今日,中國與世界各國仍然持續進行著農業交往活動。梳理這一段歷史可為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提供農業交流方面的歷史鏡鑒和參考。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絲綢之路與中外農業交流研究”(16AZS005)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南京農業大學中華農業文明研究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2017年03月02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