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年4月20日上午
地點:湖北武漢
記錄: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博士生張俊娜
編者按:
2017年4月20日,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副主任、中國鄉村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張孝德老師在湖北省村鎮建設規劃管理綜合培訓上,就“鄉村價值與詩意鄉村建設~鄉村文明價值的時代解讀”這一命題進行講解。來自湖北全省各市、州、縣(市、區)的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干部、技術人員等,約300人參加此次培訓。
張孝德: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副主任,中國鄉村文明研究中心主任
由于鄉村的原因,這是我第二次來武漢。去年來參加湖北省村鎮建設協會舉辦的鄉賢論壇。最近幾年頻繁參加各種類型的論壇和會議,但像面對今天這樣很專業的群體是第一次。今天參加論壇是全省城建系統從事鄉村建設規劃、設計的專業隊伍。
一、我們面臨著第三次農村包圍城市
剛才溫老師(溫鐵軍)談到,最近武漢市下發了鼓勵市民下鄉的文件,這可能是中國第一個這樣文件。去年湖北省村鎮建設協會與政府合辦的鄉賢論壇,這樣的論壇在全國也是首家。在這么多第一的背后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整個社會越來越重視鄉村文明的發展。
進入21世紀以來,每年中央一個一號文件,這充分說明重視鄉村發展,是黨中央一貫的政策。但是在十八大提出生態文明的大背景下,我們需要一一種新視角和新思維重新認識再度升溫的鄉村問題。這個新視角就是,我們今天面對的鄉村發展是屬于生態文明新時代的問題。從工業文明的時代背景看鄉村,看中國的城鎮化,鄉村沒有希望,鄉村的命運是被城市所替代。但是從生態文明看中國的鄉村,卻發現,鄉村離生態文明近,鄉村具有城市沒有的邁向生態文明新時代的新優勢。
從這個思路看,我們今天搞鄉村建設,就不是單純地拯救鄉村,而是我們為了更好地走向未來而搞鄉村建設。鄉村作為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之根,不僅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鄉村建設,我們走向未來的生態文明建設,也需要回到鄉村,從新開始,以此為起點,探索走向未來之路。
回歸近代以來中國發展治理,可以發現,凡是在中國進入到一個重大轉型時期時,我們都是在鄉村找到了通向未來的發展動力和新路徑。而且我們每次都是在付出一定代價之后,才能回到這條道路上來。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的嘗試走蘇聯式的城市革命道路,付出巨大的代價后,才回到毛主席的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上來。在計劃經濟時期,我們希望用農村補貼城市的方法,追趕西方的工業化,我們同樣付出巨大代價后,鄧小平領導以農村改革為起點,啟動的中國改革開放之路,再度找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新動力和新道路,完成了中國第二次偉大的轉型。也是中國第二次農村包圍城市。目前,我們對實現中國的現代化,對城市化寄予過高的希望。這是一個值得我們今天反思的大問題。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一系列重大決策說明,當代中國面臨第三次農村包圍城市。需要從歷史與時代的高度,重新認識中國鄉村文明的價值。
二、鄉村前世:中華文明密碼的攜帶者
我們在搞鄉村建設之前,有一個功課,需要我們惡補。這就是我們要讀懂我們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千年鄉村。沒有讀懂之前,就盲目開始建設鄉村,這里面包含著很大的風險。鄉村是什么?我給中國古老的鄉村寫了一幅對聯:左邊是:解千年興衰之謎,右邊是:藏萬世文明之碼,橫幅是:鄉村有乾坤。下面是我們解讀鄉村的主要內容。
第一,鄉村是中華民族信仰圣地,是離天最近的地方。
中華民族是沒有統一宗教的國家,但是我們是有統一信仰民族。我們的共同信仰就是對天地的敬畏和尊重。
北京作為首都,作為治理國家的政治中心。現代社會對國家治理在北京最大政治活動,是每五年一次的黨代會和人代會、每年一次的兩會。而中國古代的皇帝在北京治理國家最大活動,是對天地的祭祀活動。北京有天壇、地壇、月壇和日壇。每年皇帝都會對天地日月進行祭祀。
在過去的農村,在每家的中堂上一定供奉著這樣幾個字:天地君親師。我們民族為什么如此尊重天地,這不能簡單認為是迷信,中國作為農業的國家,是天地給予了滋養我們生命的金木水火土,給予了我們糧食,也給予我們的智慧。
正是在共同的天地信仰作用,形成中國古代特有天人合一的自然觀。這種天人合一的自然觀,還體現在鄉村空間資源的分配和利用上。我們今天城市規劃,認為最好城市有利人居的環境。古代鄉村空間資源的分配程序,最好的空間資源,不是我們自己,最好的風水之地是廟,就是天地化身的神,然后是祠堂,就是我們的祖宗。然后是私塾和書院。最后才是我們自己。這種空間資源的排序,高度復合每家中堂供奉的那幾個字,天地君親師。所以古代鄉村不是一個活著人獨居的地方,而是與天地諸神、祖宗圣賢共同居住的地方。
所以,我們搞鄉村建設,如何分配鄉村空間資源,要讀懂鄉村信仰非常重要。
第二,鄉村是民族文化生發之根
中華五千年的文化,生發于天地之間,創生于古圣賢之悟,傳承于耕讀之家。作為中國文化經典之經典的《易經》,現代人看清了很神秘。其實如果與中國先民的農耕的生計方式聯系起來思考,一點也不神秘。作為易經邏輯起點的三爻,代表的就是古人,為了農業生產必須使用的三大要素,天地人。易辭講,易經是古人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中看人和得來的智慧。
作為儒家經典之經典的《詩經》也是來自于農耕生活。孔子在大學中所講的治國之道,為什么是修心齊家開始,因為這樣治理的符合“物有本末,事有終始”治國之道。孔子所講的“物有本末,事有終始”恰恰是農民種地必須遵循的規律。種糧食第一,必須按照24個節氣進行,這就是種糧食這件事所具有的終始規律。種糧食必須遵循第二個規律,植物生長,選好種子,滋養根系是本。按照這個規律種糧食,就能收獲。所以,孔子所講的治國之道就是對農民種糧之道在治國上應用。
老子的《道德經》所講的到也離不開,對大地、大地上水、等農耕生活方式哲學參悟。上善若水,大地不為自生而永生等,都是從農民生活中參悟的天地之道。可以說老子是一個農民哲學家。
第三,鄉村是耕讀禮樂教化之所
在工業文明思維的框架里,給農業留下的只有的為城市生產糧食的功能。但在中國古代鄉村不僅承擔著滿足生存需要的糧食,而且也是感悟宇宙人生之道,治國之道之源。鄉村還正在著禮樂教育傳承的使命。
我們今天父母,拼命掙錢,希望能給后代留下很多錢,留下更多房產。但古人不這樣認為,留給后代最珍貴的是耕讀傳家、詩書傳家。這里耕不是具體的土地,而是耕作的勞作這種方式。因為耕作勞動不僅可以自食其力,而且還有重要的功能是可以修德,讀可以知禮開智。古人認為這個兩個東西比財富本身更重要。古代財富觀,是厚德載物。德是財之根。可以說這是古代的教育觀和保富法。禮儀詩書比黃金還要珍貴。韓愈在《師說》中講,圣益圣,愚益愚的秘密就是教育。這個教育就是立足與農村的德慧雙休、寓教于詩書禮樂的知行統一的耕讀教育。
這種教育理念、方式在今天仍有生命力,值得我們傳承反思。
第四,鄉村是財富之根保富之本
在幾千的文明演化中,中國古人形成了屬于自己的一套生財、理財、保財體系,這個體系概況起來是三句話:立足于農本商末的生財之道,基于利義觀的理財富之道,藏富于鄉野民間保財之道。
中國古人對農本商末認識是基于歷史代價。商業過度發展侵蝕農業,商業資本回歸農村對土地兼并,導致鄉村社會貧富差距加大出問題。最后逼的農民起義改朝換代。歷代開國皇帝做的一件事,就是均貧富,分土地,與民休養生息。
從這個意義看,我們需要重新認識農耕這種生產方式的作用。中國古代對于農業和商業觀念與今天不一樣,叫農本商末。我以前在大學學習經濟學,也抱怨古人這種理念不對。事實上,中國古人不是不知道,商業生財比農業快。司馬遷在《史記》中就講,說種地的不如種桑的,種桑的不如養蠶的,養蠶的不如織布的,織布的不如賣布的。但是中國古人所講的農本商末關系,不是簡單指那個創造的財富更快,而是告知我們,農業與商業之間內在關系,農業是商業財富的根,沒有農業之根的商業是無本之木,不可持久。正因為商業來財富快,所以我們容易陷入逐末失本的陷阱。
從農本商末看,城市與農村關系也是如此。農村與城市關系,就像一顆大樹,農村是大樹之根,城市是大樹的樹冠。所以,我們一定要清楚城市所創造的財富,不是城市自身所創造的,其營養來自鄉村這個根。溫鐵軍老師書 《八次危機》,所講的就是現代經濟中的城市與鄉村的關系。
也許有人講,歐洲,美國的城市化率高,沒有農村這個根不也很好嗎。其實根本不是這樣,歐美的城市化是全世界發展中的農村為根,給他們提供營養。現代主流經濟認為,當代世界發展潮流是城市化。似乎未來世界是一個全部城市的世界。這個判斷是有問題的。人類文明的健康、永續發展,不是單一的城市化世界,未來世界將是城市與鄉村均衡發展的世界。當代人類面臨的最大危機之一,就是城市與鄉村關系失衡的危機。
我們今天講綠色GDP,也就是沒有毒的財富。中國古人理財之道主張的以義取利的財富,才是吉財、善才。因為財富本身受到財富規律的制約,就是孔子在大學中講的財富觀:德者本也。財者末也。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不義之財怎么來,還會怎么走,叫悖入悖出。
在農本商末有根的財富觀的指導下,中國古代城市財富與鄉村財富之間是一種良性循環的關系。為了使財富能夠持續增殖,就必須固本滋根。為了使城市的財富能夠反哺鄉村這個根,中國古代存在的告老還鄉、葉老歸根的退休制度,成為一種不斷讓財富從城市回流到鄉村的機制。退休的官員、在外經商的商人,最后回鄉的同時,也把他們財富與智慧回流到鄉村,使得到財富資源的之根不但強大的同時,既有效第保存了財富,也財富再增值創造了條件。
第五,鄉村是智慧建筑詩意生活之鄉
我們不以今天的建筑思維看中國古代鄉村的建筑。中國鄉村是被中國文化滋養生長起來的一個生命有機體。我們不把中國古村看成像今天的城市一樣,是用機器,人工生產出來的一個鋼筋水泥的死東西。我曾多次到福建的培田古村,這是一個有800年歷史的古村落,當你面對這個800年歷史的古村時,你面對的不僅是一堆古建筑群,而是一個可以對話的有生命的歷史老人。每個不同時期留下的不同建筑,都包含著一段歷史和故事。中國古代的鄉村建筑,用我們今天的建筑語言和思維是無法讀懂的。一批清華大學搞建筑的專家學者來到福建培田村后,發現有許多建筑的之謎,無法用現代的理論來解釋。因為中國古代鄉村是按照天人合一的智慧進行建設的鄉村。鏈接天人合一的這個技術,就是中國古代的風水術。用現代科學理論看,風水是迷信。不可否認,風水確實有迷信的成分。但是我們考察人類文明史,發現有一個規律的性的東西,這就是凡是被曾經 被迷信過的東西,都是曾經最有用的東西。對這個有用東西用過頭了就成了迷信。中國古代的鄉村建設包含著個人天人合一的智慧,有一種無法用語言表達的詩意美。
總之,中國古鄉村是主義汲取天地之精華的有生命的智慧建筑,是一種被被文化滋養的具有詩意之境的居住空間。
第六,鄉村是中華文明興盛衰微之密碼
鄉村興之中國,鄉村衰之中國,這是中華文明演化的千年鐵律。 中華文明的獨特模式,決定了中國鄉村是世界上自主性和主體性最強的鄉村。在西方文明體系中,鄉村是依附于城市的,而中國鄉村作為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之根,文化傳承之載體,使得中國鄉村具有很強的獨立性。我們不能忘記,推動中國幾千年改朝換代的歷史,最后起決定作用的是中國的鄉村和農民。在世界文明史上,從來沒有像中國有這樣,一次又一次成功的農民起義成為推動改朝換代的力量。這種力量在西方文明演化并不存在。但在中國已經存在了幾千年。所以古人講“水可以載舟亦可以覆舟”,這里的水就是鄉村與農民,所以毛澤東講,“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動力”。在中國高歌城市化的今天,我們對此要有足夠清醒的認識。
這個鐵的規律,至今仍在發揮作用。毛主席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是遵循這個規律,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革命之路。鄧小平改革也是從農村包圍城市開始。所以說今天在中國走向城市化、走向生態文明的過程中,也必須遵循這個規律。
總之,中國文化是一個體系。這是一個什么體系呢?中華文明作為世界上生生不息的長壽文明有五個秘密。這就是:天地信仰、經典傳承、仁善為本、孝道治國、鄉村為根。
天地是中國文化生成之源頭:長壽基因
經典是中國文化濃縮之種子:優良種子
仁善是中國文化內核之能量:能量最大
孝道是中國文化傳承之通道:保真傳承
鄉村是中國文化成長之土壤:優質土壤
天地的信仰,是中華文明長壽的基因密碼。經典傳承,是攜帶長壽基因種子。這個種子內部包含著巨大的能量是什么呢?就是儒家經典所講的仁善為本。如何能夠保證這個文明的秘密進行保真傳承,這就是孝道治國,孝道是把天地中包含的那個基因保真的傳承下去的最優選擇。最后怎么樣呢?我們會發現這顆長壽種子生長的的沃土,不是城市,是中國鄉村!所以鄉村是中華文明之根。這就是中國五千年鄉村文明為什么是世界最長壽民族的秘密所在。
三、鄉村今生與來生: 遇工業文明衰,逢生態文明興
就鄉村看鄉村,無法認識鄉村。鄉村雖小,內有乾坤,事關天下事。對于中國鄉村前途的認識,需要從時代高度來認識。從工業文明看中國鄉村,鄉村的命運是被城市替代。從生態文明看,鄉村是生態文明復興之源地。
十八提出生態文明建設,不僅僅是解決的是環境危機。經過200多年的西方工業文明是包含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環境等多方面的系統危機。所以十八提出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是五位一體的的生態文明。概況起來,現代工業文明有以下問題:
一是人與自然失衡導致能源環境危機,二文化與科技失衡導致世界去文化化、精神缺失、信仰缺失的危機。目前工業文明缺乏文化與道德制約技術創新,是一種給社會帶來諸多副作用的創新。我們對技術迷信,認為只要有技術,所有問題都能解決。現實不是這樣的,缺乏文化約束的技術是有副作用的建設。如此下去,類未來的文明將毀于失控的技術。三是在生活方式上,物質與精神失衡導致人類精神缺失危機。四是城市與鄉村失衡導致多樣化的文化傳承斷根危機。
要醫治工業文明時代上述四個方面的危機,需要四種藥,一是以天人合一的自然來醫治人與自然失衡的危機,二是以系統思維與智慧來矯正失控的科技創新,三是以利他理論為核心的精神生活醫治物質與精神失衡危機。四是以鄉村文明復興來解決城鄉失衡。
我們可以發現,醫治工業文明的這些解藥,不在西方,在東方。不在東方的城市,而是鄉村。
在幾千年的農耕經濟中,中國先民發現,大自然雖然給人類提供的物質財富是有限的,但它提供給人類智慧的精神財富卻是無限的。我們的農業是六藝農耕:
農禪:修心養性、參悟天道:智慧之源:養生產業
農耕:天時地利、精耕細作: 食養之源:有機農業
農工:心靈手巧,匠人精神:器物之源:手工藝業
農禮:禮天敬地,天人和諧:秩序之源:農業管理
農藝:生命藝術,靈感之源:文化之源:文化創意
農樂:勞作生活,禮樂養生:幸福之源:鄉村旅游
在中國鄉村仍保留天人合一的敬天尊地文化、基于熟人社會的互助利他的親情文化,容教化與養性為一體的鄉土文化,這些文化,既是生態文明建設需要汲取營養,也是醫治現代諸多城市文明的解藥。也是民族文化產業的最大資源。目前正在興起的旅游業、中醫中藥業、康體保健業、文化創意業、傳統民間手工業等產業,都是以中國文化為資源的新興產業。可以說根源于中國鄉村的傳統文化價值,100年前是包袱,80年代是概念,90年代是古董,21世紀是稀缺資源、是財富之源、是競爭力之魂、是民族自信之根。
四、“三+龍頭”技術使鄉村更美好
影響21世紀生態文明新時代的有三大龍頭科技,這就是新能源技術+物聯網+高鐵技術。這三龍頭技術是對未來人類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社會發展方式產出顛覆性革命的三大技術。關鍵是這三大科技是最惠顧鄉村文明復興的科技。在工業文明時代歷次技術革命,都是發揮城市文明優勢的科技。
這三大科技恰恰是讓鄉村更美好、更文明的科技。首先,分布式的新能源最大優勢在鄉村。具有高度分散性、相對均衡分布的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能等新能源,越是人口分布密度低的地方,人均可利用的新能源量越大。新能源這種特性使農村獲得了城市不具備的新優勢。其次,互聯網+帶來的分享經濟給古老的鄉村帶來了革命性變化,使深藏在鄉村里的無法市場化的土特產品、有機產品進入城市高端市場成為可能。互聯網+從根本上打破城市壟斷的信息優勢,使鄉村與城市實現了信息獲取的均衡化。
農民做飯用沼氣,洗澡用太陽能熱水器,出門騎電動車,家用電器用自家屋頂的光伏發電,吃自己種的有機食物,呼吸新鮮空氣,享受人情濃郁的鄉土文化。應說鄉村比城市更文明,原先我們說城市代表了文明,城市代表的是工業文明,生態文明時代更文明的地方是鄉村,更幸福生活的地方是鄉村。
鄉村也是生態文明時代美與藝術之源。被中國智慧與文化養育的鄉村,具有很高美學價值,也值得我們關注。一個民族文化發展高度是美。中國古代美學發揮到極致的表達方式詩意美。而中國古代鄉村美,就是這種按照這種詩意之美建設的。這種天人合一的詩意美的鄉村,是中華民族的也是屬于世界的文化遺產。所以鄉村是生態文明時代美與藝術之源,鄉村是未來美育、美化,美學之地,鄉村是未來美與藝術創意靈感的發源地。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愛故鄉公益活動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