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現象自古已有, 但共享現象成為共享經濟, 是現代經濟發展的產物。長期以來, 生產和交通工具的借用、生產者之間勞動幫工等都是經濟領域的共享現象。但從無償的共享現象發展到有償的共享經濟, 是在現代才發展起來的。
實際上, 農業是共享經濟發展較早的產業, 例如, 上世紀在國外就發展起來的農業機械租賃等社會化有償服務;本世紀初以來我國也發展了農業機械作業社會化有償服務。
近年來, 共享經濟借助信息通信技術發展而得到快速發展。目前共享經濟主要是指以獲得一定報酬為目的, 利用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 把社會分散的閑置資源或有目的專門提供的物品的所有權暫時轉租, 實現動態、及時的供需對接的一種經濟, 實現社會資源和物品利用的最大化。共享經濟節約了生產和生活成本、提高資源和物品的利用效益。
目前中國是世界上共享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根據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發布的《中國分享經濟發展報告2016》, 2015年中國共享經濟市場規模達19560億元, 參與提供服務者達5000萬, 約占勞動人口總數的5.5%;預計未來五年共享經濟年均增長速度在40%左右, 到2020市場規模占GDP比重將達到10%以上。在國內較為成功的共享經濟主要案例包括百度知道、知乎等知識共享;網易公開課、極客學院等技能共享;P2P網貸、京東眾籌等金融共享;滴滴出行、摩拜單車等出行工具共享等等。
共享經濟的三大特征
產權同所有權的暫時分離, 不求擁有、但求所用, 使用權有償服務;
往往利用現代信息通信技術, 通過互聯網等平臺實現交易。當然, 這里的“往往”并不是所有。像農業機械化社會服務, 我在華北、西北做過調查, 有些人不通過互聯網, 而是電話聯系, 但是隨著互聯網發展, 會促進農業機械化更多地去觸網。
有眾多的需求。從而來提高利用率, 降低了成本。
機遇和挑戰并存
盡管共享經濟在許多行業得到快速發展, 但由于農業生產和農產品的特殊性, 農業共享經濟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并存。
同其他行業一樣, 信息通訊技術的發展, 為農業領域的共享經濟提供了技術支撐, 現在很多第三方平臺, 也是基于通信技術信息發展起來的, 使得我們更大范圍可以支持;一家一戶的小規模分散經營, 為農業共享經濟比如機械服務、植保服務、信息服務等提供了需求支撐;農業生產的分工協作和多功能農業的發展, 為農業共享經濟發展同時提供了供給和需求支撐;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加速也為農業共享經濟提供了市場供給和國家政策支撐。
當然, 同其他行業相比, 制約農業共享經濟發展的瓶頸也很明顯。農業生產受生產自然條件約束, 很多因素很難控制, 這使得農業共享經濟有較大的風險;農業生產的地域性和季節性, 農業生產領域的共享經濟發展受空間和時間的約束, 不是每個地方都可以共享;農業生產活動的多環節性及其同最終產品的關聯性, 使農業共享經濟有較高的監督成本, 任何一個環節做錯了事情, 都會影響整個產業, 就拿植保服務來說, 前面做的很好, 如果植保環節沒做好, 最后就會減產, 這意味著農業共享經濟有很高的成本;農產品的非耐用性, 只能一次使用, 消費是排他性, 使其難以實現共享經濟, 也就是說在產品上是不能共享的, 這與工業服務品是不一樣的, 工業是靠產品來共享的, 所以這個特點也限制了農業共享經濟的范圍;農業生產空間廣闊, 農村的信息通信技術發展相對落后, 農業共享經濟的物流成本較高。最后, 農業生產空間非常廣, 但是也意味著農業共享的物流成本是相當高的, 其他工業經濟都是在城市以及人口密集的地方, 但農業是分布的, 它是遠離城市的。
農業共享經濟發展現狀和潛力
結合農業和農產品的特征, 我們從農業生產要素、農業機械、技術和市場信息、農產品流通、多功能農業等角度分析農業共享經濟的發展現狀和發展潛力。
農業生產三要素
土地:到2016年底, 我國有1/3的耕地流轉了二輪承包權期內一定時期的使用權, 是共享經濟在農業中發展最快的領域。最近幾年, 各地快速發展的土地交易平臺和土地托管等服務, 更加速了耕地的流轉速度。未來, 隨著外出務工人員的持續增加、農業新型主體和土地流轉市場的發展, 土地流轉速度也必將加快;同時, 共享經濟也將促進目前農村閑置耕地 (包括季節性閑置和多年閑置耕地) 的有償使用的發展。基于信息通信技術所建立的各地土地交易平臺, 可突破土地交易的地域限制, 擴大交易范圍。可以使土地的供給方 (土地轉出戶) 與土地的需求方 (轉入戶) 及時獲得土地租賃的市場信息, 降低交易成本, 實現農村閑置土地的快速流轉、整合、與優化配置。
勞動力:與農地不同, 農村勞動力的共享經濟受農業生產特征影響, 目前發展較慢。但隨著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 農村勞動力的共享經濟也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例如, 可以通過建立農村勞動力市場平臺, 收集、整合海量分散的農村勞動力信息, 建立勞動力個人檔案, 形成人才信息的集中儲備, 為勞動力的需求方提供及時有效的信息, 降低雇傭勞動力的交易成本, 實現人力資源的快速、精準、高效配置。
資金:長期以來農村各地發展起來的民間借貸, 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共享經濟, 但因部分民間借貸風險高、不在正規信貸監管范圍, 發展受到限制。農村金融信貸是長期以來沒有得到妥善解決的問題。如何規范農村民間信貸, 降低信貸與金融風險, 實現閑置資金的快速流動和再配置, 潛力巨大。
農業機械與裝備
機耕隊服務是近幾年快速興起的一種重要的農業共享經濟。各地迅速發展起來各種形式的機耕隊, 為廣大農戶提供了機械作業有償服務, 使農業機械的使用從傳統的一家一戶的使用模式轉向有償借用或雇傭專業的機耕隊的模式。伴隨著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 機耕隊的服務可超越地域限制, 使范圍進一步擴大, 同時為機械服務的供需雙方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信息, 提高機械的使用效率。
農用無人機共享平臺等。例如農田管家app, 為農戶提供無人機噴灑 (飛防植保) 綜合解決方案。平臺一端是成規模的種植戶, 另一端是無人機飛行員, 平臺既通過高效算法線上統籌調度將兩端用戶連接起來, 又根據兩端用戶需求保障農業技術支持和無人機服務線下落地, 最大化發揮共享經濟服務平臺的優勢, 可以理解為農業無人機服務行業的“滴滴”。
技術和市場信息共享
農業技術共享經濟:包括農業技術共享和農業知識共享。農技共享一是體現在線下, 有些家庭農場、種植大戶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了規模化的現代農業, 他們的農場成了教育培訓部門的“現代農業產業技術示范基地”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實習基地。二是體現在互聯網的農技服務商, 比如“云種養”平臺是一個以農技問診為核心的“互聯網+農業”服務平臺, 在內容方面提供專業政策解讀、前沿農業科技、各類種養問題答案、農業致富案例等, 同時還建立了基于專家與農戶關系為紐帶的云端農業問診模式, 幫助農戶打通信息獲取渠道、降低農業技術獲取成本、學習先進經營管理知識。再比如“農醫生APP”將移動互聯與農業相結合, 為農技服務提供載體。平臺打破了農技服務自上而下的傳統方式, 實現專家與農戶的無縫鏈接, 快速、專業、免費解決作物和花卉種植戶在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各類難題, 讓農民能自主選擇專家、隨時隨地咨詢問題。
市場信息與物流共享:電商的興起為農業產業經營的上下游共享提供龐大平臺基礎, 降低了信息不對稱, 提高了交易透明度。無論是種子肥料等生產原料, 還是農業畜牧業產品, 通過市場信息共享都將有助于降低生產和交易成本, 進而提高收益。例如近年的“淘寶村”、微商等都為農產品的銷售和農資的購買提供了信息共享平臺。共享物流、倉儲、冷鏈物流等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困擾鄉村的最后一公里或許可以通過共享經濟模式來實現:例如“鄉村貨的”, 鄉村貨的是基于移動互聯網技術開發的免費農村手機配貨軟件, 致力于解決農村配貨、為車主找貨、貨主找車的信息服務。主要是讓鄉鎮拉貨的司機和供貨的店主相互找到對方, 可以讓貨車司機減少空車運行, 提高運輸效率, 節約成本。再比如“云鳥”, 云鳥是一個聚合物流需求方與承運方的平臺, 需求方在平臺上發布運輸需求, 平臺上的司機通過自身優勢競價搶得“生意”, 同樣減少物流一直以來居高不下的成本, 這在生鮮電商的冷鏈物流上具有優勢。
共享農場和農舍
通過整合閑置荒廢的土地、農房、山地、林地資源, 創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共享農場”和“共享農舍”。使用者可以通過產品認養、托管代種、自行耕種、房屋租賃等多種形式, 參與農場的管理、分享農場的經營成果, 享受農村傳統民俗和文化。例如, 廣州的艾米共享農場的發展和浙江近年來發展起來的共享農舍很有特色。
借勢借力做好農業共享經濟
要想把農業共享經濟做好, 首先要完善農業共享經濟中的法律法規。對于農業來講, 在初期發展過程中, 政府應該有目的地出臺一些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來使它更好地發展。
第二, 加快農村共享經濟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搞農業還是比搞工業難一些的。國內很多地方的公共設施都非常落后, 我調查過淘寶村周邊搞電商的設施建設, 基本就是在城市郊區, 要么是非常發達的鄉鎮, 交通比較近的, 在偏遠山區各方面的發展是比較困難的。
第三, 探討企業和農民組織開發與利用共享平臺的模式。如果開發利用共享平臺模式, 一方面希望企業能加入這個, 我一直在想我們現在很多農民組織, 關鍵是農民組織起不了作用, 其實就是拿了補貼就沒有了。但是我想如果通過發展農業共享經濟, 把很多東西落實到農民組織, 它可能會更好的促進發展。
最后, 關注區域平衡發展和可能產生的研究及配套政策。發展過程中還要關注區域發展平衡可能產生的一些研究。因為共享經濟發展可能帶來區域發展不平衡, 像比較貧困的地區本來就落后, 在共享經濟方面發展跟不上會越來越落后, 差距會更大。所以應該有配套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
同時, 我們也應該看到, 共享經濟的發展是一把雙刃劍, 有利, 也有弊, 并不是各方面都是好的。我相信共享經濟發展整個國民經濟增長要下來, 就業也要下來, 為什么?整個國民需求下來了, 共享提高了需求, 減少了浪費, 但是對經濟的發展也會起負面作用。所以對共享經濟反面的影響要有更多的研究。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村科技》2017(10)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