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關鍵一環,也是農業自身發展問題倒逼下的客觀要求。2016年,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繼續保持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并表現出了階段性的變化趨勢。與此同時,農業發展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矛盾。
在生產方式上,小農戶分散經營仍占多數,現代化的經營體系還未形成;在增長動力上,粗放式發展方式普遍存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生產條件改善總體滯后,沒有轉到依靠勞動者素質提升和科技進步的內涵式增長上來;在區域布局上,水土資源、消費市場、加工增值與農業生產不均衡不匹配的情況明顯。需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新的供需平衡。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根本途徑在于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重要舉措是優化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產業體系和生產體系屬于生產力范疇,經營體系屬于生產關系范疇,三大體系是一個有機整體,彼此聯結、互為依托、互相促進,共同影響現代農業的供給總量、結構、質量和效率,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著力點。
1、優化農業產業體系,關鍵是拓展問題
要促進融合發展,優化產業結構,努力做強一產、做優二產、做活三產,提高農業全產業鏈收益。
一是向縱深延伸,延長產業鏈,促進農業產業從田間到餐桌全覆蓋,拓寬增值空間;保障供應鏈,實現農業生產供應的全球化布局,增強保障水平;提升價值鏈,通過品牌塑造和市場營銷,獲得溢出效益;完善生態鏈,堅持綠色理念,實現發展可持續。
二是向橫向拓展,在確保糧棉油、肉蛋奶等基本農產品生產供給的同時,凸顯農業的生態環境保護、觀光旅游休閑和文化傳承等非生產功能。
三是發展工廠化農業、“互聯網+農業”等新興業態,不斷向農業的廣度和深度進軍,使農業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藍海。總之要實現生產、加工、物流、營銷一體化布局,形成資源有效利用、比較優勢充分發揮、競爭力明顯增強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2、優化農業生產體系,關鍵是效率問題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最基本要求是要適應市場需求,優化產品結構,把提高農產品質量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一是提高農產品品質和效益。發揮規模經營的引領作用,促進現代生產要素集中投入;大力推進標準化綠色化生產,加強品牌建設,讓消費者看了心動、買了心安。
二是提高農產品競爭力。我國在勞動密集、技術密集甚至資本密集農產品生產方面,有相對競爭力,要大力發展。
三是優化農產品區域布局。既去產能又保產能,在資源匱乏、生態脆弱、環境污染嚴重地區加快開展退耕休耕輪作;重點建設好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區、現代農業示范區,確保基本產能、高效產能、綠色產能,形成水土資源、環境承載和農業生產協調配合的空間格局。
四是加強創新驅動。要加快科技創新,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增強農業發展動能,強化生態倫理,走創新驅動、內涵發展之路。總之,要通過在品種結構、空間布局和生產投入上的優化調整,構筑產品優良、適銷對路、布局合理、高效集約的現代農業生產體系。
3、優化農業經營體系,關鍵是開放問題
積極培養造就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把促進規模經營與脫貧攻堅和帶動一般農戶增收結合起來,統籌推進。
一是推進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通過土地流轉、土地入股、土地托管、代耕代種、聯耕聯種、統一經營等多種形式,實現土地的規模化;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在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提供統一服務,促進服務的規模化;積極發展訂單農業、會員制農業、一村一品,通過龍頭企業和合作社的統一標準和技術規范要求,實現產業的規模化。
二是培育多元化農業經營主體。通過新主體的進入,引入發展現代農業的新理念、增加新技能。
三是促進多元主體融合共享。推廣合同制、合作制、股份制、產業聯合體等多種形式的利益聯結關系和組織化方式,促進新型經營主體和普通農戶共享收益。總之,要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作者系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司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經濟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