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表面上看(在普通民眾的心中),中國現階段是最不缺糧食的年代,每年僅僅浪費掉的糧食,就有800萬噸和5000萬噸(500億公斤)之說[1]。“大手大腳”說明糧食多得是。
然而,真正為中國糧食算過帳的人,無不為中國未來的糧食安全擔憂。
一、糧食增長為人口增長所吞沒
1950—1980年,中國糧食總產量增長了1.5倍,但總人口增長了78.83%,除開3年全國性饑荒,中國人均糧食產量一直徘徊在240—340公斤/人之間。前30年,人們增長糧食的所有努力全部被人口增長所“吞沒”,而且總體上全體國民還“吃不飽”,尤其是20世紀60年代以后的20年。(見圖3-1)
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鑒(1992、2011)》。
1980—2010年,中國糧食總產量增長了70.48%,但總人口增長了35.85%,其結果,糧食增產完全被人口增長所“消化”。最近30年,中國人均糧食產量一直徘徊在325—412公斤/人之間,2003年甚至跌到了333公斤/人。(見圖3-1)近幾年人均糧食產量雖有所回升,但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不可能有較大提高。
20世紀80年代,中國歷史性地解決了全體國民“吃飽”的問題,這主要受益于三大手段。一是制度變革,即廢除“人民公社體制”,代之以“家庭承包責任制”,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短短6年就將人均糧食產量從1978年的317公斤/人提高到1984年的390公斤/人,基本解決了10億人“吃不飽”的問題(1984年中國總人口10.35億人)。二是依靠科技手段培育良種。比如,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比常規稻平均增產20%左右(但品質劣于常規稻且“口感”較差),從1976年開始在全國大面積推廣。據說,從1976年到2005年的30年間,全國累計種植雜交水稻約56億畝,增產稻谷5200多億公斤[2],這相當于每年增產1733萬噸。三是大量使用化肥、農藥。
1976—1990年,通過上述三大手段,中國將糧食總產量提升了一半以上(56.8%),15年年均增產3.05%;此后,便增長乏力。
從更長時期來看也是如此。若以1984年(基本解決“吃飽”問題)為界,則前34年中國糧食年均增長率為3.37%,后26年為1.14%;而最近20年,年均增長率低至1.02%。
上述數據顯示,中國糧食增長越來越“乏力”。而需要提醒讀者的是,這最近20年,恰恰是中國大力發展工業化“化學農業”,大量使用化肥、殺蟲劑、除草劑和農膜并自認為取得輝煌成就的時期。
觀察中國人均糧食產量的變動情況可以看到,1984年的390公斤/人(即當初基本解決10億人“吃飽飯”的水平)是一個標志,此后26年,中國人均糧食產量基本上就是圍繞這一標志性數據上下波動,且低于這一標志的年份居多。(見圖3-1)
從總量來看,糧食增長明顯被人口增長所“吞沒”。1984年以后的26年里,中國糧食增長34.2%,而人口增長28.5%。
況且,中國的糧食生產仍然沒有從根本上擺脫“靠天吃飯”的局面,因為,中國真正高標準旱澇保收的農田還不到中國耕地總量的45%。
二、未來糧食安全形勢面臨嚴峻挑戰
2008年,官方對于中國糧食安全形勢的基本評估是,“我國人口眾多,對糧食的需求量大,糧食安全的基礎比較脆弱。從今后發展趨勢看,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發展以及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糧食消費需求將呈剛性增長,而耕地減少、水資源短缺、氣候變化等對糧食生產的約束日益突出。我國糧食的供需將長期處于緊平衡狀態,保障糧食安全面臨嚴峻挑戰”。
官方保障糧食安全的主要目標是,“保障糧食等重要食物基本自給。糧食自給率穩定在95%以上”,“到2020年(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達到5400億公斤以上。其中,稻谷、小麥保持自給,玉米保持基本自給”。[3]
上述目標實際上與中國2010年的糧食總產量54648萬噸基本持平。
據有關方面估算,按中國需求水平和人口增長情況(官方估計2020年人口總量14.5億人,2033年15億人),“我國糧食需求總量到2020年為6.03億噸,2033年為6.63億噸,大體比現有5億噸糧食生產能力高出20%到30%,糧食安全面臨嚴峻挑戰”。[4]
不過,2010年以后,官方的糧食統計數據有些蹊蹺,即中國糧食總產量從2004年開始,實現12年連續增長,并于2013年突破6億噸大關,2015年達到6.2億噸峰值[5]。這一串糧食總產量數據與上述2008年“國家糧食規劃綱要”的基本判斷差距太大,況且,筆者在前言也說過,本書對2010年以后的資源環境數據持保留態度。
而另一方面,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最近10年,中國糧食凈進口呈現逐年走高的態勢,到2015年,主要糧食(即“谷物+大豆”)的凈進口已經高達1.14億噸(見圖3-2),這與國家海關總署的糧食凈進口數據1.23億噸相差不到0.1億噸。如此大的進口規模,實際上早已擊穿了中國糧食自給率安全紅線(95%)。
資料來源和說明:(1)數據來自歷年《中國統計年鑒》;(2)國家統計局的糧食統計包括了谷物(稻谷、小麥和玉米)、豆類和薯類。
從長遠來看,通過國際市場填補國內未來糧食缺口的想法恐怕也很難實現。
2012年,中國一改過去“少量進口優質大米和小麥,近乎零進口玉米”的保守政策,于當年進口谷物1398萬噸,其凈進口數量是前一年的3倍。中國農業部的研究報告顯示,2012年底,小麥、玉米和大米的國際市場價格分別比2006年初上漲了111.8%、201.6%和158%,年均分別增長11.3%、17%和14.5%”[6]。價格上漲體現的是供不應求。1998—2008年,全球谷物消費需求年均增長1.1%,但谷物產量年均增長只有0.5%;“世界谷物庫存消費比已接近30年來最低水平”。可見,有關部門2008年的基本判斷今天仍然成立:“今后受全球人口增長、耕地和水資源約束以及氣候異常等因素影響,全球糧食供求將長期趨緊”;“全球糧食產量增長難以滿足消費需求增長需要”的基本格局將長期難以改變。[7]
其實,早在2013年,聯合國糧農組織便發出警告說,“我們離糧食警戒線已經不遠了”。所謂“糧食警戒線”是指全球糧食庫存量占總消費量的比例低至18%,而2012年年底這這一數據約為20.6%。“消費的剛性需求增長迫使各國政府不得不動用政府糧食庫存”。[8]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最近10多年來,中國不得不在“加工原料”的名目下進口了包括大豆、玉米和油菜在內的大量轉基因農產品。
可見,將14億人口的“吃飯”大事托付給國際市場,其風險顯而易見。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頭條號 李尚勇 2017-06-24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