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幾個關鍵詞
“供給側”顯性的是產品的供給,隱性的是要素的配置,是影響要素配置的制度,設計和政策安排(制度的供給)
農業供給側的問題從最近理論專家和行政領導的闡述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糧食連續數年豐收,但是糧食還需要結構性進口,特別是我們的糧食生產成本高于進口糧食的到岸價,市場競爭力不強,這種情況長期以往,必然影響農民生產積極性,作為事關國計民生的戰略物資一旦被他人掌控,將威脅到國家安全;二是城市化快速發展帶動中產階層規模迅速擴張,盡管上世紀末本世紀初開始,大力推進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但我們的供給還處于保基本的水準,優質安全高端的農產品品種和數量偏少、供不應求,進口農產品甚至外購農產品及加工產品現象劇增;三是種質資源保護和種業發展相對滯后,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消費需求的滿足越來越依賴于種子的引進或產品的進口。失守種業發展的高地,也就失去了產業競爭的可能、也就掌握不了自己的經濟命脈,這同樣關乎國家的安全和主權的獨立。四是供給的產品品種繁多、規格標準不一、品質良莠不齊,難以構建起統一的產品品牌和市場公信力,所以,隨著農村改革的深化,農民生產經營的自主權得到實現,農業多種經營得到發展,數量規模得到顯現,但“糧賤傷農”的事情屢有發生。
“結構性”顯性的是供給產品的結構,是供給與需求的結構;隱性的是制約供需關系的制度結構
從農產品供給情況分析,農業供給側面臨的主要是農產品供給的結構性矛盾,表現為產品的結構和供求結構的問題。其一是表現為農產品供給“三多三少”:大眾農產品多滿足個性化需求的農產品少;普通農產品多功能型專用型農產品少;食用型農產品多加工型資源型農產品少。大眾農產品供過于求而高品質農產品、功能型農產品(專用型農產品)、具有不同文化內涵(表征)的農產品等難以滿足多元化多層次的需求。其二是農產品傳統的銷售形態、銷售方式難以滿足現代消費精準、精細、精品、精心的需求,農產品銷售的服務延伸、服務附加值沒有得到有效開發。其三是傳統農產品供求關系的非穩定性、多變性、不可追溯性與現代消費者追求的可信度、認同感等不相適應,良性市場秩序建立的和諧供給關系基礎不鞏固,市場風險和防御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弱,容易受到市場負面信息的沖擊和影響。其四農產品的市場化定價機制和農業的支持和補貼機制沒有健全和完善,農業的社會主義化服務水平比較低,勞動力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上升難以消解,本地農產品失去價格優勢和市場競爭力。所以,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過程中,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的任務十分突出。
“改革”顯性的是一種工作著力點的調整,是現狀的一種改變,隱性的是深層次的體制機制變革,是制度創新。
針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前的主要任務,“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如何推進?其目標如何實現?改革是指去除舊的不合理的東西,在經濟領域,主要是指調整生產關系以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所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是改革的目標設定不是統計數據的變化,不是依賴外力植入或手術式的改變,而是要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激活、激發內生動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二是改革的路徑選擇不是短期調控,不是通過刺激或抑制需求來平衡供需關系,不是通過刺激或淘汰產能,解決供給的結構性矛盾,而是要增進要素配置的靈活度,完善優化要素配置的機制,以達成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的目標。三是改革的系統推進不是各項改革的均衡發力、齊頭并進,不是等待改革的全面深化來解決問題和矛盾,而是聚焦要素配置,通過要素配置優化推進生產結構的調整,要集成要素配置改革的各項成果形成合力、協同推進,克服條塊分割形成的阻礙和相互間的能量耗散和湮滅。四是改革的政府作為不是運用行政管理的手段強化微觀的調控,不是簡單地打造區域公共品牌促進農產品的銷售,而是要根據中央“放管服”改革戰略部署,深化以“四張清單一張網”和“最多跑一次”的改革,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激發經營主體的內在能動性,實現生產與市場、供給與需求的直接對接。
作者單位:浙江省州市農辦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知行三農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