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國全面脫貧的目標日益逼近,各項扶貧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但是筆者在有些地方的實地調研中發現:大量的扶貧資金用到了生產企業、經營大戶身上,并沒有真正的體現“誰貧困扶持誰”的原則。相反,本來應該作為扶持主體的貧困農戶卻在在扶貧工作中的參與積極性不高。由此不禁思考:精準扶貧資金到底應流向何方?
從理論上講,借助“邊際效益”理論,從整個農村社會效益來考慮,普通貧困農戶得到的扶貧資金作為“第一個饅頭”,其邊際效益最大,一些大戶、企業得到的扶貧資金或許只能作為“第二、第三、第四……個饅頭”其“效益”遠不如“第一個饅頭”,根據“邊際效益遞減規律”,我們理應更加重視“第一個饅頭”帶來的效益。
筆者認為:精準扶貧的要點有兩個,一是貧困分析要“精”,這是基礎,是指精確分析農戶致貧原因、了解農戶最關心、最亟待解決的問題;二是資金落實要“準”,這是目的,是指要把扶貧資金落實到真正貧困的農戶身上,要把扶貧資金用到貧困農戶最亟待解決的問題上面。
關于精準扶貧中資金具體的流向,筆者有以下建議:
扶貧資金變農民股金。貧困農戶的扶持資金作為股金參與到當地企業的運營,在這一過程中,政府主動作為貧困農戶的代表發揮主動性,積極承擔農戶的各種風險。一方面解決了部分企業發展過程中資金短缺的問題,另一方面增強了農民在扶貧中的主動性,形成了脫貧的內生動力。這一模式形成了政府、企業和貧困農戶之間的良性互動,體現社會多中心治理的思想。
大力扶植真正意義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這里講的合作社是指同類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或者同類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聯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經濟組織。由于這一類合作社是由最基本的農戶組成,在各方面都具有較大的局限性,需要有當地政府的介入與幫助,扶持的重點應該是生產經營管理技能的培訓、小生產單位的聯合、產品市場的培育等,解決的是“小生產如何去適應大市場”的問題。
農業生產基礎設施與配套設施的建設。當前社會的發展是可持續的發展,農業方面的發展更應該貫徹可持續發展的思路,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建設是指為當前農業的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提供保障的相應基礎設施,比如農田水利設施、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設施的建設、道路交通設施的建設等等。農業生產配套設施的建設是指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以及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提供配套服務與支持的項目建設,比如農產品物流運輸體系的建設、農產品貯藏系統的建設、農業科技生產體系的建設等等,這部分設施的建設是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與保障。
貧困農戶的培訓工作。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基本的生產實用技能的培訓,二是農戶經營管理思想觀念的轉變。前者可以通過當地一些農業大學、農業科研機構進行培訓,后者要經常用一些先進地區的生產經營方式以及取得的成效進行教育,要及時地將最新的農業信息傳達到他們身邊。
作者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 2017年08月05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