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央一號文件總能引發廣泛關注,而2018年的一號文件更加不同尋常。與往年一號文件重點安排當年的“三農”工作不同,2018年的一號文件將開啟對中國今后發展影響深遠的大戰略——那就是鄉村振興。文件著眼于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分兩個階段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戰略安排,提出鄉村振興的總體時間表,并做了詳細的規劃和部署,一個歷史性的時刻就此開始。
文件意味著中國“三農”發展有了明確的未來道路
發達國家的發展歷史上,工業化、城鎮化與之俱來的便是農村的衰敗。甚至農村的衰敗是早期工業化、城鎮化必須付出的代價,就像英國的圈地運動和“羊吃人”。為避免農村的過度衰敗,不同的發達國家在后城鎮化時期都采取了挽救性措施,但總體看,這些國家農村人口只占極少比例,整個國家以城市為主。
對于中國這樣一個曾經的“農民帝國”,不管城鎮化進行到什么程度,農村依然會生活著幾億農民,無論是在人口體量上還是在空間規模上,一般國家都難以相提并論。因此,未來的中國,農村既不會是美國那樣的有鄉無村,也不會是日韓那樣的老人守村,更不能走向“拉美陷阱”式的毀村入城,而是要在現代化進程中實現鄉村與城鎮一體繁榮。
這是一條發達國家不曾走過的路,也是一般城鎮化理論無法回答的現實課題,只能在中國的實踐中探索新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文件在提出鄉村振興指導思想的基礎上,明確了鄉村振興的“三步走”時間表,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讓鄉村振興戰略清晰起來。
文件意味著中國新時代鄉村發展的新格局即將開啟
文件指出,“舉全黨全國全社會之力,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目標、更有力的舉措,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顯然,鄉村振興,不是表現某一個方面或某一些重點領域,而是要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最終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必然需要非常舉措,文件將十九大報告提出的“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思想細化為“四個優先”,即“在干部配備上優先考慮,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在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特別是在“花錢”這個硬投入上,提出要“制定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部署若干重大工程、重大計劃、重大行動”,“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
可以預見,今后的農業農村發展將迎來新一輪力度更大、范圍更廣、影響更深的國家投入,讓農村的基礎設施大踏步追趕城鎮,逐步實現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文件意味著中國將開創小農經濟與現代農業有效對接的新道路
一直以來,歐美大農場的夢想在中國大地上反復吟唱。但在人均只有一畝三分地的中國,即使全體農民都搬到城里也無法實現大農場的夢想,中國的農業現代化必須實現小農經濟的復興。但這種復興不是讓每個農民繼續守著各自的一畝三分地,而是文件提出的“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研究制定扶持小農生產的政策意見”。
在未來,要對現有農業生產經營體系進行優化提升,可以把直接的土地經營通過流轉、托管等向規模經營主體適度集中,大力發展產前、產中、產后配套服務,真正建立起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可以參考的是,美國農民雖然只有200多萬,但農業服務體系卻有1500萬人從業。在未來,中國一部分農民可以培養為職業農民、家庭農場主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更多的農民如果不進城則可能圍繞農業生產經營進入相關配套服務體系,實現就地就近就業或創業。
同時,農業生產經營方式也要發生根本轉變,即“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實施質量興農戰略”,“深入推進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推動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只有這樣,才能從農業大國走向農業強國。
文件意味著農民增收的新空間將得到深度和廣度上的有效拓展
長期以來,農民的收入高度依賴于以農業種養業為主的家庭經營收入,但從2015年開始,農民的工資性收入已經超過家庭經營收入,但家庭經營在農民收入中基礎地位依然不可放松。要繼續增加農民收入,還必須在農民賴以生存的土地上做足文章,讓家庭經營收入穩步提升,這就是文件提出的“構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體系”,包括大力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大力發展農村電商、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發展鄉村共享經濟、創意農業、特色文化產業等。
可以說,未來的農業不再是單一的第一產業,而是三產有機融合,如休閑農業,種植是一產,加工食品是二產,做餐飲是三產,三者已經融合在一起,還可以配套開發手工藝品銷售、民俗文化體驗等系列項目,將大量的產業利潤留在農村,形成立體增收格局。文件明確表示,“扶持小農戶發展生態農業、設施農業、體驗農業、定制農業,提高產品檔次和附加值,拓展增收空間”。
農村土地和產權制度也將進一步改革,給農民帶來更多的財產性收入。目前,農民的財產性收入還是一個短板,只占農民總收入的兩個多百分點,與城市居民差距甚遠,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農民的土地、宅基地、住宅等資產缺少變現的渠道。文件提出,“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可以依法向金融機構融資擔保、入股從事農業產業化經營”,“完善農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政策”,“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這些都會給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財產性收入。
會議意味著古老的鄉村文明將在新時代實現傳承和復興
長期以來,一度把農村文明視作落后,而把城市文明視作先進,甚至將后者作為人類文明的終極形態。但事實表明,不是這樣的,城市和農村文明分屬于兩個文明形態,不是誰替代誰的問題,而是可以和諧共生,更是人類的共同需要。為什么城市生活久了的人想念田園生活,為什么鄉村旅游持續火爆,為什么還有那么多的人苦苦追尋自己的鄉愁?可以說,農村不僅僅是農民的農村,更是全中國人的農村,鄉村振興不僅僅代表著幾億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關乎著十幾億中國人能不能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起鄉愁。
文件明確指出,“傳承發展提升農村優秀傳統文化”,“立足鄉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來文化優秀成果,在保護傳承的基礎上,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賦予時代內涵、豐富表現形式”。
而作為鄉村文明的重要體現形式,田園牧歌曾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場景。文件明確指出,“推進鄉村綠色發展,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發展新格局”,“把山水林田湖草作為一個生命共同體,進行統一保護、統一修復”,“開展農業綠色發展行動”,“打造綠色生態環保的鄉村生態旅游產業鏈”,可以說是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留下了重要的文化之根,將讓生態自然美麗的鄉村文明在中華大地上生生不息。
(根據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公報于二〇一八年一月十五日初寫,二〇一八年二月五日晚根據中央一號文件原文修訂)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