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各級領導機關發布的各類文件和文章中,“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口號出現得越來越頻繁。如:“打通政策落實的最后一公里”,“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打通脫貧攻的最后一公里”,“打通全面從嚴治黨最后一公里”,等等。
應該看到,“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口號,劍指“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分散主義和“政策不落實、工作不落實”的官僚主義,即有很強的針對性,又很形象生動、通俗易懂。
實踐中,一些地方、一些部門在這一口號的激勵和指引下,通過強化思想教育、分解工作任務、跟蹤督查問效、實行嚴格問責等措施,解決了某些“政策中梗阻”、“工作不落實”的問題,提高了工作效率,得到了上下一致的好評。
但我認為,“打通最后一公里”這個口號,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從邏輯上看,它提出的前提是“上級圣明”:上級制定的所有政策和部署的所有任務都是符合實際、完全正確的,都應該全部落地;是基層干部作風漂浮、敷衍塞責,造成了“中梗阻”。也就是說,上頭兒的“經”都是好的,是下邊這些“歪嘴和尚”把“好經”給念“歪”了。所以,解決中梗阻的主要途徑是強化自上而下的教育、督查和問責。“打通”這個動詞前邊省略的“施動”者,主要指上級領導機關。
而事實上,上級制定的政策和作出的決策,不一定百分之百正確。脫離實際、要求過高以及某些政策或要求之間“碰車”“打架”的情況時有發生。另外,在層層對上負責的體制下,某些領導機關制定工作規劃、確定工作目標、提出工作要求時,往往只求與上級精神契合,只求完美全面,很少考慮基層的承受能力和民眾的真實意愿。再加上部門林立、各自為政的問題一直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部門偏好”常常以黨委或政府的名義“壓”給基層。結果呢,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層只能在數倍于承受能力的重壓下手忙腳亂,被動應付。
由于缺乏下級向上級表達不同意見的渠道和機制,再加上“報喜得喜、報憂得憂”的狀況最為常見。基層干部們明知,即使把“吃奶的勁兒”全都使出來照樣達不到上級要求,但也要高調表示“認真領會和全面落實上級精神”,“創造性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實際行動上,當然難免真真假假、虛實參半了。比較老實認真的干部,真的、實的東西多一些,但未必能在考核中獲得好成就;善于投機鉆營、看風使舵的干部,則可能把主要精力放到表面文章上,甚至不惜弄虛作假。
由于忽略了上級也可能出錯及真實的“下情”難以“上達”這一客觀實際,“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口號,雖然能夠對解決工作不落實的問題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它并沒有擺脫“壓力型體制”下形成的“單向管控”的思維定勢和路徑依賴。與這個口號相伴的,往往是強化自上而下的督查、巡視、檢查;強化并向基層自治組織延伸政績考核;強化所謂“獎勤罰懶”和追責問責、“一票否決”。這些措施,難免使權力更加向上級領導機關和某些強勢部門集中,從而一定程度地擠壓本來十分孱弱的基層自治空間。如果運用得“過度”或“過濫”,則必然助長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從而形成南轅北轍的不良后果。
我們不該忘記,五年前,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議提出了“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標。盡管人們對“治理現代化”是什么樣子,可能有不同理解,但是,黨的領導、民主法治、基層自治,肯定是不可缺少的要素。就治理主體而言,不能僅僅靠政府(包括黨委)單方施動,而應該構建“官民互動”的格局,充分發揮人大機關、民間組織的作用,實現公民充分有序的參與。就治理途徑而言,不應該是單向的,而應該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雙向運行。
綜上所述,我們在強調“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同時,應該既慎重穩妥、又積極果斷地推進治理轉型。讓城鄉特別是農村的基層自治名至實歸;讓縣鄉黨政組織和基層干部能夠真正做到既對上負責又對下負責,并原原本本地向上級反映社情民意,暢所欲言地表達不同意見;讓各級領導機關的各項決策在運行中能夠經歷反饋、修正的過程,從而不斷提高其科學性;讓符合法律法規的民間組織不斷發育,并在基層治理中發揮主力軍作用;讓公民積極有序地參與地方公共事務,充分行使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權力。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李克軍 微信公眾號(原創)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