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霍憲森:對建立新型干部監督體制的思考

[ 作者:霍憲森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0-02-14 錄入:王惠敏 ]

    一、建立新型干部監督體制的重要意義       

這里所說的干部監督,是指在當代中國國家和社會管理系統中,對作為各個不同層級公共權力主體的各級公務員和黨政領導干部人員所掌握和行使公共權力的運行過程實施管理的權力制約和監督。這里所說的新型干部監督體制,就是指那樣一種能夠與現代社會主義國家的民主政治體制建設和社會主義法治社會相適應的,真正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干部監督體制和公共權力制約形式。由于權力制約和監督方式是人類歷史上任何一個國家和社會管理系統內部對公共權力運行過程實施科學管理、防止公共權力腐敗變質的一種最基本、最有效的形式。所以,認真研究探討如何在當代中國國家和社會管理系統內部盡快建立起一種既能充分借鑒吸收資本主義創造的屬于人類共有的政治文明建設的有益成果,同時又能真正符合當代中國現實政治國情和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干部監督體制和公共權力制約方式,對于我們在當代中國國家和社會盡快建立和完善起一種科學的現代社會主義干部管理和監督體制,確保切實搞好新形勢下的干部管理和干部監督工作,對于有效防止各級黨政領導干部和公共權力的腐敗變質,對于進一步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和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加快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對于確保順利實現黨中央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國家的各項奮斗目標,都具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極其深遠的歷史意義。  

二、當前干部監督體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干部監督形式和監督方式錯位     

這里所說干部監督形式和監督方式錯位,是指當前在對干部監督形式和監督方式的選擇上與新時代的要求還不夠科學。 根據人類社會政治文明建設的實踐經驗和一般規律,我們知道,作為一種科學的干部監督形式,必須是和干部產生方式之二者之間密切相連,相互統一的。即實行什么樣的干部產生方式,就應該是要相應采取與之相同的干部監督形式。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干部監督形式和監督方式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同時,我們知道,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不同國家或同一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和不同政體下,其所實行的干部產生方式是有所不同的。

例如:在封建政體和集權政體下,在干部產生方式上,一般是對其所屬范圍內的所有干部都全部采取和實行集中選拔任命的方式,即通過由領導者或領導機關對干部實行自上而下的集中授權和集中選拔任命方式產生;

在現代民主政體下,在干部產生方式上,一般都是將其所屬范圍內的干部大體劃分為兩種不同層次的基本類型。一種是將其所屬范圍內的處于各個不同層級內部常設最高層領導地位的領導干部,都實行民主授權和民主選舉方式,即通過由人民群眾或其代表機構對那部分干部實行自下而上的以多數票決為主要特征的民主授權和民主選舉的方式產生。一種是將其所屬范圍內的其余所有中下層干部都全部采取和實行集中選拔任命方式,即通過由領導者或領導機關對那部分干部實行自上而下的集中授權和集中選拔任命的方式產生。

所以,與上述那兩類干部的不同產生方式相適應,對那兩類干部所實際采取的監督形式和監督方式也應該是有所不同的,即在實行集中選拔任命方式下,其干部監督方式,一般是應該將其所屬范圍內的干部都作為集中監督對象,并采取通過由領導者或領導機關對那一部分干部實行自上而下的集中監督方式對其進行集中監督管理;另外,在實行民主選舉方式下,其干部監督形式,一般是應該都將其作為民主監督對象,并相應采取那種民主監督方式對其進行民主監督管理,即通過由人民群眾或其代表機構對那一部分干部都實行自下而上的民主監督方式對其進行民主監督和管理。

但是,從目前來看,我們至今還沒有能夠嚴格根據上述這兩類通過不同方式產生的干部的自身特點,來對這兩類干部相應采取和實行比較科學的兩種不同類型的干部監督形式。因此,才導致使我們在對上述兩個不同類型干部管理和監督方式上出現了嚴重的滯后,所以才導致使當代中國干部監督形式和監督方式錯了位。  

2、干部常設民主監督機構設置缺位

這里所說干部常設民主監督機構設置缺位,是指我國現行政治體制的一個重大缺陷,同時也是我國各級現行干部監督體制的一個嚴重弊端,就是在我們黨和國家的各級公共權力結構體系和干部監督體系中,一直是并且至今仍然是缺少配置那樣一個類似于西方國家議會機關的,真正由民主選舉產生的相對獨立的統一的并用來專門承擔對各自所屬范圍內的的那些應該通過民主選舉方式產生的處于各個不同層級內部常設最高層領導機關的領導干部進行民主監督的干部常設民主監督權力機構。

通過前面分析,我們已經知道,在現代民主政體下,在干部產生方式上,一般都是將其所屬范圍內的干部大體劃分為兩種不同層次的基本類型的。一種是將其所屬范圍內的處于各個不同層級內部常設最高層領導機關的領導干部,都實行民主授權和民主選舉方式,即通過由人民群眾或其代表機構實行自下而上的以多數票決為主要特征的民主選舉的方式產生。一種是將其所屬范圍內的其他所有中下層干部都全部采取和實行集中選拔任命方式,即通過由領導人或領導機關實行自上而下的集中選拔任命的方式產生。

所以,與上述干部的不同產生方式相適應,對干部所實際采取的有效的監督形式和監督方式也應該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在現代民主政體下,對干部實行監督和管理的科學方式上,也應要隨著新時代新任務的發展變化而有所發展變化和與時俱進了。也就是說在現代民主政體下,對各個不同層級領導干部的有效監督方式,應該是要相應采取兩種不同類型的監督形式。

一種是要對其各級所屬范圍內的那些應該通過由人民群眾或其代表機構實行自下而上的以多數票決為主要特征的民主選舉的方式產生的,實際處于各個不同層級內部常設最高層領導地位的領導干部,一般是都應該將其作為民主監督的監督對象,并相應采取民主監督方式對其進行民主監督,即通過由人民群眾或其代表機構對其實行自下而上的民主監督。

一種是要對其各級所屬范圍內的那些應該要通過采取和實行集中選拔任命方式,即通過由領導人或領導機關實行自上而下的集中選拔任命方式產生的該范圍內的其他所有中下層干部,都應該將其作為集中監督的監督對象,并相應采取集中監督方式對其進行集中監督,即通過由該范圍的領導人或領導機關實行自上而下的集中監督方式對其實行自上而下的集中監督和管理。  

同時,根據人類社會政治文明建設的實踐經驗和一般規律,我們知道,在民主政體下,任何一個科學有效的民主監督體制,都應該是由軟性民主主體從縱向上實施自下而上以權利制約權力的軟性民主監督和硬性民主主體即作為某個同級常設最高層公共權力機構的民主主體從橫向上實施以權力制約權力,以權力制衡權力的硬性民主監督兩個部分有機結合所組成。其中軟性民主監督是確保實現民主監督的基礎,硬性民主監督是確保實現民主制權和民主監督的根本保證。只有使它們二者實現有機結合,才能確保實現民主監督的科學性完整性及其監督的有序性和實效性。而那種用來作為硬性民主監督主體或載體的干部常設民主監督權力機構,對確保實現民主監督實效性和推進民主建設又在其中起著關鍵作用。因此,如果說西方近代史上英國政治思想家洛克所創立的關于由立法和行政兩權分立的理論,以及法國政治思想家孟德斯鳩所創立的關于由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權分立的理論,對推進西方國家民主政治建設和人類社會政治文明建設做出了重大理論貢獻的話,那么,就應主要歸功于他們關于在國家和社會各級公共權力結構體系和干部監督體制中,創造性地設計和構置出了那樣一個以議會機關為主體和載體的常設硬性民主監督權和常設硬性最高層民主監督權力機構。正因如此,才使他們通過其所創立的關于立法行政兩權分立和關于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的干部監督理論和民主監督理論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干部監督和民主政治生活中充分發揮作用,從而對促進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干部監督體制建設和民主法治社會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所以,我認為,我們要在當代中國盡快建立起一種新型的社會主義干部監督體制和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社會建設,其根本和關鍵的問題,也仍然是面臨一個如何才能切實按照現代科學公共權力結構體系和干部監督體系中關于不同權力主體之間職能分工與合作的一般要求,在當代中國國家和社會內部各級公共權力結構體系和干部監督領導體制中,專門增設和配置起一個由人民(主要是通過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或黨的代表大會)直接選舉產生,并由其來真正直接代表和體現民意的,相對獨立的統一的,同時使其實際居于與其各自所屬范圍內的那些應該通過民主選舉方式產生的處于各個不同層級內部常設最高層領導地位的領導干部之間具有完全平等的地位,使其與它們之間形成一種以權力制約權力,以權力制衡權力的那樣一種對監督和制約處于各個不同層級內部常設最高層領導地位的領導干部的公共權力真正有效和管用的干部常設民主監督權力機構的問題。  

 因為,只有真正建立起這樣一個干部常設民主監督機構和民主監督制度,才能從組織制度上確保從根本上真正有效解決和徹底杜絕社會各界都在強烈呼吁誰來監督當代中國國家和社會中那些所謂各級最高層黨政“一把手”領導干部濫用公共權力,并由此導致干部腐敗和權力變質的現實社會問題。。才能確保使當代中國真正走上一個通過一種以權力制約權力,以權力制衡權力的有效的干部民主監督制約機制和科學的公共權力結構形式的途經,來穩步推進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干部監督體制建設和社會主義的民主法治建設的新路子  。    

3、干部監督職權配置和職責分工上不到位      

這里所說干部監督職權配置和職責分工不到位,是指當前在我們黨和國家的各級公共權力結構體系和干部監督體系中,由于至今一直是缺少配置那樣一個用來專門承擔對各自所屬范圍內的的那些應該通過民主選舉方式產生的處于各個不同層級內部常設最高層領導地位的領導干部進行民主監督的干部常設民主監督機構,因而導致使我國各級現有的具有干部監督職能的眾多集中監督機構之間,在對各自所屬范圍內的的那些應該通過民主監督方式實行民主監督的,其中包括所謂各級 黨政“一把手”在內的處于各個不同層級內部常設最高層領導地位的領導干部的監督職權和職責分工上,還現實存在著不夠到位和監督不力的問題。并由此最終還難免會導致出現使社會各界都在呼吁誰來有效監督當代中國國家和社會中那些所謂各級最高層黨政“一把手”的公共權力濫用和腐敗變質的問題。   

三、怎樣建立新型干部監督體制      

1、在干部監督形式和監督方式上要正位

這里所說在干部監督形式和監督方式上要正位,是指當前在對當代中國干部監督形式的改革上,必須隨著我國由集權政體向民主政體的逐步轉變,隨著對各級干部產生方式的逐步完善,嚴格按照民主政體的內在要求,在干部監督形式上,將各自所屬范圍內的干部都大體劃分為兩種不同層次類型干部監督對象并相應采取兩種不同層次類型的干部監督方式對其進行不同層次類型的干部監督和干部管理。  

一是要對其各級所屬范圍內的那些應該通過由人民群眾或其代表機構實行自下而上的以多數票決為主要特征的民主選舉的方式產生的,實際處于各個不同層級內部常設最高層領導地位的領導干部,一般是都應該將其作為民主監督的監督對象,并相應采取民主監督方式對其進行民主監督,即通過由人民群眾或其代表機構對其實行自下而上的民主監督和管理。

二是要對其各級所屬范圍內的那些應該要通過采取和實行集中選拔任命方式,即通過由該不同所屬范圍內的領導人或領導機關實行自上而下的集中選拔任命方式產生的該范圍內的其他所有中下層干部,都應該將其作為集中監督的監督對象,并相應采取集中監督方式對其進行集中監督,即通過由該范圍的領導人或領導機關實行自上而下的集中監督方式對其實行自上而下的集中監督和管理。  

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有效解決我國各級現行干部監督體制和監督形式轉軌變型上所存在著的嚴重滯后和錯誤問題,從而確保使當代中國干部監督形式和監督方式能夠真正正了位。      

2、在干部常設民主監督機構配置上要到位     

這里所說在干部常設民主監督機構配置上要到位,是指要嚴格按照現代科學權力結構體系和干部監督體系中關于不同權力主體之間職能分工與合作的一般要求,通過首先在各級公共權力結構體系和干部監督體制中,專門增設和配置一個由人民(主要是通過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或黨的代表大會)直接選舉產生,并由其來真正直接代表和體現民意的,相對獨立的統一的,專門對作為各自所屬范圍內的那些應該由民主選舉方式產生的,實際處于各個不同層級內部常設最高層領導地位的領導干部行使其公共權力的整個過程進行民主監督,從而確保使包括各級黨委和政府在內的各級領導機關及其領導干部各自都能切實真正做到依法執政、依法行政、依法司法和依法辦事,進而確保使作為各自所屬范圍內的那些應該由民主選舉方式產生的其中包括所謂各級 黨政“一把手”在內的,實際處于各個不同層級內部常設最高層領導地位的領導干部所行使的公共權力都能夠真正用來為人民謀利益的,那樣一個對監督和制約各級國家和社會常設最高層公共權力主體真正有效和管用的干部常設民主監督權力機構。進而確保從根本上真正有效解決社會各界都在強烈呼吁誰來監督當代中國國家和社會中那些所謂各級最高層黨政“一把手”領導干部濫用公共權力,并由此導致干部腐敗和權力變質的現實社會問題。       

至于怎樣增設和配置那樣一個各級干部常設民主監督機構,我認為,從當代中國的現實國情出發,可以考慮初步提出以下三個方面的基本思路和三種不同類型的具體實現形式,供我國各級黨政領導同志和專門從事黨建理論及干部監督體制改革理論研究的專家學者共同研究探討。

一是在各級黨組織系統內部干部常設民主監督機構的配置上,從現行黨的領導體制狀況和便于實現黨內權力結構形式的轉軌變型和平穩過渡出發,可以設想通過對現有機構適當改組,探索配置一個由各級紀檢委機構直接充當的各級黨組織系統內部的干部常設民主監督權力主體和機構。

二是在各級國家政權系統內部的干部常設民主監督機構的配置上,從我們國家現行政治體制的基本狀況和便于實現國家政權系統內部權力結構形式的轉軌變型和平穩過渡出發,可以設想通過對現有機構適當改組途徑,探索配置起一個由各級人大常委會及其所屬人民監察委員會或國家監察委員會機構直接充當的各級國家政權系統內部的干部常設民主監督權力主體和機構。

三是在我國農村行政村一級基層單位內部的干部常設民主監督機構的配置上,從我們國家現行政治體制的基本狀況和便于實現我國行政村基層單位內部權力結構形式的轉軌變型和平穩過渡出發,可以設想通過專門增設和配置途徑,探索配置起一個由村務(或村民)監督委員會機構直接充當的基層行政村單位內部的干部常設民主監督權力主體和機構。

以上三種思路和三種不同的具體實現形式,各具特色,分別適用于不同領域,通過它們三者的有機結合與統一,從而構成當代中國特色的干部常設民主監督機構形式的一個基本框架結構。      

3、在干部監督職權配置和職責分工上要定位     

這里所說在干部監督職責分工上要定位,是指在我們黨和國家各級公共權力結構體系和干部監督體系中,對現有那些具有干部監督職能的眾多干部監督機構進行統一的適當調整和改組,并通過適當調整和改組,首先,在各級公共權力結構體系和干部監督體系中專門配置或增設那樣一個類似于西方國家議會機關的真正由民主選舉產生的相對獨立的統一的并用來專門承擔對各自所屬范圍內的的那些應該通過民主選舉方式產生的處于各個不同層級內部常設最高層領導地位的領導干部進行民主監督的常設民主監督權力機構,然后,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在各級干部監督體系中那些新增和原有的包括民主監督機構和集中監督機構在內的實際具有干部監督職能的幾個干部監督機構之間,根據上述兩種類型干部的不同產生方式和所應對干部所實際采取的兩種不同的監督形式的內在要求,以及根據現有那些干部監督機構自身所應有的各自性質和特點,再對各級現有那些干部監督機構進行各自的科學的明確的干部監督職責分工和具體的干部監督職權的重新劃分和確定,從而確保較好的解決我國各級在對各自所屬范圍內的的干部特別是那些應該通過民主選舉方式產生并應該通過民主監督方式實行民主監督的,其中包括所謂各級黨政“一把手”在內的處于各個不同層級內部常設最高層領導地位的領導干部的監督職責分工上,所出現的職責職權不夠到位和不夠有力的問題,從而確保使各級各類干部監督機構在各自干部監督職責分工上都能夠真正科學定了位,同時在各自干部監督職權的配置上也都能夠真正具體到了位。  

4、要在重點搞好三個常設民主監督機構的民主授權和民主選舉上下功夫       

根據人類社會政治文明建設的實踐經驗和一般規律,我們知道,判斷某個特定公共權力監督主體和機構,是實際具有集中監督性質,即由其直接作為或代表領導機關實行具有自上而下監督性質的集中監督主體和機構,還是實際具有民主監督性質,即由其直接作為或代表人民群眾實行具有自下而上監督性質的民主監督主體和機構的關鍵和根本標準,就是看那個特定公共權力監督主體和機構組成人員的實際授權形式和具體產生方式。

也就是說,對任何一個特定公共權力監督主體和機構來說,凡是通過由同級或上一級領導者或領導機關實行集中授權和集中選拔任命方式產生的組成人員所形成的公共權力監督主體和監督機構,就必然是一個實際具有集中監督性質,即具有直接作為或代表領導者和領導機關對監督對象實行自上而下具有集中監督性質的集中監督主體和監督機構。而凡是通過由某個特定范圍內的人民群眾或其代表直接實行民主授權和民主選舉方式產生的組成人員所形成的公共權力監督主體和監督機構,就必然是一個實際具有民主監督性質,即具有直接作為某個特定范圍內的人民群眾或其代表機構對監督對象實行自下而上具有民主監督性質的民主監督主體和監督機構。  

因此,我們要在當代中國各級公共權力結構體系和干部監督體系中通過增設和改組途徑,專門配置起一個干部常設民主監督機構,從而確保在當代中國國家和社會內部建立起一種能夠與新時代新任務相適應的科學的新型黨政干部監督體制和干部管理體制,其核心和關鍵問題,就是必須要確保切實重點搞好對上述專門增設和配置的分別適用于三個不同領域內的三個干部常設民主監督機構的法定民主授權和民主選舉。

這三個民主監督機構的民主授權和民主選舉包括:

一是在各級黨組織系統內部的干部監督體制改革中,必須要確保切實搞好對作為各級黨組織系統內部一個干部常設民主監督主體和機構的各級紀檢委機構組成人員的法定的民主授權和民主選舉。

二是在各級國家政權系統內部的干部監督體制改革中,必須要確保切實搞好對作為各級國家政權系統內部一個干部常設民主監督主體和機構的各級人大常委會及其所屬人民監察委員會或國家監察委員會機構組成人員的法定的民主授權和民主選舉。

三是在我國農村行政村一級基層單位內部的干部監督體制改革中,必須要確保切實搞好對作為行政村基層單位內部一個干部常設民主監督主體和機構的村務監督委員會機構組成人員的法定的民主授權和民主選舉。

只有真正確保切實重點搞好了上述三個常設民主監督機構的民主授權和民主選舉,才能確保我們在當代中國各級公共權力結構體系和黨政干部監督體制中通過增設或改組途徑,專門配置起一個干部常設民主監督機構和監督主體,才能確保在當代中國國家和社會內部建立起一種能夠與新時代新任務相適應的科學的新型黨政干部監督體制和管理體制,才能確保有效解決我國各級現行干部監督體制和監督形式轉軌變型上所存在著的嚴重滯后問題,才能確保從根本上真正有效解決社會各界都在強烈關注誰來監督當代中國國家和社會中那些所謂各級黨政“一把手”領導干部濫用公共權力,因而導致公共權力和黨政干部嚴重腐敗變質的現實社會問題。  

作者單位:中共山東省委黨校退休干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 | 免费国产99久久久香蕉 | 日韩无砖专区中文字幕 | 日韩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日本欧美大码a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