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青海省互助縣通過發展以“青繡”為代表的民間傳統手工藝,設立“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模式,開發青繡產業商業價值,將古老指尖藝術打造成了農戶增收致富的新渠道。開對“藥方子”,才能拔掉“窮根子”。通過挖掘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文化“支點”撬動脫貧攻堅“杠桿”,無疑是精準脫貧的一個金點子。
以“文化+產業”為支點撬動“創收”杠桿。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發展好鄉村特色產業,能提供穩定的經濟來源,能激活脫貧致富的內在動力,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脫貧。我國有著深厚的鄉村資源和傳統、活態的文化底蘊。在推進脫貧攻堅過程中,要注意挖掘本鄉本土本民族的特色資源,讓那些瀕臨失傳的老手藝重新煥發光彩,那些滿面塵灰的老物件變身成為電商青睞的時尚品,推動傳統文化走出鄉村、走向市場。積極通過市場化手段,將傳統工藝做成特色產業,將特色產業做成脫貧致富的“金山銀山”,拓寬貧困地區集體和農戶的創收渠道。
以“文化+人才”為支點撬動“就業”杠桿。發展壯大貧困地區的非遺產業,能收“一石二鳥”之功效。一是吸引延攬、培養造就一批人才,二是增加本土就業崗位。非遺產業的發展勢必需要一批鄉土人才、能工巧匠,這就為鄉村留住或引來了“金鳳凰”。而過去,在偏遠落后地區,青壯年們或為了前途理想,或為了生活生計不得不不辭辛勞外出務工,留守下來的都是些老弱病殘,形成了鄉村人才短板。沒有人才又哪來脫貧致富、鄉村振興呢?“給錢給物千千萬,不如一個鐵飯碗。”就業是民生之本,當然也是扶貧的主抓手。貧困地區的非遺產業可以提供許多“家門口”的就業崗位,讓貧困群眾坐在家中就能工作,還能兼顧贍養老人、撫養子女。這樣的就業方式,無疑能為脫貧攻堅注入更堅實的人才力量。
以“文化+創新”為支點撬動“創業”杠桿。長久以來,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全體炎黃子孫的共同財富。然而,不少傳統工藝由于缺乏現代創意、與生活結合度不高、傳統工藝銷售展示渠道狹窄等問題,我們只能眼睜睜看著它們淡出視線,甚至徹底消失。文化傳承并非一成不變,在不失傳統的基礎上,傳統工藝也要隨著時間發展而創新。近年來國家連續出臺多個文件,積極助力各類傳統文化和手工技藝項目傳承人創新創業,為他們搭建展示平臺。而眾多的“非遺”小企業也從創新產品、創新設計到積極拓寬營銷渠道,讓傳統文化匯聚成了一股盛大的“中國風”,在“傳承”和“創新”中取得了最大公約數,在助力脫貧攻堅的同時,更好地帶動貧困地區實現創新創業。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倍似鹈撠毠赃@根杠桿,也需要找準文化與市場結合的“支點”,精準發力,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杠桿”效果,更好地決勝脫貧攻堅。
作者單位:合江縣人社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