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2025年5月16日 星期五

鄖文聚:發展適水農業是必由之路

[ 作者:鄖文聚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405 更新時間:2020-12-23 錄入:田珍 ]

我國有20多億畝耕地,雨養農業和灌溉農業各占半壁江山。新中國成立時,我國有灌溉面積2.39億畝;改革開放初期,1980年灌溉面積發展到7.33億畝,這種狀況一直維持到21世紀初期。截至目前,我國實有灌溉面積10.05億畝。

但是,我國灌溉用水綜合利用系數、主要糧食作物水分生產效率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不小的差距。筆者認為,我國應該繼續堅持發展節水農業,走灌溉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道路。這個觀點也是近日參加全國農業節水與農村供水技術高端論壇的專家學者們的基本共識。

在這次論壇上,國際灌排委員會榮譽主席、大禹節水(300021)集團首席科學家、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原總工程師高占義呼吁對現有灌區進行現代化改造,因地制宜,從水資源保障、灌排工程設施配套、水量測控、灌溉退水管理、灌區管理信息化和排水面源污染等多方面綜合施策,改革灌區管理體制機制,以適應灌區高質量發展需要。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康紹忠在發表主旨演講時提出,必須轉變農業用水觀,核心要義是農業適水發展。康紹忠說,在我國北方地區,一方面發展節水農業,取得了顯著成就,但另一方面,盲目追求高產、總產,出現了節水量跑不贏耗水量的嚴重問題。經測算,華北地區每年超采地下水50億~60億立方米,年節水潛力為30億立方米,導致每年缺水20億~30億立方米。華北地區本應該發展適水農業,走節水限采的道路,去產能、壓面積、限單產,但實際情況卻是在節水的同時,增產能、增面積、增單產。這導致華北地區地下水漏斗日益下降。我國西北內陸干旱區,這樣的情況也很普遍。有人指出,在我國西北內陸干旱區,節水后反而地種多了,農田耗水不是減少而是增多了,根本就不該發展節水農業。

《科學》雜志也在今年8月24日發表文章,提出了“灌溉效率悖論”,認為世界各國采取提高灌溉效率的政策往往事與愿違,面臨著提高灌溉效率卻極少能降低耗水量的節水困境。

康紹忠認為,華北平原灌溉節水技術研究推廣30多年,并沒有改變地下水資源繼續惡化的現狀,其主要原因是種植制度一直向高耗水結構發展,節水技術效應明顯低于用水強度效應。該地區出現的“越節水越缺水”怪象,是缺乏適水發展理念所造成的。

把盲目開墾、不適水發展的罪過算在農業節水的頭上,是扣錯了帽子。農業節水量跑不贏農業耗水量,不是農業節水政策的錯,而是農業用水觀出了問題。換句話說,即使放棄農業節水政策,如果農業用水觀不改變,農業耗水量依然會大幅提高。因此,必須走農業適水發展的新路子。

所謂適水發展,就是以水定規模、以水定產量、以水定發展,通過地表水、地下水的優化配置和開發、利用、節約、保護,解決城市、工業、生活、農業的用水需求,使不利的環境影響降到最低。

康紹忠提出,農業適水發展要特別注意做到“四個轉變”“四個完善”和“一個加強”。

“四個轉變”,就是由單一節水灌溉技術向與農藝節水技術相結合轉變、由單一高效節水向節水節肥節藥一體化轉變、由單一節水高產向節水提質高效轉變、由重視節水面積數量向重視高產質量和效益轉變。

“四個完善”,是指完善節水科技推廣與技術服務體系、完善農業節水試驗與用水監測網絡、完善農業節水補償機制、完善節水產品市場準入機制。

“一個加強”,就是加強變化環境下農業節水科學研究工作,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工程科技是現實生產力。

水土資源,尤其是淡水資源和耕地資源是保障人類生存的基本要素。我國水資源占全世界的6%、耕地資源占全世界的9%,而我國人口占全世界的22%,科學用水、科學用耕地是建設世界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道必答題。

我們必須承認差距,直面水資源、耕地資源稟賦問題,在科技創新上下功夫,用中國科學家的智慧破解中國難題。用中國舉國體制的優勢,科學實施嚴格的水資源保護制度和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加快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科學知識體系的構建和運用,加快水資源、土地資源科技創新,特別是要重視現代農水工程技術、現代農地工程技術創新,加快農業水土工程、土地整治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學科建設,科學組織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工程”,讓中華大地變得更綠、更美。

作者系自然資源部國土整治中心研究員、中國農業大學土地科學與技術學院兼職教授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科學報》2019年11月5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影院 |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不卡 | 亚洲va欧美va天堂v国产综合 | 亚洲国产黄在线观看 | 在线精品自在视频观看 | 亚州第一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