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十四五”規劃《綱要》發布,其中提出逐步形成城市化地區、農產品主產區、生態功能區三大空間格局。中國幅員遼闊,地形地貌復雜,把國土空間從宏觀上劃分為相對簡約的幾種類型,有利于進行戰略布局和政策瞄準。
根據三大空間格局的劃分,亦可以把中國鄉村劃分為三種類型,即(1)城中村、城郊村和經濟發達村;(2)典型農區村莊;(3)生態功能區村莊。這一劃分,能夠對我國不同特點的村莊有一個全局性的反映,同時又能觸及鄉村在空間上的本質規定性。“十四五”期間,分類推進鄉村振興,首先要深刻認識三大空間格局下不同類型村莊的特征與走向。
1.城中村、城郊村和經濟發達村
城中村、城郊村,顧名思義是指空間上已經處于城市內部或城市周邊,但在行政區劃或者組織形態上還部分保留了鄉村特征的村莊。經濟發達村,主要是指那些以“超級村莊”為代表的,通過發展工商業逐步成長起來的發達村莊、富裕村莊。
城中村、城郊村和經濟發達村,屬于“鄉村-城市”的過渡地帶。這些村莊早已經不從事農業,實際上也沒有多少農地,村莊的存在方式既不同于傳統意義的鄉村,又沒有完全融入現代意義的城市,村莊的居住形態、生活方式、產權秩序、治理結構都表現出介于城鄉之間的“中間”性特征。
城中村、城郊村是農民進城的落腳點,也是農民融入城市、轉化為市民的出發點。近年來,我國大城市、特大城市周邊被稱作“城鄉接合部”的地方,無一例外地急速膨脹,反映的就是這個現實。而以“超級村莊”為代表的大量經濟發達村,具備獨立發育為小城市的潛力,能夠實現就地城鎮化。也就是說,上述類型村莊的“鄉村振興”命題,實際上轉換為如何讓這些村莊有序融入城市的問題。當前最緊要的,就是變鄉村治理體制為城市治理體制,使治理形態與空間形態、產業形態相適配。
2.典型農區村莊
典型農區,是指耕地規模大、生產條件好,以糧食生產為主的農業區域,大體覆蓋了現在劃定的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保護區。筆者綜合近5年糧食產能和承包地流轉等情況進行分析后認為,典型農區主要分布在江蘇、山東、黑龍江、安徽、湖北、湖南、河南、內蒙古、遼寧、四川、吉林等11個省份。這里是鄉村振興的主戰場。
當前典型農區的一個基本格局是:具有在城市謀生能力的人群,大多已經進城定居或者穩定務工,而常住農村的主要是專業農戶和老幼病殘等留守群體。典型農區鄉村振興的核心,是提升農業(特別是糧食)的勞動生產率和市場競爭力,這一任務主要依靠正在崛起的專業農戶來承擔。
從經濟規律看,現代農業本身不需要大量人堆積在一起。農業生產中,大量環節分化成縱向規模化之后,僅僅進行地頭生產環節的農民分散居住就具有了經濟合理性。
典型農區鄉村振興的關鍵,是順應、把握和引領人口布局的變動,根據村莊規模的合理分化,引導人口向較大規模的村鎮或者小城市集中,大量衰退型村莊收縮為專業農戶居住點。同時,對土地制度、集體經濟制度和財政支農政策進行調整,使之與專業農戶生產經營需求相匹配,為提升中國農業競爭力夯實基礎。
3.生態功能區村莊
生態功能區村莊,主要分布在“胡煥庸線”以西的廣袤土地上。
這一類鄉村又可劃分為兩類區域:
一類是人口稀少、不適合人類生產居住的地區,屬于生態保護區;
還有一類是人口數量仍然較大、具備一定生產基礎和條件的地區,屬于生態建設區。
生態功能區的特征,是本地資源難以承載過多的人口,或者由于自然條件的限制人口難以就地與其他生產要素相結合。這里鄉村振興的主要策略是做減法。
1990年-2018年,我國自然村從380萬個減少到240萬個,平均每年減少約5萬個。除去合村并居等因素外,村莊的自然消失主要發生在生態功能區。可以預見,未來這一地區人口減少、村莊消失的速度不會放緩,能夠保留下來的主要是特色村莊。
生態保護區的鄉村振興,主要是通過易地扶貧搬遷、生態移民搬遷將人口整建制遷出,并通過合理的土地補償政策和就業政策進行妥善安置。生態建設區的村莊很多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和文化資源,這些地區可以優先發展特色產業和特色村鎮。當然,這些產業的容量和承載力十分有限,這類鄉村的振興還要以城市化帶動下的人口流出為前提。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鄉村發現轉自:澎湃新聞 2021年3月22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