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劉超常:鄉村振興視域下的湖南鄉村民宿發展建議

[ 作者:劉超常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1-03-28 錄入:王惠敏 ]

近年來,鄉村民宿在全國各地尤其是沿海地區悄然興起,它既具有現代生活品質,又滿足了城市居民回歸大自然、享受田園生活的需要。例如:2020年底廣東已有民宿9700家,并成立了省級民宿行業協會。鄉村民宿的出現,將鄉村一日游擴展為鄉村休閑度假,改變了往昔鄉村雖然吸引游客卻留不住游客的局面,將鄉村旅游引入了新的境界。隨著鄉村振興的全面推進,鄉村民宿將迎來井噴式發展。鄉村民宿大體上可以分為精品型和經濟型,精品型民宿以浙江莫干山為代表,經濟型以江西省蓮花縣沿背村為典型。我們認為:根據湖南實際,目前宜以發展經濟型鄉村民宿為主,且亟需加大引導和支持力度,著力打造鄉村民宿的試點示范,助推進鄉村振興。

一、精品型鄉村民宿發展概況

2013年前后,浙江莫干山民宿異軍突起,標志著精品型鄉村民宿正式登上舞臺。隨后幾年,得益于社會資本的追捧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一批精品型民宿項目先后在江蘇、浙江、海南、云南、廣東和廣西等處落地。到2019年左右,精品型鄉村民宿發展模式已漸趨成熟,一些精品型鄉村民宿開始通過輸出品牌與管理對外擴張。

精品型鄉村民宿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能。它向當地居民展示了全新的經營理念、管理制度和服務流程;自帶流量,通過品牌影響力提升了所在鄉村知名度,帶旺了鄉村人氣,促進了農產品銷售,盤活了當地閑置資產,給村民和村集體帶來了資產收益;為當地提供了工作機會,吸引了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就業;倒逼鄉村旅游產業鏈的完善,促進了基礎設施建設和村容村貌的提升。       

精品型鄉村民宿有兩大短板。一大短板是普適性不足。首先,它對資源稟賦要求很高,往往建在具有獨特自然或者人文資源的地方,經常是景區周邊,而非一般意義上的鄉村。其次,它需要高強度資本投入,屬于重資產項目,投資大且回收周期長。第三,它依賴于周邊區域強大的消費能力。知名精品鄉村民宿大多集中于長三角、珠三角等一線地區,根本原因是這些地方經濟發展水平高,城鎮居民消費能力傲視全國。另一大短板是普惠性欠缺。首先,精品鄉村民宿與周邊鄉村互動有限,它更像是從外部介入到鄉村中的“孤島”,難以與鄉村融為一體。一些鄉村精品民宿甚至日趨“單體特色度假酒店化”,游客僅以民宿為目的地而不與周邊鄉村發生聯系。其次,精品鄉村民宿的經營主體是外來投資者而不是原住戶,伴生的是打工人群體而非民宿主人。第三,它主要滿足高端人群需求,度假屬性強烈,1000元+、2000元+的價格屢見不鮮。價格的篩選使得多數城市居民并無法享受被精品民宿“占據”的青山綠水。

二、經濟型鄉村民宿發展概況

經濟型鄉村民宿有兩大類,一類是自發形成,散戶經營,不少脫胎于農家樂。我省寧鄉溈山、瀏陽大圍山、炎陵神龍谷、桂東八面山等地民宿以避暑勝地享譽省內外,是其典型。另一類是由村集體統一組織和打造出來的。江西省蓮花縣沿背村、浙江省青田縣顏宅村等蜚聲全國,是其代表。  

經濟型鄉村民宿主要有兩大優點。一是普惠性較強。一方面,經營主體是本地村民,收入大部分由他們享有;另一方面,定價相對親民,讓普通市民也能享受鄉村的幸福生活。二是普適性較強。它對資源稟賦的要求沒那么高,所需投資也沒有那么大,一般鄉村都可以發展。

散戶經營的經濟型鄉村民宿存在一些短板。設計相對欠缺,村容村貌雜亂無章,民宿裝修品位不高。服務水平參差不一、各自為政、缺乏規范,總體上停留于較低水平。營銷手段單一,主要依靠口口相傳,較少運用互聯網營銷。相較而言,集體經營的經濟型鄉村民宿則能夠較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彌補前述短板,在帶動鄉村振興方面效果更為明顯。

三、集體經營的經濟型鄉村民宿典型案例

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沿背村民宿是集體經營的經濟型鄉村民宿的典型。它最初是因為承接萍鄉市委中心組“兩學一做”而產生的。2016年10月萍鄉市委書記、市長帶隊,全市四套班子集體出動,到沿背村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進行黨性鍛煉。上行下效,萍鄉市各縣區、市直部門黨員領導干部先后走進沿背、開展專題學習,沿背村民宿在承擔接待任務的過程中逐步發展。萍鄉市組織系統順勢而為,深入挖掘沿背村紅色資源,將其打造為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基地。隨著紅色培訓資源的涌入,沿背村集體經營的經濟型鄉村民宿迅速壯大,全方位帶動了鄉村振興。經濟方面,民宿接待干部培訓一項,2019年營業收入逾千萬;大巴車接送服務、采茶劇演出分別產生600萬元、200萬元年收入;沿背村集體經濟收入由不足1萬元增至140余萬元。政治方面,學員在民宿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密切了黨員干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反過來促進村民更新思想觀念、跟上時代發展步伐。

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顏宅集體民宿也很有代表性,他們采用的是“集體開發、集體經營、集體收益”的模式。顏宅村成立了民宿經濟發展合作社,統一管理90多戶農家的135個房間;按照號牌安排游客,避免惡性競爭;住房登記、房間衛生清掃、治安管理等由村集體統一聘請專人管理,確保服務質量。全村統一規劃設計,打造“顏宅民宿”品牌,獲評“麗水放心民宿”。民宿收益按農戶、村集體、民宿經營者分別80%、10%、10%的比例進行分成,實現了多贏。

此外,福建省壽寧縣下黨鄉等地也有類似成功經驗。

四、打造鄉村民宿湖南樣板助推鄉村振興

從湖南實際出發,建議重點發展集體經營的經濟型鄉村民宿,輔之以少量精品型鄉村民宿,兩者一主一輔,共同助推鄉村振興。

在具體操作上,建議借鑒江西、浙江等地經驗,分階段打造集體民宿。第一階段,導入公共“流量”作為民宿的“第一桶金”催生初級形態的“三同(同吃同住同勞動)”民宿。第二階段,在繼續導入“流量”的同時,持續提升集體民宿管理服務水平,初步形成市場競爭力。第三階段,加強市場營銷和品牌建設,使得集體民宿在市場上贏得一席之地。

(一)導入公共“流量”資源,助力民宿起步

在民宿發展初期,受限于基礎薄弱、經驗不足和服務水平不高,較難得到市場認可,缺乏客源,需要黨委政府給與有力扶持。

建議將黨委中心組學習、民主生活會等,尤其是涉農會議,放到主要領導聯點的村舉辦。會議在村部,吃住在農家。注重統籌安排,爭取“每隔一段時間下去一次,每次住上一兩晚”。

建議黨校主體班培訓安排一定時間到農村開展“三同”活動。食宿在民宿,上課在村部。

建議把紅色培訓資源導入鄉村。湖南是紅色資源大省,每年都有大量外地團隊來湘接受黨性教育。積極引導此類資源體驗鄉村民宿,也能提供可觀“流量”。

建議主題黨日活動、工會群團活動等全面下鄉,匯聚更多“流量”,形成整體氣候。

(二)引導和支持民宿全面提升品質

硬件方面,整合農口、文旅和交通等各線資金,搞好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民宿試點村的團隊接待能力。進一步完善道路交通,保證大巴車可以到達村部,小車可以進入民宿家庭。進一步提質村部或村校會議室,使之能夠接待常規會議、培訓等。在村部設立民宿合作社辦公場地,突出其作為民宿統一前臺和鄉村旅游信息中心的功能。建設團建設施,結合村校改造或是利用閑置村校,建設運動場、足球場、籃球場、羽毛球場等體育運動和團隊戶外拓展活動場所。

軟件方面,引導成立民宿協會,加強行業交流。在試點村成立民宿合作社并制定章程,推行“統一基本建設標準、統一驗收掛牌、統一配送床上用品、統一派送客源、統一結算收入”,邀請酒店管理專業人士對從業村民進行培訓,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制定質量管理辦法,對于在接待過程中被投訴的民宿經營戶,在下一輪客源分配中予以停牌處理。成立紅領巾與夕陽紅監督團,定期給各家各戶衛生、文明程度打分。

(三)培育競爭優勢,打響湘潭鄉村民宿品牌

一要挖掘和展現鄉村文化魅力。引導試點村發掘自然及文化資源,講好鄉村故事,打造網紅IP,吸引人們前來一探究竟。培訓民宿經營戶,讓他們熟知鄉村文化歷史,成為鄉村文化的講解員。

二要健全鄉村旅游要素。著眼于把試點村打造成旅游景區,建設好旅游基礎設施,完善旅游功能,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在滿足游客需求的基礎上增加旅游消費。

定期舉辦全市鄉村廚藝培訓,做好“吃”的文章。相對于城市賓館酒店,“吃”是鄉村民宿容易形成比較優勢的點。只有不斷提高廚藝,才能更好地彰顯鄉村食材的新鮮度、鄉村餐飲的地方特色,保障民宿餐飲的安全性。舉辦全市民宿餐飲比賽,既有利于提升民宿廚藝,也能為鄉村特色餐飲打廣告。

鼓勵民宿經營者因地制宜開發特色體驗活動,諸如:農事體驗、牧業體驗、漁業體驗、加工體驗;插花體驗、民俗工藝體驗;藥草采集體驗、昆蟲標本制作體驗;登山體驗、野泳體驗等。

三要保護好鄉村生態。加大美麗鄉村建設力度,優化村容村貌,提升鄉村文明衛生程度,把鄉村建設得更像鄉村,展現鄉韻、鄉風的魅力,“看的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留得住城市居民。

有鑒于此,建議由各市州由農業農村(鄉村振興)局牽頭,發改、文旅、自規、交通等部門積極配合,在各州市選擇一二十個村作為試點示范,探索發展村集體經營的經濟型鄉村民宿,以此作為鄉村振興的著力點和突破口,打造“民宿助推鄉村振興”的湖南樣板,為全省乃至中部地區鄉村振興提供方案。

 

(作者系中共湘潭市委黨校科研部教員)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天天视频黄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66 | 亚洲欧美人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线 | 亚洲国产91l | 天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