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面向未來、回顧過去,值得我們長期留下的最有價值的東西是什么?我的回答是鄉村。鄉村承載著中華文明的記憶,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歷史。在許多人眼中,鄉村在凋零,鄉村是“空心村”。其實“空心村”并不空,空的是我們的心。我們心里只有可置換增值的宅基地、可流轉的土地、要拆的老房子,唯獨沒有我們的祖業、祖訓、族譜、書院等等,它們承載的是千年或百年的村莊歷史記憶,承載的是我們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的答案,承載的是我們共同的鄉愁記憶,承載的是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和信仰之源。
作為一個學者,我認為在鄉村振興和鄉村建設中,知比行更重要,懂得鄉村,才能振興鄉村。近代以來,在追趕西方現代化的過程中,我們讀懂了工業化,讀懂了城市,甚至更加了解西方,但是卻離承載著五千年文明的鄉村越來越遠,和它越來越生疏,越來越讀不懂它。
目前我們對鄉村的認識程度,與黨中央賦予鄉村振興的地位和使命極其不匹配。習近平總書記從大歷史觀提出了“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把鄉村振興的使命上升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
概括起來,鄉村的使命與價值有五個方面:鄉村是新時代的新空間、新載體,這是它的高度;鄉村是中華文明興衰的底線,這是它的深度;鄉村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戰場,這是它的未來;鄉村是文化和智慧的寶庫,這是它的時代價值;鄉村承載著中華文明的記憶和活歷史,這是它的永恒價值。
鄉村是新時代的新空間、新載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戰略,要落實這些新時代戰略,單純依靠城市可能已經無法實現,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給我們留下的是一個“滿”的城市,和一個“空”的鄉村。城市作為中國追趕西方現代化的載體,獲得的成果滿滿,存在的問題也很多。城鎮化造成的“空心化”鄉村,問題很多,但希望也很大。《道德經》講“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滿則虧,空才有用。一個“滿”的城市也是資源用盡、空間用完的地方,而一個“空”的鄉村,恰恰也是充滿希望的、有用的鄉村,一個清零從頭來,成為新時代新動力、新陣地的鄉村。
鄉村是新時代的新空間、新載體,這已經不只是一個理論邏輯上的結論,而是正在發生的事實。生態文明建設成本最低、優勢最大的地方是鄉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在鄉村,邁向新時代需要的中國智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需要到鄉村去尋找。
習近平總書記講:“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如期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后勁也在農村。”習近平總書記心目中的鄉村,就是一個邁向新時代、承載新時代、引領新時代的鄉村。一個“空”的鄉村,卻又是承載著沉甸甸希望與使命的鄉村。
鄉村是中華文明興衰的底線
中華五千年文明根源于鄉村,鄉村是中華文明之根,攜帶著中華文明的基因。自秦始皇統一中國以來,在兩千多年的朝代更替中,戰爭使古代城市遭受了一次又一次毀滅,但中華文明沒有中斷,因為中華文明的種子在鄉村,只要鄉村存在,中華文明就會延續下去。
中國在現代化的道路上,一直走著不同于西方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毛澤東同志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走的不是像西方一樣依靠城市資產階級的革命道路,而是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首先在中國農村大地掀起了波瀾壯闊的改革大潮。以家庭承包經營制為起點的農村改革揭開序幕,從此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歷程。從古至今,無論時代發生了什么變化,鄉村都是中華文明發展的源動力所在。
城市和鄉村就像一棵大樹的不同部分,鄉村是樹根,城市則是枝葉。滋養城市的主要營養來自默默奉獻的鄉村,城市的建設者是來自鄉村的2.9億農民工。所以,對鄉村,我們要滿懷情感和感激。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抗疫英雄榜上,不能沒有農民和農村。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一半人口住在鄉村,但鄉村是感染率最低的地區。一些地區封城的時候,國家為其提供了大量物質資源和服務等保障,而農村不僅實現了自我服務,還承擔了城市糧食、蔬菜和日用品的供給任務。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農村的自足性,使中國應對疫情的成本大大降低。可以說,這是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階段性勝利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們不能忘記鄉村是中國安全的保險閥、化解危機的蓄水池,這種價值越是在遭遇風險和危機的時候就越凸顯。
鄉村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戰場
也許有人認為,鄉村代表過去,未來的鄉村沒有希望。從工業文明的角度來看,鄉村似乎沒有希望,因為鄉村不能夠承載現代化產業。但是,從生態文明建設的角度來看,生態文明建設成本最低、效果最好、資源最豐富的地方在鄉村。習近平總書記的“兩山”理論就源于鄉村,中國未來發展的潛力也在鄉村。鄉村是離天最近、與地最親的地方,是最容易實現綠色生活的地方。分布式、在地化新能源的最大資源在鄉村,未來鄉村可以優先于城市實現清潔能源自給自足。
總之,21世紀中國鄉村的命運是“逢工業文明衰,遇生態文明興”,21世紀中國鄉村的使命是:通過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生態文明建設,推動中國邁向生態文明時代。
鄉村是文化和智慧的寶庫
工業文明最大的貢獻,是利用知識和科技的力量,創造了一個物質極其多樣、極其豐富的世界。但知識和科技可以創造物質,卻創造不了精神。我們今天生活在一個物質與精神失衡的時代。矯正精神缺失的當代“文明病”,需要增加精神供給。這決定了“文化+智慧”是未來人類文明發展的大趨勢,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新時代是文化和智慧的時代。
滿足當代人類的精神消費需求,不是不要物質生產,而是要進行“精神+物質”“文化+科技”“知識+智慧”的新財富生產、新業態創新。文化和智慧的時代,是一個“文化+”的新時代。中國的文化與智慧之根在鄉村,鄉村是文化和智慧的寶庫。創造“文化+”的新時代,最大的潛力在鄉村。“文化+”的時代將是一個市場在城市、空間在全球、源地在鄉村的時代。未來鄉村產業可以實現無限可能:文化+人+生態、文化+科技、文化+手工、文化+設計、文化+傳統工業、文化+科技、文化+生活、文化+歷史+科技+市場……鄉村文化產業給人們帶來憧憬,應該是中國最有成長性的產業。
鄉村承載著中華文明的記憶和活歷史
古老而年輕的中國鄉村,所承載的不是單純的中華文明的記憶,而是活的歷史。十多年來,我行走在鄉村的土地上,發現中華五千年文明不是只寫在教科書上,而是仍以活的生產和生活樣態、活的文化、活的習俗、活的語言和文字,存留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大地上。
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保留著中華游牧遠古文明的活樣態;生活在云貴高原的少數民族,是中華文明童年生活的活化石;今天的苗族仍用著四千年前的人使用的太陽史,苗族服飾的圖案記載著五千年前的天文圖;周代文明的信息仍在中國各地流傳的千年家族、家譜文化中延續著;宋代文化仍被客居他鄉的廣東、福建、浙江等地的客家人恪守著;元明清的歷史散落在山西、陜西等地的古老村落中……這些就是為什么一大批中國文化學者、專家苦苦發聲,不要拆遷鄉村的原因所在,因為拆遷的不是鄉村,是中華文明的活歷史。
鄉村振興的目的不是要我們拯救鄉村,而是要讓鄉村拯救我們。我們應該帶著感恩之心到鄉村去親近我們共同的“母親”,踏上鄉村振興之路也是邁向回家之路,只有這樣才能為我們的未來留下最美好的記憶,而不是痛心的遺憾和找不回的鄉愁。
(作者系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學術委員、中共中央黨校教授,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今日四川 )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