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鎮化速度拐點
根據美國城市地理學家諾賽姆(Ray.M.Northman)提出的“諾賽姆曲線”,中國的城鎮化速度會同美國等新大陸發達國家一樣,在城鎮化率達到60%-80%之間時城鎮化仍然處在 “加速發展階段”。但這種出自“新大陸”國家的城市化規律并不適應典型“舊大陸國家”的我國。新大陸國家主要以外來移民為主,有農莊卻無農村;而舊大陸國家例如中國則是多農村而少農莊,正是由于二者的區別,使得“諾賽姆曲線”對中國城鎮化進程的判斷并不準確。因此,中國第三階段的城鎮化進程的拐點將早于主流經濟學家預測的2025-2030年間,而是已經出現了拐點,在歷經該拐點后,中國的城鎮化速度較之前會顯著下降,區域間城鎮化水平的差異也將進一步拉大。
2.機動化“雙拐點”
圖1中分別顯示了亞洲城市、歐洲城市與北美城市三類城市由于每百人車輛擁有比例不同,使得每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大為不同。當前,不少相關專家預測我國未來每百人車輛擁有比例將會向北美城市看齊,即每百人約擁有80輛車,而實際上根據國際交通協會的資料顯示,亞洲城市每百人車輛擁有比例的峰值只有30輛,即約等于一個家庭一輛車,歐洲國家城市的峰值則是每百人擁有50輛車。造成這一明顯差異的根本在于亞洲、歐洲和北美對于城市緊湊度的相差極大。亞洲城市屬于高緊湊度,而北美城市則是屬于蔓延式,城市布局分散,每平方公里建成區僅有2000人口。這就使得公共交通無法為北美城市居民提供便利的服務,使得他們的家庭幾乎人均需要一輛車。而從實際來看,我國城市的高緊湊度(每平方公里建成區一萬人口)使城市居民僅僅通過公共交通就能滿足大部分的出行需求,因此,在我國一個家庭一輛車的比例已經成為主流。另一方面,如圖2所示,新能源車取代燃油車已經成為各國機動車發展目標的普遍共識,中國也將緊隨其后,勢必會出臺燃油車禁售時間和新能源汽車發展目標。綜合以上兩個方便,我國的機動化“雙拐點”已經形成,這必將為市場和城鄉發展帶來巨變。
3.“城市人口深度老齡化”拐點
人是城鎮化過程中最關鍵的要素,人口結構的變動亦是縣城研究的重要背景之一。如圖3所示,根據聯合國統計數據以及歷次人口普查數據,我國社會人口結構正在邁入老齡化階段,城市人口深度老齡化的拐點已經到來。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我國農民工人口數量增幅與15-64歲人口數量增幅高度相關,并且適齡農民工人口數量已于2013年正式邁入負增長階段。城市人口深度老齡化拐點的到來,不僅意味著我國人力資本價格上升、用工成本提升,而且人口紅利的消失也將越加明顯,而這也將倒逼行業進行產業升級、實現自動化生產。
4.“住房需求”拐點
房地產作為中國國民最主要的資產,在國民經濟和居民消費中發揮著“穩定器”的作用。過去的十多年,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城市化的快速推進,以及房地產的投資和投機屬性充分顯現,促使了我國房地產市場的迅速發展的同時,也使得我國房地產市場經濟處于不平衡的狀態,導致了城市和區域之間房地產市場的惡性擴張,極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整體經濟健康持續的發展,降低房地產的投機屬性,使房地產回歸住房需求已成為經濟健康發展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根據國際貨幣組織研究表明,法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原住民的人均住房面積為35-40平方米,而目前我國人均住房面積已接近這個數值,顯然,“住房需求”的拐點正在逐步形成。
5.“碳排放”拐點
碳達峰可以分為“自然達峰”和“行政干預達峰”,圖4上可看到,絕大多數西方國家早在30年前,有的甚至在50年前就已經碳達峰了。目前已經有54個國家實現了自然達峰,大部分是發達國家,這些國家城鎮化率已經達到了70%以上,同時完成了工業化和人口老年化,從歷史經驗看,只要這“三化”一旦達到,碳排放就能自然達峰。最早實現碳達峰的國家早在1974年已實現。目前,英國已宣布將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英國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差不多是70多年。而我國的目標是在2030年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從碳達峰到碳中和只有短短30年的時間,這不僅要靠正確的行政干預,要靠各級政府畫線路圖,還要靠各行業的企業主體和國民共同參與,才能達成碳中和目標。“雙碳”目標的制定出臺,將加速“碳排放拐點”的到來。
6.“傳統能源和水資源需求”拐點
“雙碳”目標下,對清潔、高效、可再生能源的探索將會加速我國對傳統能源需求拐點的到來。歷史數據表明,在我國快速城鎮化發展進程中,城鎮用水效率得到顯著提升,即使在人口凈增加的城市,用水量也趨于穩定甚至總量有所下降。需要指出的是,突發性的污染以及越來越頻繁的極端氣候正在成為制約城市水資源、清潔能源等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瓶頸。
7.“污染庫茲涅茲曲線”拐點
伴隨著城鎮化的深入,“大氣污染、水污染與噪音污染”三大污染不斷加劇,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城鎮化中期是“三大污染”最為嚴重的時期。在中國的快速城鎮化進程中,大城市的“垃圾圍城”、衛星城的中小產權房盛行等問題頻發,加劇了“三大污染”對城市整體環境的威脅。根據“污染庫茲涅茲曲線”的定義,在工業化的過程中,伴隨著人均GDP的增加,環境污染的程度將呈現上升的趨勢;隨著人均GDP的進一步提高到人均一萬美金之后,環境污染程度會呈現逐年呈現下降的拐點。而實際上,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鎮化拐點的來臨,如圖5所示,全國地級市的空氣質量與水質達標率顯著提升,表明我國已成功推動污染庫茲涅茲曲線拐點的到來。
8.“四線城市和小城鎮人口流失”拐點
我國城鎮化建設的短板在縣城,對比國外發達國家,我國縣城建設還處于現代化水平低、基礎公共服務不完善的階段。李克強總理曾在工作報告中也指出小城鎮中“環境污染、管理不善、人居環境退化、就業不足等問題普遍存在”。歷年人口普查數據從人口流動角度揭示了這個問題——十年間,我國小城鎮居住人口減少了10%,如圖6所示,市轄區范圍內“人戶分離”的趨勢加劇、城市與城市之間的人口流動數量快速增長,省際流動人口基數也隨著高鐵的普及而越來越龐大。小城鎮的衰退和人口流失,不僅會導致大量人口涌入大城市,加劇“大城市病”,也會弱化小城鎮作為“三農”服務總基地的作用,影響農業現代化進程。
基于手機信令大數據的對廈門市人口流動的研究發現:白天工作結束后,大量省內戶籍人口會流向廈門市外地區,省外戶籍人口則沒有這個趨勢,這體現了高鐵網絡不斷延伸帶來的職住分離模式的新變化。
9.“人口向城市群集聚”拐點
當前,我國已提出規劃建設多個城市群,基于長三角、珠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城市群所擁有的完整龐大的產業鏈和企業集群,我國人口也呈現向城市群集聚的拐點。在圖7中,根據六普與七普調查數據所形成的“人口增速四象限圖”也直觀反映了全國各省、直轄市之間人口流動的趨勢差異。其中,在人口強流動背景下,處于第一、第四象限的地區人口增速高于全國平均值,這類城市應抓住發展機遇、吸引更多人口集聚。而處于第二、三象限地區的城市正面臨緊縮型城市的拐點。在這四個象限中的縣城也應有不同的應對策略,以適應形勢的變化。
10.城鎮風貌重歸歷史文脈的拐點
在城鎮化前中期,國內許多大城市已成了國外“后現代建筑師”的試驗場,大批“大、洋、怪”的建筑拔地而起。與之相對的是,在“容積率”利益地驅動下,歷史街區、優秀歷史建筑卻被隨意推平,全國各地城市建設正在趨向“千城一面”,破壞了傳統城市與周邊環境的和諧相處格局。但值得指出的是,根據國際經驗,隨著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鎮化進入中后期,城鎮的歷史文脈資源將在“后工業化”階段成為越來越增值和令人關注的高等資源。當前要關注的是防止粗制濫造的假古董一條街和古代歷史人物巨像等“偽文脈”修復工程的盛行。一定要以“保護為主”為前提,按文化遺產的通則來修復文脈。并且,縣城城鎮化中的“城鄉一體化”和盲目的“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正在毀壞不可再生的鄉村文化和旅游資源。
11.住房回歸居住功能的拐點
城鎮化過程中,城市規劃要與人口流動規律相匹配,警惕政府因為失控的“土地財政”和盲目的政績觀所造就的“空城”“鬼城”“債城”。要通過財產稅、消費稅、空置稅等工具,調節城市居民的投機性購房需求,推動住房真正回歸居住功能。對于任何一個民族,一個社會,如果都是依靠炒房,投機就可以致富并走向繁榮,那么科技創新和勤勞還有什么意義? 不以創新和勤勞為致富、繁榮路徑的民族和社會,可想而知,前景必然是黯淡無光的。
12.擴大城市規模轉向城市安全“拐點”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有一個統計,全世界600多個大城市中,85%以上都是處在一種類型災害的威脅之下。我國實際上有85%的城市處在兩種以上的災害威脅之下。因為中國版圖屬于地震多發區,大多數城市地底都有遠古的斷層,再加上長期以來的城市建設多以“重地上,輕地下”為主,城市緊湊、人口密集等問題就導致了我們城市的生命線非常脆弱。城市人口越多、越密集,越能放大自然災害的效應。當前人口流動趨勢導致了大城市人口空間密度地增大,再加上極端氣候,區域減災防災的難度也會明顯加大。因此城鎮化的下半場需要著重關注“韌性城市”的建設,提高城市的災害防御與應對能力。
(作者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長。來源:《中國鄉村發現》2021年第4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