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的十九大報告就明確提出,城鄉差別不僅在于物質差別,更在于文化落差。以鄉村振興為契機,推動整個鄉村社會的文化振興成為當務之急。黨中央明確要求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提出“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本文認為,在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中,尊重優秀傳統文化是鄉村文化振興的必要前提,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是鄉村文化振興的時代要求,需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探索鄉村文化振興的基本途徑。
關鍵詞:農業農村現代化;鄉村振興;鄉村文化振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明確提出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戰略目標,以有效應對社會主要矛盾變遷后形成城鄉發展不平衡鄉村發展不充分的問題。而城鄉發展不平衡、鄉村發展不充分表現在鄉村文化方面,主要是鄉村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發展不平衡,鄉風文明建設不充分。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城鄉差別不僅在于物質差別,更在于文化落差”。[1]推進鄉村振興就不僅需要物質保障,更需要文化支撐。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強調,“不能光看農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農民精神風貌怎么樣。”[2]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到達了一定程度,必須要求以相應的文化來引領社會發展。因此,鄉村文化振興既是事關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大問題,更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應有之義。
一、問題的提出
鄉村是中國文明發展的根基,“中國的文化、法制、禮俗、工商業等,無不‘從鄉村而來,又為鄉村而設’”[3],在中國漫長的農耕文明時代,整個社會的的“根”在鄉村,“魂”在家鄉。[4]但今天的中國已經不是費孝通筆下的“鄉土中國”了,隨著中國城鎮化進程的加速,鄉土文化發生了巨大的變遷。因此,如何在城市文化浪潮沖擊下盡量避免鄉村文化的衰落,成為了當今學術研究領域關注的現實問題。不少學者關注了鄉村文化的宏觀變遷,尤其是對“遭遇”現代化后出現的文化現象進行剖析。代表性的觀點如徐勇等認為城鎮化是大勢所趨,更不可重返過去那種傳統的鄉土社會,要重新認識農民和農村的價值,從后城鎮化的角度看待鄉村,從而讓農民有歸屬感、幸福感。[5]陳波等從社會關系、風俗習慣、價值觀念三方面考察農村文化的變化特征,提出農村文化變遷要考慮四組重要關系以及這幾大關系之間要如何平衡的問題。[6]陳文勝等認為鄉村價值觀念和意義系統的變化的實質,就是由人身依賴關系為基礎的傳統社會到經濟利益獨立性為基礎的現代社會的轉變,由集體主義到個人主義、倫理本位到個體本位的變遷。[7]趙秀玲等認為鄉村文化振興要把握好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城市文化與鄉村文化、地域文化與世界文化、大眾文化與精英文化的四大關系。[8]
如何應對鄉村文化面臨的“失衡”危機,代表性的觀點如歐陽雪梅等提出繁榮鄉村文化首先要改變“城市=先進、鄉村=落后”的思維定勢,需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豐富符合農民需求的公共文化產品供給,培育挖掘鄉土文化人才等。[9]吳理財等從文化治理的視角,認為鄉村文化具有文化本身功能之外的政治、經濟、社會等多重價值和功能,從而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下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鄉村農耕文化傳承體系、鄉村現代文化產業體系、鄉村現代文化治理體系等鄉村文化發展體系的建構。[10]朱啟臻等認為振興鄉村文化應當采取“培土”的方式,而不能簡單地“移栽”,因為鄉村文化的創作主體是農民,而鄉村環境是鄉村文化的生長空間,如果離開主體和環境就是再多的資本也無法維持其真正的生命。[11]還有通過鄉村經典案例剖析以探討了鄉村文化振興的微觀具體路徑的研究,如王寧等通過對浙江農村文化禮堂的實踐,來探討鄉村文化建設的發展進路。[12]魯可榮等以浙江三個傳統村落為調查樣本,對村落公共空間變遷過程及其對鄉村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影響進行了分析,認為如果要更好地促進鄉村文化的傳承,為村落可持續發展提供內在的精神動力,就必須實現多元主體的文化自覺及協同參與,重構村落公共空間。[13]
綜上所述,現有的研究基本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聚焦鄉村文化振興所面臨的挑戰及其應對之策,為鄉村文化研究的進一步展開奠定了的良好的基礎。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的制度框架和價值目標下的鄉村文化研究還不很充分,宏觀與微觀層面的研究內容銜接不夠緊密。因此,亟需圍繞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第二個一百年實現全面現代化的新發展目標對鄉村文化振興的時代要求,探討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中的鄉村文化振興之路。
二、尊重優秀傳統文化,鄉村文化振興的必要前提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鄉村文明是中華民族文明史的主體,耕讀文明是我們的軟實力。[14]605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1]這就不僅強調了要增強文化自信,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且科學回答了鄉村文化發展中“傳承什么”與“誰來傳承、“怎么傳承”等重大問題。孔子認為,“禮失而求諸野”,意思是在廟堂之上、市井之中很多傳統的禮節、道德、文化都被普遍丟失了,反而在鄉下還能找到。也就是說,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根在鄉村,鄉村對傳統文化道德的保存和守護要強于城市。[15]199
而在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 鄉村社會的農耕文明首當其沖受到城市文明的強勢沖擊,在占有主導地位的現代化價值觀念中日益邊緣化。不難判斷,鄉土文化的衰落是最為根本性的變化,是中國城鎮化進程中最為深刻的社會變遷[16]106。隨著“空心村”現象不斷增多,傳統文化的傳承與保護面臨著巨大挑戰。令人憂慮的是,鄉村不少歷史上流傳悠久的民歌逐漸失承,傳統節日習俗逐漸消亡,而一些地方政府“重經濟、輕文化”的鄉村發展思路,更使得文化發展遭受冷落而流于形式。因為文化建設既虛又實,虛是指文化建設不像經濟建設那樣可以立竿見影,是一項長期工程,需要幾代人的持續努力;實是指文化雖然看似無形,但實際上可以發揮凝聚人心、塑造鄉村共同體的強大功能。[17]長期以來,鄉村發展中大多更注重經濟建設,而忽視文化建設,有些地方即使重視文化建設也只是在乎文化遺存和文物開發的眼前利益,沒有長遠的文化發展戰略規劃。
中國是一個民族眾多、幅員遼闊的國家,所謂“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就是人文環境不同,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就各有不同,鄉村文化因而具有鮮明的不同地域多元性和差異性特征,同時,鄉村社會發展的滯后使鄉村文化問題更加復雜。習近平總書記對此特別強調:“要推動鄉村振興健康有序進行,規劃先行、精準施策、分類推進,科學把握各地差異和特點,注重地域特色,體現鄉土風情,特別要保護好傳統村落、民族村寨、傳統建筑,不搞一刀切,不搞統一模式,不搞層層加碼,杜絕‘形象工程’。”[18]作為文化建設,不可能用幾年時間“大躍進”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漸進。因此,鄉風文明建設重在引導使之成為農民的自覺行動,而不能簡單粗暴地用行政手段過度干預。
馬克思認為:“人們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而是在自己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繼承下來的條件下創造。”[19]鄉村民俗習慣是構成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其中生祭婚喪節慶是農民作為普通老百姓在社會生活中的頭等大事,不僅關乎農民一個家庭甚至一個家族的榮譽、面子,更是傳承數千年的傳統文化和鄉村社會的精神家園。調研發現,一些地方在移風易俗的名義下不加區分地進行硬核規定,不僅一刀切地規定婚喪酒席的具體桌數,甚至還一刀切地規定只能吃幾道菜以及哪幾個菜等,引起了農民群眾的普遍反感和排斥。
因此,要高度警惕把傳統風俗習慣簡單地視為陳規陋習或是封建迷信,不分青紅皂白地移風易俗,應遵循“和而不同”的價值規范,以尊重傳統文化為前提,充分發揮鄉村社會組織如紅白喜事理事會等機構的自治勸導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就對此強調,“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隔斷了精神命脈。”[20]城鄉只有地域與生活方式之別,但絕無高低優劣之分,執意以工業和城市文化為取向,在移風易俗的名義下去改造甚至取代傳統的鄉村文化,在認識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可能是災難性的,對農民那些世世代代傳承的民俗習慣需要有最起碼的敬畏之心。[15]200
三、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鄉村文化振興的時代要求
改革開放以來,工業化、城鎮化推動農民收入結構的不斷變革,引發農民由農業向非農職業的不斷分化,導致鄉村農民結構的不斷變革,從而加快鄉村社會人口結構、家庭結構、人際結構的農業文明社會結構,向工業文明社會結構跨越的根本性變遷。[21]一方面,植根于傳統鄉村社會生產、生活和交往方式的“鄉土倫理”逐漸退場,而另一方面,基于現代社會的鄉村文化圖景卻沒有完全形成,鄉村社會價值追求多樣化與無序化并存,這無疑與中國工業化、城鎮化推進城市文明與鄉土文化互動帶來的陣痛直接相關聯。因此,如何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探索推進鄉土文化與現代文明進行有機對接的鄉村文化振興之路,以破解鄉村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發展不平衡、鄉風文明建設不充分的矛盾,成為中國全面現代化進程中推進鄉村振興的時代要求。
中國鄉村的傳統文化伴隨著農耕文明的不斷進步而演進,蘊含著社會文明演進中不斷沉淀的最樸素文化和鄉風民俗,成為中華民族的歷史延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從中國特色的農事節氣,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態倫理;從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奪天工的農業景觀;從鄉土氣息的節慶活動,到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從耕讀傳家、父慈子孝的祖傳家訓,到鄰里守望、誠信重禮的鄉風民俗等,都是中華文化的鮮明標簽,都承載著華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碼,彰顯著中華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22]因此,鄉土文化作為鄉村社會特有的社會習慣和行為規范,體現著中國儒家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學觀,仍然具有不因社會變遷而隔斷的時代價值。
推進鄉村文化振興,也必須從傳統文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任何社會文明的發展都會賦予時代特點而不斷演進,既要尊重傳統鄉土社會中符合時宜的元素,又要剔除其不符時宜的成分,在對接時代中實現優秀傳統與現代理念的有機融合,激活鄉土傳統文化的精華。也就是說,“在保持鄉村特質的基礎上,將現代性因素融入到鄉村文化之中,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找到新的生長點,實現其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型。以重塑的方式留住農耕文明,留住與農業生產生活相關的文化記憶和文化情感。”[23]鄉村文化振興需要與建立在理性、民主制度基礎上的現代文明互動,加入新的時代元素實現有機融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正如費孝通所說,要“切實把中國文化里面好的東西提煉出來,應用到現實中去,在和西方世界保持接觸、進行交流的過程中,把我們文化中好的東西講清楚,使其變成世界性的東西,首先是本土化,然后是全球化。”[24]也就是說,沒有傳承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的鄉村文化發展,也就不知道要去振興什么文化了。
黨的十九大把鄉風文明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五大要求之一,隨即在同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首次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要求“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 [25]2018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進一步明確提出了鄉村文化振興的理念,強調要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繁榮興盛鄉村文化。[26]因此,鄉村文化振興就成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的制度要求和價值目標。一方面,既要尊重傳統的風俗習慣與鄉規民約,傳承鄉村傳統文明,繼承優秀鄉土文化,留住傳統鄉村文化中的“鄉愁”。另一方面,又要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的制度框架和價值目標,不斷融入現代文明,形成良好的現代法治觀念作為現代鄉村文化的內核,構建新的鄉村社會共同體,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與中國全面現代化的實現。
四、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探索鄉村文化振興的基本途徑
在鄉村社會生活中,文化具有其他社會要素無法取代的作用,可以凝聚、整合、同化、規范社會群體的行為和心理。[27]188在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進程中,發展鄉村文化可以給農民帶來最直接的精神生活福利,如果沒有鄉村文化的振興就失去鄉村之魂,沒有鄉愁的鄉村就難以成為農民心靈的歸屬,也難以構建高品質生活的農業農村現代化新發展格局。因此,必須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從突出農民主體地位、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緊密結合、把制度建設作為凈化鄉村社會風氣的治本之策等方面,探索鄉村文化振興的基本途徑,從而賦能鄉村振興,不斷提升廣大農民的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形成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一)突出鄉村文化發展的農民主體地位
農民作為鄉村文化振興的承載者、受益者、衡量者,就必然要求以農民主體地位的立場、站在屬于農民的鄉村,去聆聽農民自己需要什么樣的鄉村文化生活。在“鄉村文化振興什么”與“鄉村文化誰來振興”、“鄉村文化怎么振興”的問題上,關鍵是如何把“以人民為中心”這一最具基礎性、廣泛性的新發展理念,落實到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堅持農民主體地位的黨中央要求上來,才能激發農民的主體積極性成為鄉村文化振興的內生動力,去創造真正屬于農民自己的精神家園,讓農民成為鄉村文化振興的真正主體。[28]
由于中國長期存在的城鄉二元結構,導致城鄉之間發展差距很大,使農民未能作為“平等主體”的社會成員對待,必然嚴重影響到鄉村社會價值觀念。農民雖然物質消費能力沒有跟上城市居民的水平,但一樣承受著“消費主義理念的廣告狂轟濫炸”,[26]14-15就不僅僅只是經濟收入方面的困境。由于鄉村文化生活被城市文化生活所主導,鄉村傳統的價值觀念被城市文明的工商文明所顛覆,農民的生活價值意義不斷淪陷,精神層面的困境尤為突出。而對鄉村文化的不自信,也就必然導致對民族傳統文化的不自信。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29]振興鄉村文化事關民族文化的自信,而只有發動農民廣泛參與,增強鄉村文化主體的認同感,才能讓鄉村優秀的傳統文化“活起來”、“活下去”,鄉村的文化發展才能不斷層。[30]
走鄉村文化振興之路就必須與農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將人民至上理念貫穿始終,也就必須堅持農民的主體地位和以人民為中心,給農民以充分的話語權、自主權,實現鄉村文化是由農民所創造又為農民所需要,讓農民群眾真正成為鄉村文化振興的創造者、參與者、受益者,才能讓積淀深厚的鄉村文化激發活力,真正留住一方鄉愁,成為鄉村文化振興的源頭活水。因此,在鄉村文化振興中,基層政府只可提供指導性意見,關鍵是要突出農民的主體地位,讓農民唱主角,全方位鼓勵農民大膽實踐創造,增強農民的文化主體意識,發揮農民的主觀能動性,讓農民真正自信起來。有尊嚴的農民才有可能建立一個幸福與富強的鄉村,才有可能真正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才有可能建立幸福與富強的中國鄉村。
新發展理念不僅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發展觀上的集中體現和反映,而且決定了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路徑選擇,為鄉村文化振興提供了基本的價值遵循。鄉風文明是以文化為核心的鄉村精神家園建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的制度框架和價值目標下,是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進行的精神文明建設。而如何讓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鄉村文化振興相結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要注意把我們所提倡的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成為百姓日用而不覺的行為準則。[31]也就是說,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邏輯,轉化為鄉村文化振興中的行動邏輯,做到知行合一。
核心價值觀的傳播應該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一個綜合完備的體系,而不是簡單的幾張標牌、幾句廣播宣傳語可以做到的。現在往往一談到鄉村文化建設,有些地方就是建設一批文化小廣場、小長廊等,在其中植入的主要內容大多是脫離現實生活的宣傳標語。毫無疑問,這些標識、標語確實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宣傳效果,讓大街小巷的農民都能看到,但實際上這種表面上的文化建設很難對鄉村社會生活產生較深層次的實際影響。
要讓核心價值觀的理念自然而然地融入農民日常的生產生活,不是被迫學習,而是主動靠近;要轉變核心價值觀在鄉村的傳播途徑與方法,在充分了解把握農民的心理、行為習慣、思維模式、現有價值觀念的基礎上,采取適合鄉村特點的各種有效形式,激發農村傳統文化活力,不斷豐富公共文化產品供給;發動農民積極參與“文明村”、“文明戶”等文明創建活動,樹正壓邪,形成風清氣正、向善向上的輿論導向,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體系與行動體系結合起來,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和全程監督,敢于與歪風邪氣進行不妥協的斗爭,讓不良風氣失去根基,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主題在鄉村文明創建與評議的小活動中落地生根。[32]
持續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既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時代要求,也是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的必然要求。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的制度框架和價值目標下,堅持高效能治理的新發展理念,按照構建農業農村現代化新發展格局的戰略目標,鄉村社會的現代秩序無疑以法治秩序為根本要求,以正式制度的法律作為規范鄉村所有主體行為的準繩,用現代的法治文明來整合與規范鄉村的制度體系,從而形成利益共享的現代鄉村制度文化和治理結構。也只有通過現代的法治文明才能從根本上引領和保障鄉村振興的價值目標在鄉村社會的實現,從而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的制度文化在鄉村社會的建立和維護。
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中指出,“鄉土社會是禮治社會”,禮治并不是靠一個國家的正式權力來推行,[33]維持禮治秩序主要依賴于鄉土社會中非正式制度的文化整合力量。而隨著現代化的快速推進,處于市場經濟浪潮之中的鄉村,每個人面對的已經是一個商品社會,禮治秩序再也無法應對“一個被陌生人統治的世界”,只有正式制度的約束力才能保障鄉村社會公共秩序的存在,就意味著所有的鄉村社會活動都生存在正式制度的現代秩序之下。
因此,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進程中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必須把鄉風文明納入制度建設軌道,通過制度建設來規范和保障鄉風文明建設,使以規立德成為凈化鄉村社會風氣的治本之策。不僅要使敬畏法律、信仰法律、尊重司法成為鄉村社會文化價值觀念的基本取向;而且要在遵循和整合鄉村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強化村規民約對鄉村的文化引領和價值認同,使鄉村社會不文明行為得到有效約束,讓鄉村好習俗、好習慣、好風尚的文明鄉風和良好家風蔚然成風,推動鄉村社會自我教化,形成良好的村風民俗。[34]
五、結 語
使中華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傳承五千年而獨不斷的,正是由于中國幾千年來通過鄉村民俗習慣把血緣密碼與宗族、民族、國家的歸屬感連在一起,從而形成祖源認同與民族認同合為一體的家國情懷,為中華民族共同心理歸屬與命運共同體的鞏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更需要用大歷史觀來審視中國鄉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問題,只有深刻地理解中華民族的根在鄉村,才能更好地在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中把握鄉村文化振興的目標與方向。
站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歷史拐點,一方面是大國小農由農業中國向工業中國的現代轉型、鄉村中國向城鎮中國的現代轉型,一方面是由全面小康社會向全面現代化的銜接與轉型、由脫貧攻堅向鄉村振興的銜接與轉型,這構成了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中鄉村文化振興的多重語境。那么,推進鄉村文化振興,不僅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的制度框架和價值目標來發揮對鄉村文化的引領作用,讓現代文明融入到鄉村的日常生活,而且要包容鄉土文化的區域差異性和發展多元性,從而順應鄉村文化的演進規律,傳承鄉土地方本色,彰顯中國民族風格。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1).
[2] 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12月12日至13日在江蘇徐州市考察時的講話,引自:鄭晉鳴.冬日暖流 一路春風——踏著總書記徐州考察線路采訪記[N] .光明日報,2017-12-15(2).
[3] 梁漱溟.鄉村建設理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10.
[4] 徐勇.鄉村文化振興與文化供給側改革[J].東南學術,2018(5).
[5] 徐勇.“根”與“飄”:城鄉中國的失衡與均衡[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6,69(4).
[6] 陳波.二十年來中國農村文化變遷:表征、影響與思考—來自全25省(市、區)118 村的調查[J].中國軟科學,2015(8).
[7] 陳文勝.城鎮化進程中鄉村文化觀念的變遷[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43 (4).
[8] 趙秀玲.鄉村振興中的文化發展向度[J].東吳學術,2018(2).
[9] 歐陽雪梅.振興鄉村文化面臨的挑戰及實踐路徑[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8(5).
[10] 吳理財,解勝利.文化治理視角下的鄉村文化振興:價值耦合與體系建構[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
[11] 高瑞琴,朱啟臻.何以為根:鄉村文化的價值意蘊與振興路徑——基于《把根留住》一書的思考[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6(3).
[12] 王寧.鄉村振興戰略下鄉村文化建設的現狀及發展進路——基于浙江農村文化禮堂的實踐探索[J].湖北社會科學,2018(9).
[13] 魯可榮,程川.傳統村落公共空間變遷與鄉村文化傳承——以浙江三村為例[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8(06).
[14]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
[15] 陳文勝.大國村莊的進路[M].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
[16] 陳文勝.論中國鄉村變遷[M].社會科學文選出版社,2021:106
[17] 李珺.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傳承提升鄉村文化[J].農村工作通訊,2021(1).
[18] 習近平.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3-9(1).
[19]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69.
[20]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13.
[21] 陳文勝.城鎮化進程中鄉村社會結構的變遷[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20(2):57-62.
[22]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習近平關于“三農”工作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124.
[23] 呂賓.鄉村振興視域下鄉村文化重塑的必要性、困境與路徑[J].求實,2019(2).
[24] 費孝通.費孝通九十新語[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5:207-208.
[25] 董峻、王立彬.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 習近平作重要講話[N].人民日報,2017-12-30(1)
[26] 習近平.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3-9(1).
[27] 黃平.鄉土中國與文化自覺[M].北京:三聯出版社,2007.
[28] 陳文勝.農民在鄉村振興中的主體地位何以實現[J].中國鄉村發現,2018 (5).
[29] 習近平.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J].求是,2019(12)
[30] 高瑞琴,朱啟臻.何以為根:鄉村文化的價值意蘊與振興路徑[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6).
[31]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144-145.
[32] 陳文勝.以“三治”完善鄉村治理[N].人民日報,2018-3-2(5).
[33] 費孝通.鄉土中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58-65.
[34] 陳文勝.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J].求是,2018(6).
(作者簡介:陳文勝,湖南衡陽人,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鄉村發展。李珺,湖南岳陽人,湖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鄉村文化。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江淮論壇》2021年第4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