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近日印發的《“十四五”全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規劃》指出,我國“十三五”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突破60%,農作物良種覆蓋率穩定在96%以上,支撐保障糧食產量連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種業技術是農業科技中最重要的技術,對推動我國農業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同時也應看到,當前農業發達國家已進入以“生物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信息技術”為特征的智慧育種4.0時代。在去年3月召開的中國種子大會上,與會院士專家認為,中國生物育種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有一個時代的差距,在現代生物育種科技革命正在進行的當下,中國需加快創新步伐,實現種業跨越式發展。做大做強種業、趕超國際種業巨頭,必然要求我們在有限的資源下,激活分散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種業創新資源,打通從0到1、從1到10、從10到100的技術供應鏈。
選擇優勢品類開展種業科技創新
現階段種業科技創新亟須突破一些底層關鍵性技術。我省種業創新投入有限,要成為全國種業創新的主力軍和排頭兵,應注重將資源聚焦到優勢品類上,努力提高攻克技術難題的成功率。
選擇有研究基礎的優勢品類。把資源集中到具有良好研究基礎、有相應研究平臺和基礎設施且有戰略意義的品類上開展種業創新。
選擇有領軍人才的優勢品類。我省在水稻、油菜、生豬、辣椒、淡水魚等領域都有院士領銜的團隊進行長期跟蹤研究,在國內具有一定比較優勢。選擇有領軍人才的優勢品類開展種業創新研究,有利于調動省內乃至全國的相關創新資源。
選擇有產業基礎的優勢品類。優勢品類的技術攻關最終應落到產業化效果上,因此在優勢品類選擇上,還要考慮我省相應的產業基礎。政府應積極扶持這些產業的企業做強做大,通過市場的拉力和反饋來推進上游的技術研究,從而保證研究成果的有用性和可靠性。
明確各類組織在供應鏈中的定位
種業技術研究具有周期長、不確定性高等特點。為規避風險、激發種業創新潛力,需明確各組織在種業技術供應鏈中的定位,形成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合力推進種業創新的格局。
高校、科研院所應專注于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高校、科研院所的經費主要源于政府撥款和項目支持,因此應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上持續探索,重點攻克種業領域底層技術難題。其獲利方式應主要是向下游轉化科技成果,而不是形成產品直接面向市場銷售。
種業企業應專注于市場開發與產業化。種業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對市場需求有敏銳的洞察力,除了自身圍繞市場需求開展品種改良之外,還應將市場需求涉及的底層技術需求及時反饋給高校、科研院所,以引導高校、科研院所面向產業需求開展研發。同時應積極轉化高校、科研院所的高品質成果,推動技術供應鏈上下游之間的良性互動。
優化重構種業技術創新組織模式
種業技術供應鏈是從種業產業發展的角度對技術創新組織方式進行重構。當前,我省正在組建岳麓山實驗室,建議在此基礎上組建種業創新聯合體,并形成岳麓山實驗室、種業創新聯合體、種業企業協同攻關模式,以打通種業技術供應鏈。
組建種業創新聯合體。建議由種業細分領域企業牽頭組建相應領域的種業創新聯合體。各領域種業創新聯合體由企業經營者出任法人,技術人員50%以上來自各成員公司。種業創新聯合體為非營利性組織,其研發投入由組建企業分攤,政府對攻克相關卡脖子技術給予一定額度的支持。在研究內容上,主要開展各成員公司都感興趣的共性技術研究。
形成技術鏈上下游協同攻關模式。建議由岳麓山實驗室承擔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各領域種業創新聯合體承擔應用研究,種業企業承擔產業化研究。種業創新聯合體在開展共性技術研究時,涉及應用基礎研究的,可委托岳麓山實驗室開展研究。岳麓山實驗室亦可委托種業創新聯合體對基礎研究后續的應用研究開展研究。應通過建立協同攻關模式,打通從種業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直到產業化之間的技術供應鏈,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
(作者羅建系湖南農業大學商學院副教授,湖南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史敏系湖南農業大學商學院教授,湖南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湖南日報》2022年1月6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