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朱道林:耕地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

[ 作者:朱道林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2-04-07 錄入:王惠敏 ]

摘要:我國堅持采取世界上最嚴格的措施保護耕地,但是保護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資源稟賦不足、經濟機制缺失、管控措施武斷等問題。耕地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以保護足夠數量和質量的耕地資源為基礎,以體制機制創新為手段,以科技創新為支撐,全面調動各方面保護耕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必須綜合施策方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關鍵詞:耕地保護;經濟機制;非糧化;體制創新;科技創新

根據第三次國土資源調查數據,全國耕地面積12786.19萬公頃(191792.79萬畝),與10年前的第二次調查結果相比共減少了1.13億畝,年均減少1128萬畝。同時,受市場及利益驅使,現有耕地非糧化種植非常普遍,如何保障耕地用于糧食生產是當前面臨的新難題。

我國始終堅持采取世界上最嚴格的措施保護耕地,然而保護效果依然不夠理想,這其中既有耕地資源稟賦不足的問題,包括后備資源不足,區域資源稟賦存在較大差異,且土、水、熱資源分布不一致等;更有經濟機制問題,在現代市場經濟體系下,土地作為生產要素,其必然受到經濟利益的驅使,土地資源往往向高利益、高產出行業流動,而農業,尤其是糧食生產恰恰是比較利益較低的行業,缺乏市場誘導機制。同時,政府保護耕地的管控措施也存在過于武斷的問題,缺乏有效性。而且,“地方政府”在追求快速發展經濟的導向下,缺乏保護耕地的積極性。

因此,切實做好耕地保護工作,這是一項系統工程。一是必須以保護住足夠數量和質量的耕地資源為基礎。耕地作為主要依賴良好的自然條件生產農作物的用地類型,自然條件的優劣狀況永遠是最重要的。地球陸地面積約1.48億平方公里,僅有約有3100萬平方公里是可耕地,我國擁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而耕地面積只有不到130萬平方公里,可見耕地資源非常有限。因此必須高度重視保護足夠的宜耕土地資源用于農業生產,這是前提和基礎。二是必須以體制機制創新為手段。在現代經濟社會,耕地保護及其利用過程也是一個經濟過程,必須考慮保護耕地及利用耕地過程的經濟機制問題。比如既要保護足夠數量的耕地,又要防止耕地“非糧化”,完全依靠政府強行管制和完全依靠市場(經濟機制)都是不行的,必須系統考慮,雙管齊下,方能既治標又治本。尤其是在現代市場經濟體系下,任何政策如果不遵循經濟規律往往也是難以奏效的。要讓農民愿意保護耕地,生產者愿意種糧,乃至如何促使地方政府積極推動“真”保耕地,利益機制永遠是不能回避的,但是政策和制度改革如何引導和調整經濟機制,這就需要體制和機制創新。三是必須以科技創新為支撐。在耕地資源總量及資源稟賦條件難以改變的前提下,如何利用現代技術手段、通過科技創新破解耕地資源稟賦不足、資源要素短板等問題是必然的選擇。比如利用現代工程技術建設水利工程,解決缺水區域的土地利用問題;通過工程技術措施進行陡坡耕地、未利用地的改造,使其達到可耕種的條件;乃至通過科技創新,實施立體種植、工廠化種植等,提高耕地利用率和產出率。因此,在耕地資源有限的背景下,通過科技創新破解技術難題將是未來的重點方向。四是必須全面調動各方面保護耕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耕地保護涉及地方政府、農民、農業生產者(包括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對地方政府如何解決發展與保護耕地的兩難選擇,對農戶和農業生產者如何解決保護耕地、農業生產,尤其是糧食生產的利益問題,都是不能回避的難題。只有在體制機制創新的基礎上,將經濟機制融入政策體系中,提高各利益主體保護耕地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作者系中國農業大學土地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副院長,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業綜合開發》2022年第3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视频 | 日本高新在线亚洲视频看看 | 一级一区二区在免费线观看 | 在线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 | 亚洲一区二区国产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