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樊勝根等:構筑可持續農食系統夯實新時期糧食安全

[ 作者:孟婷?馮曉龍?樊勝根?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2-04-08 錄入:易永喆 ]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是在建黨百年之際召開的一次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會議。會議全面總結了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激勵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意氣風發地踏上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站在兩個百年交匯的重要歷史時刻,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有助于我們更加堅定地踐行初心使命,從而在新時代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貫徹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需進一步推動農業與食物系統的可持續轉型,夯實新時期糧食安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新時期農食系統面臨的風險與挑戰

農業與食物系統(簡稱農食系統)是實現國民營養、糧食安全、環境生態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農食系統涵蓋了農業(包括畜牧業)、林業、漁業和食品工業領域的食品生產、儲藏、運輸、加工、銷售、消費和處置(損失或浪費)所有環節,同時關聯了更廣泛的經濟、社會和自然環境??沙掷m的食物系統應確保食物安全和營養充足,并以環境可持續的方式實現這一目標,同時系統也應更有韌性和包容性,支持數萬人的生計保障。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糧食安全保障成績斐然,居民膳食質量極大改善,但是當前的農食系統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沖擊與挑戰。

資源環境方面,水土資源和生態系統退化、極端氣候和自然災害頻發、氣候變化應對與碳減排壓力巨大。目前全球有25%以上的土地遭受侵蝕、鹽堿化等過程,地力退化嚴重,對糧食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在水資源利用方面,在過去50年農業對水資源的需求大增,導致農業生產受到極大約束。資源環境退化和極端天氣發生對我國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已經逐漸顯現,水稻生長期的持續高溫,小麥和玉米主產區的洪澇災害,以及暴雨、水土流失、病蟲害等,致使我國農業生產的脆弱性增加以及面臨的風險加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12%~22%的耕地受自然資源退化及氣候變化的影響,導致相關區域小麥、玉米和大豆三大主糧單產分別減少1.27%、1.73%和0.41%。我國每年因資源環境退化和氣象災害而損失的糧食產量超過500億公斤,其中因旱災而損失的部分占比達六成。如不采取任何適應性方案,到2030年我國食物生產能力將因氣候變化的影響下降5%~10%。

營養健康方面,國民膳食營養需求升級、膳食結構快速變化、微量元素缺乏與營養不均衡問題加劇。2021年我國已基本消除饑餓,對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健康貢獻巨大,但是當前以數量安全為主要導向的農食系統,無法滿足我國國民膳食結構變化與營養需求升級的要求,微量營養素攝入不足和過度肥胖同時存在。數據顯示我國有超過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激增。過去幾十年,我國居民食用油、食用鹽、動物性食物攝入量遠高于推薦值,但水果、蔬菜、豆制品、奶類攝入不足,居民膳食結構已經嚴重偏離營養健康目標。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居民的食物消費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動物性食物如紅肉、禽肉、奶類和蛋類的消費穩步增長,導致了我國居民食物消費結構逐漸“西化”,也帶來了一系列營養健康和環境的挑戰。不合理的膳食在加重國民營養健康負擔的同時,也使得環境壓力驟增。研究表明,如果膳食結構隨收入變化(即趨向于更多動物蛋白),那么作物和畜牧生產所產生的與膳食相關溫室氣體排放量會在2009年至2050年間陡增。

夯實新時期糧食安全,需綜合考慮健康中國、生態文明等國家重大戰略決策,糧食安全戰略應逐漸發展到以營養為導向,即“吃什么生產什么”,也就是以需求定供給。因此,應該進一步深化糧食安全的含義,將農食系統、資源環境和營養健康聯系起來,考慮在最大資源環境約束下,實現既提高農業生產力又保障居民營養健康的雙重目標。新時期農食系統關注的重點從單純的糧食數量問題,轉變為推動以營養健康為導向、以糧食安全為基石、以資源環境與生態承載力為約束的農食系統可持續發展。

推動農食系統可持續轉型,夯實新時期糧食安全

推動農食系統向高質高效轉型。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夯實糧食生產能力基礎,統籌國內國外兩個市場,保障糧、棉、油、糖、肉、奶、果蔬等重要農產品供給安全。完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加強農業機械研發應用,加強農業良種技術攻關,創新農技推廣服務方式,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農業龍頭企業,系統提高農業供給效率。發展縣域經濟,推進三產融合,延長農業產業鏈條,發展優勢特色的現代鄉村富民產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提升農業產業效益。

推動農食系統向營養健康轉型。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和口糧絕對安全的同時,也要重視肉奶糖油等重要農副產品的供給安全。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農業生產布局,推進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協調,優化種植業結構,大力發展現代畜牧業,促進水產生態健康養殖,滿足人民日益多元化需求。調整食物供給結構,鼓勵和支持健康、環保食物產業鏈的發展。強化全過程農產品質量安全管控,加強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管理,提升農產品的質量和營養。通過改進技術,降低生產成本和價格,提高城鄉居民對高營養食物的可及性。

推動農食系統向綠色低碳轉型。推進農業綠色轉型,加強產地環境保護治理,發展節水農業和旱作農業,深入實施農藥化肥減量行動,治理農膜污染,提升農膜回收利用率,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和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完善綠色農業標準體系,以市場和品牌拉動農業生產方式升級。減少全環節食物損失與浪費,避免對水土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污染破壞,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保護生態多樣性。為顛覆性、集成性綜合技術創新創造環境,加強低碳綠色循環技術的發展和推廣應用。

推動農食系統向更有韌性轉型。加強動物防疫和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加強農業農村灌溉、排水等基礎設施投資,強化農業氣象服務。完善對農業自然災害和重大突發事件的預警、防范、評估與應對體系,提升多維應急管理體系。完善農業災害保險和再保險體系,加大智慧農業領域的研發與科技服務,進一步增強系統穩定性。積極參與全球糧農治理,提高農業貿易開放與糧食安全互信,加強農食系統防災減災和應對突發事件的全球和地區合作能力。

推動農食系統向包容普惠轉型。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加快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體系,創新信息技術與電商平臺合作,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增加農村教育、醫療、養老、文化等服務供給,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健全社會保障政策體系,切實保障小農戶、農民工、婦女等群體的權益。


作者樊勝根系中國農業大學全球食物經濟與政策研究院院長;孟婷國農業大學講師;馮曉龍國農業大學講師;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村工作通訊》2021年第24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免费不卡一区 | 日本中文字幕亚洲乱码 | 久久这里国产综合精品 | 亚洲AⅤ鲁丝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Av在线 | 日本三级2019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