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湘評論》2022年10期
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提出,要樹立大食物觀,從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發,掌握人民群眾食物結構變化趨勢,在確保糧食供給的同時,保障肉類、蔬菜、水果、水產品等各類食物有效供給。“大食物觀”為湖南在農業高質量發展上走出一條新路提供了根本遵循,為“做優一桌湖南飯”指明了方向。
一、湖南的獨特優勢
湖南地理地貌是“七山二水一分田”,全省人均只有七、八分地,尤其是山區人均只有三、四分地,長期以來形成了農業生產與飲食多元結構的歷史傳統,呈現農業發展區域差異性與發展路徑多元性的雙重特征。
1.多特色產品的地理優勢。湖南地理成分多樣、區系成分復雜,自然資源豐富,既有生態優良的湘西大山區與地形復雜的湘中湘南丘陵、盆地,也有湘北的大江、大湖洞庭湖平原地區,屬于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地帶,光、熱、水資源優越,四季分明且形成不同地域的小氣候,不僅具有生產優良獨特農產品的天然條件,而且具有發展山地農業、林下農業、水域農業等多種農業形態的天然條件,具備了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大食物觀”做優“一桌湖南飯”得天獨厚的地理資源優勢。
2.多品種繁育的農業科技優勢。習近平總書記在提出“樹立大食物觀”時強調,“根本出路在科技”。在農業科技上,湖南擁有水稻院士、魚院士、油菜院士、養豬院士、辣椒院士、茶院士、果樹院士等8名院士,在多個領域居世界或國內領先地位;擁有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淡水魚類發育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省級農業創新平臺39家,特別是以岳麓山種業國家實驗室為核心的現代種業高地,正進一步提升湖南農業科技優勢,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大食物觀”做優“一桌湖南飯”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3.多業態融合的湘菜品牌優勢。湖南獨特地理環境及氣候、文化因素造就了與眾不同的地域飲食特色,使湘菜成為有著上千年歷史淵源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湖南飯”已擁有4000多種菜肴,300多道名菜,成為了餐飲、旅游、文化等多業態融合的支柱產業。隨著湘菜在國內外的品牌影響力不斷攀升,湘菜對提高農民收入、實現農業高質高效具有火車頭的引領作用,為落實總書記“大食物觀”做優“一桌湖南飯”發揮著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整合作用。
4.多元化結構的農業生產優勢。湖南地理環境復雜,由于不同區域的不同自然選擇以及與自然規律、市場選擇相適應的不同技術手段,使不同地域具有不同類別的農產品,同一品種在不同的地域就具有不同的品質,形成了長株潭都市農業區、環洞庭湖農業區、湘中南丘崗農業區、大湘西山地生態農業區等各具特色的多元結構與區域分工,是涵蓋了山水林田湖的糧、油、茶、酒、煙、菜、菌、果、藥、畜禽、水產等多樣性的“立體式”農產品結構,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大食物觀”做優“一桌湖南飯”提供了獨一無二的生產優勢。
二、面臨的現實問題
盡管湖南落實“大食物觀”有諸多優勢,但結構性矛盾成為湖南農業發展的突出問題,也是影響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瓶頸。
1.農業生產的區域分工不明確。農產品具有鮮明的地域性,不同地域的農產品因自然地理特征不同而品質不同。而長期以來,湖南農業的區域分工不明確,主要表現在農產品相似度較高,區域差異優勢不明顯,柑橘、茶葉、黃桃“遍地開花”,農產品同質競爭、供求失衡比較嚴重。因此,全省有較強競爭力的規模化優勢產業帶和特色產品不多,農業區域化布局、專業化分工的水平較低,區域主導產業結構同質化的問題突出,陷入農產品市場品牌特色競爭少而簡單的價格競爭多的困境。
2.農產品的品質結構明顯失衡。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的推進,使食物結構不斷分化,導致中、高端農產品的品質與品種需求成為了不斷上升的趨勢。而長期以來的農業發展是“以量取勝”為主導,導致農產品的低、中、高端品質結構嚴重失衡,高、中端農產品供不應求,低端大宗農產品供大于求,政府的稻谷托市收購連年啟動,果蔬水產等方面的農產品滯銷事件在湖南連年發生,并由零星分布逐漸演變成各地的區域性滯銷。
3.難以綠色轉型成為長期挑戰。農雖舊業,其命惟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是農業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也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而隨著農家肥逐漸“一糞難求”,資源循環利用的傳統農業發展模式逐步被現代石化農業所取代,農業生產越來越依賴化肥和農藥,否則農民就無法獲得穩定的收成。與此同時,由于過度使用化肥農藥,土地超負荷掠奪式經營,耕地質量不斷下降,尤其是耕地重金屬含量超標是湖南無法回避的現實難題。因此,如何突破瓶頸推進湖南農業發展綠色轉型,是一項長期的挑戰。
4.鮮活產品的冷鏈物流嚴重滯后。適合湖南落實總書記“大食物觀”做優“一桌湖南飯”的農業生產,絕大多數屬于鮮活農產品,不僅具有產品量大、品類繁雜、保鮮保質期短等特點,還存在季節性集中上市和分散性需求的供需矛盾。而當下農業發展普遍偏重于供給端的生產,而未能注重市場體系建設。調研發現,湖南冷鏈物流基礎設施設備不足,冷鏈設施分布不均,冷鏈物流成本過高,農產品分銷體系、物流配送體系建設明顯滯后,流通成本過高,導致瓜果、蔬菜等農產品在出產期集中上市而供大于求而價格下跌,在非出產期價格上漲而產品供難應求。
5.農產品優質優價的實現機制缺失。優質優價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但當前的農業發展中,在生產環節普遍缺乏農產品質量分級的思想觀念和技術標準;在市場環節沒有全面建立以質量分級為基礎的價格形成機制,缺乏農產品質量分級的交易體系與監管體系;在財政方面缺乏農產品質量分級的技術支持、獎補以及市場體系的政策支持框架,從而導致優質不能優價、綠色生產不能增收,嚴重挫傷了農民生產綠色優質農產品的積極性。
6.農業社會化服務是突出短板。在現代化的背景下,人口不斷向工商業的城市集中是必然趨勢,而湖南耕地資源的先天性局限又加劇了誰來種地的問題,就必然要求通過對農業的生產、加工、銷售、儲存等環節推進專業化分工的社會化服務,來實現與小農戶有效銜接,釋放科技賦能的技術紅利與數字紅利,加快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變革。而調研發現,與東北地區的現代農業相比,湖南農業社會化服務整體滯后,不僅缺乏生產各個環節、市場各個環節的區域性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也缺乏將政府、企業與農戶連接起來,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的跨區域性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而且由于以丘陵山地為主的地理局限,社會化服務的成本遠大于東北平原,成為加快湖南農業現代轉型的突出短板。
三、做優的幾點思考
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大食物觀”做優“一桌湖南飯”,必須跳出固有思維模式,從湖南農業發展的結構性困境出發,在獨特省情的“七山二水一分田”空間中拓展農產品生產新領域,形成符合食物消費結構變化趨勢的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
1.以“一縣一特”為取向優化特色農產品品種布局。以縣域為單位優化農產品區域布局,實現縣域農產品差異化競爭和錯位發展。以“一縣一特”為取向。按照產業化市場化發展的規律要求,根據資源稟賦、區位地理、市場需求、傳統習慣定位不同縣域的農業支柱產業,科學規劃布局全省各縣市區的優勢品牌農業產業,因地制宜實現特色發展。制定縣域產業發展清單。建立各縣域農產品品種“正面清單”支持機制與“負面清單”約束機制,明確地方各級政府財政對農業產業的支持方向,以優化縣域農產品品種結構為基礎優化區域農業產業結構,引導農民念好“山海經”、唱好“林草戲”、打好“果蔬牌”。做好縣域“一縣一特”全產業鏈。以財政資金為杠桿,支持縣域建立和完善“一縣一特”全產業鏈,拓展價值鏈,促進縣域三次產業融合發展,逐步形成合理的區域分工和專業化生產格局。
2.順應消費結構變遷加快農產品的中、高端品質提升。農產品的供給側結構必須與消費結構銜接。順應消費升級趨勢。根據市場需求不斷分化的趨勢,不斷擴大中、高端農產品的結構比重,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的多元需求。突出區域公用品牌引領作用。把區域特征明顯、產業優勢突出、具有文化內涵、市場影響力大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著力開發適合各地氣候、土壤、水質條件的農產品,引領推動特色農產品由規模化生產向品牌化經營轉變。建立農產品質量分級產銷體系。以優質優價的質量分級為導向,加快推動農產品生產的技術標準與市場價格體系、市場交易體系的形成,加快建立政府支持下的特色農產品質量分級流通體系、信息發布制度、質量監管體系,確保優質優價的實現。
3.推動湘菜引領從田間到餐桌的多業態融合。湘菜是一個宏大的綜合產業鏈,可以帶動湘食材、湘調味品、湘酒、湘煙等諸多湖南農產品消費,拓展湖南農產品的市場空間。堅持“雙循環”促進大消費。以雙循環為指導,推進“湘菜出湘”帶動“湘品出湘”,通過湘菜消費推介湖南特色品牌農產品,帶動省外國外消費者對湖南農產品的消費。做大湘菜全產業鏈。推進湘菜產業標準化、規模化和品牌化,不斷完善湘菜供應鏈體系建設,大力建設湘菜供應物流產業園。拓展湘菜品種,開發湘菜食材,促進湘菜對接綠色田園,構建湘菜田間到餐桌的流動平臺。加強資源整合,深化產業融合,推動湘菜原輔料、食品加工、旅游文化、“互聯網+”等產業鏈式發展,推進湘菜產業轉型升級,不斷提高湘菜產業市場競爭力。著力地域特色名菜的提升與推介。縣級政府應成立工作專班,開發提升具有區域特色的菜、酒、茶等“一桌飯”菜譜,以及相應的農產品生產,推進湘菜提質升級。強化全媒體推廣推介各地特色名菜名吃,做大湘菜品牌。加強財政對各地特色名菜名吃的精準支持,打造國省名店,不斷壯大湘菜品牌集群。
4.建立全產業鏈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將前沿的科技要素與現代裝備,通過專業化分工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全面應用于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加大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立足破解鮮活農產品季節性集中上市與全年度均衡消費的矛盾,加大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政府財政支持,在企業用地、稅收、設備購置上給予優惠,支持冷鏈物流社會化企業發展,夯實農產品冷鏈物流社會化服務基礎。強化農產品生產社會化服務。著力發展山地農業機械,培育農業機械社會化服務組織推進全省農機化進程。支持農資配送服務,降低農資等物化投入成本;支持代耕代種、殺蟲施肥、田間管理、代收烘干等全過程的社會化服務,用社會化服務的規模化推動農業發展規模化。深化農產品營銷社會化服務。構建農產品市場交易網絡平臺,解決特色農產品生產、銷售過程中涉及的市場和信息、中介組織和龍頭企業、科技推廣和應用、農產品加工與包裝、市場檢測與檢疫等問題。支持電商、供銷合作社、快遞等行業進入鄉村,建立農民銷售農產品社會化服務平臺。推進金融、保險、法律、會計等進入農產品社會化服務領域,建立完善的全產業鏈社會化服務體系。
(作者陳文勝系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陸福興系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副院長、教授;李珊珊系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湘評論》2022年10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