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榮幸代表江永縣委縣政府受邀參加《湖南鄉村振興藍皮書》發布會暨湖南鄉村振興2021年“十大”優秀案例發布儀式,首先代表縣委縣政府對本次發布會的成功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根據會議安排向各位領導專家簡單匯報江永縣在鄉村振興方面的探索。
彈好“頂層設計”之弦,奏響鄉村振興規劃曲。堅持做好規劃科學規劃,完善頂層設計,力求一張藍圖干到底。一是精心抓統籌。成立了縣委書記掛帥,常委聯點專抓班子,對鄉村振興工作優先部署、優先落實、優先保障,制定了《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等文件,把鄉村振興工作納入縣鄉黨政領導干部綜合考察評價內容。二是精準做規劃。綜合考慮各鎮村資源稟賦、歷史文化、產業現狀,注重“瑤族+”,“生態+”,“特色產業+”等元素協調融合,重點做好古村落、交通要道、旅游景點等村莊規劃編制,因地制宜對全縣各村進行了新一輪科學規劃,讓鄉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三是強基礎。實施改善基礎設施,農村路網水網電網全面升級改造,實現了自來水、通訊一體化。
彈好“產業發展”之弦,奏響鄉村振興特色曲。堅持注重因地制宜、錯位發展,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和“六大強農”行動,先后實施各類產業項目460余個。一是優化產業布局,調整產業格局。重點以古村落、古民居為載體,以特色鄉村農業、特色經濟為基礎,以自然風光,山水資源為依托,打造一批鄉村旅游型、五香產業型、三千文化型、休閑度假型鄉村,推動三產融合。二是注重建好基地,深耕香型農業優勢。在鄉村培育一批集果蔬種植、采摘體驗、休閑觀光于一體的新型農業基地,高標準建成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果籃子”基地28個,江永縣被列為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水果蔬菜),躋身國家2020;年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湖南早中熟柑橘產業群建設名單。香芋產業聚集區列為湖南省十大產業聚集區之一,“超級稻+再生稻”獲評“袁隆平農業科技獎”。三是注重創品牌,發揮“江永五香”效應。以“打品牌、創特色、擴影響、爭效益”為目標,發揮“江永五香”品牌效應,培育“三品一標”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23個,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數位于全省前列,打造“瑤味道”“瑤家人”等“土字號”“鄉字號”品牌50余個,備受市場青睞。四是注重培育企業,發展新型經營主體。出臺專項扶持政策,新建一批“家庭農場”“鄉村振興車間”“鄉村工廠”,培育國家級龍頭企業一家,省級龍頭企業兩家,發展33家規模涉農加工企業,3165家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大批村民實現了“足不出戶、就地致富”,2020年我縣被評為省級家庭農場示范縣。
彈好改革創新之弦,奏響鄉村振興動力曲。堅持以改革創新助力鄉村振興,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一是大力實施“五大工程”,實施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農村專業人才培育。開展人才回鄉創業、鄉村致富能手培訓、直播帶貨技能培訓“五大工程”,培訓鄉村人才2.5萬人次,吸引300余名在外務工成功人士、大學生、退伍軍人回鄉發展。縣財政每年安排300萬元專項資金獎補本土農產品銷售,挖掘精英銷售人才1268人,組建了一支電商銷售大軍。二是大力探索致富新路,創新土地流轉機制,大力進行“三變”改革,全縣112個村集體經濟總收入達到了1880萬元,總結推廣“三連三走”新模式,推動一批“脫貧村”變成“小康村”,“上訪村”變成“文明村”,“難管村”變成“優秀村”,實現鳳凰涅磐蛻變。三是優化基層服務,建立了112個集便民、文體、農業、醫養等一體化高標準多功能農村綜合服務平臺,創新“建好兩個中心,推行三大機制,做優五大服務”的“235基層治理模式”,實現了“一件事一次辦”全覆蓋。
彈好“生態宜居”之弦,奏響鄉村振興文明曲。大力開展“清潔村莊”“和諧村風”等行動,打造農村美、鄉風好的文明家園。一是抓環境整治“美家園”。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統籌推進“三綠”建設、“一拆二改三清四化”工程。新建垃圾集中處理點100余個,清理垃圾9692.7噸,農房風貌改造760座,農戶廁所改造4426戶,污水治理1.45萬戶。二是抓文化工程“暖人心”。立足女書文化、知青文化、忠孝廉潔文化、瑤族文化等歷史文化資源,深入實施文化振興工程,開發出一批文化產品、文藝節目、文化活動,提升鄉村靈氣和增進鄉愁韻味。三是抓鄉風文明“揚新風”。深入開展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三風”建設,“除陋習、樹新風”“十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涵養出好民風、好鄉風。
彈好“黨建引領”之弦,奏響鄉村振興治理曲。堅持黨建引領,創新黨建+工程,鄉村治理水平持續提升。一是固本強基激活力,深入實施掛點示范、固本強基工程,推行“三級書記”抓振興,制定縣級領導掛點聯系黨建制度,選優配強村級組織帶頭人,通過多種方式,推動全縣黨員干部在鄉村振興主戰場建功立業。二是職能下沉強治理,啟動“城管下沉”,建成一支保潔員隊伍,建立村戶為主體的衛生管護模式,創新“互聯網+社會治理”,深入整治群眾身邊的“村霸、鄉霸、街痞”等,形成“一約、兩網、三隊、四會、五聯”平安鄉村治理新模式,經驗入圍“法治影響中國典型案例”。勾藍瑤村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三是黨群聯建筑陣地,探索建立鄉村黨建聯盟,派出縣直機關黨員干部任鄉村振興專員,建強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打造出一支“黨建文化長廊”“黨員服務驛站”,建成30余個村級黨建示范點。
近年來,我縣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齊頭并進推進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以更明確的目標、更有力的舉措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短板,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走出一條農業高效高質,農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互助的路子。但是與兄弟縣區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我們的工作任重道遠,在此我代表江永縣委縣政府誠邀各位領導專家到我縣指導調研、傳經送寶,誠摯邀請各位專家、各位領導有時間到江永縣去評三千文化,享五香產品,謝謝大家!
(作者系江永縣委常委、副縣長,本文是在《鄉村振興藍皮書?湖南鄉村振興報告(2022)》發布會暨湖南鄉村振興2021年“十大”優秀案例發布儀式上的發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