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展示了打造與我國大國地位相稱的農業強國的決心和信心,為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指明方向。以中國式現代化的要求建設農業強國,準確定位了我國建設農業強國的核心要求。實現農業強國的建設目標,既需要通過市場機制,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又需要強化政府行為導向、豐富完善相關政策工具,保障農業強國目標任務如期實現。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我國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型,不僅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必由之路。把握農業強國建設的特征內涵、目標任務,解決好重大問題、處理和平衡好相互關系,決定了建設有中國特色農業強國的道路選擇。
農業強國要體現國情
全球農業強國有共同特征,也有基于本國國情農情表現的自身特點。從農業強國的一般表現來看,可將全球農業強國歸納為兩大類。一類是基于農業資源稟賦豐裕,人少地多,以機械裝備替代勞動力,強調農業勞動生產效率不斷提升表現的強勢農業模式,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為典型的規模化農業強國;一類是農業資源稟賦相對稀缺,人多地少,以技術、資本替代土地,強調土地和資源配置效率不斷提升表現的強勢農業模式,荷蘭、以色列、日本為典型的精細化農業強國。
區別于全球農業強國規模化、精細化農業模式,我國農業基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國情特征以及農業多元資源稟賦、產業類型、經營方式的農情表現,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農業強國應有鮮明中國特色。
資源稟賦豐富多元。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地貌復雜,氣候、物種具有顯著的多樣性,土地、水資源分布不均,加之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農耕文化傳承不同,差異性成為我國農業最顯著特征。資源稟賦多元,決定了農業產業產品生產類型多元,有的區域重在規模化生產,要求提高農業勞動生產效率;有的區域重在集約化經營,要求提高土地產出效率;有的區域適宜糧食等資源性農產品生產;有的區域適宜特色農產品生產,多元化成為我國區別于全球規模化、精細化兩大農業模式的第三種模式選擇。換言之,我國建設農業強國,要依據國情農情,要有自己的選擇,走自己的道路,成為全球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型的成功范例。
“大國小農”經營方式顯著。以農戶家庭為基本經營單位是我國農業大國底色。盡管這些年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發育壯大,小農戶也在工業化、城鎮化推進過程中不斷分化,但普通農戶數量仍達2.6億戶,占農業經營主體的95%以上,順應“大國小農”基本國情農情,在建設農業強國中,幫助、發展、富裕小農戶,創新農業經營方式,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效銜接,以有中國特色的農業經營方式為全球提供小農戶發展模式意義重大。
充分滿足食物供需平衡。我國作為人口大國和農產品消費大國,滿足十幾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始終是“國之大者”。2021年我國生產了6.83億噸糧食、8990萬噸肉類、6464萬噸水產品,不僅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總量為全球第一,人均占有也遠超世界平均水平。蔬菜、水果等多元化食物總量和人均占有量在全球更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但與此同時,我國也是全球最大的資源性農產品進口大國。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資源性農產品對外依存度,實現食物供需平衡,在相當長歷史時期內是我國建設農業強國需要解決的最重要任務。
適應發展階段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快速推進,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從54萬億元增長到114.4萬億元,人均GDP穩居中高收入國家前列,并將跨入高收入國家門檻。但四化同步發展,最大的不協調仍是工農兩大產業發展不協調,最大的不平衡仍是城鄉發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仍是農村發展不充分。應對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面臨的挑戰,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決定了我國建設農業強國必須健全體制機制,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城鄉關系,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建設與中國經濟體量和工業、服務業水平相當,吻合發展階段的農業強國。
中國特色農業強國有特定內涵,充分體現我國國情和農情,不僅要關注農業生產力發展,也要不斷完善農村生產關系;既要滿足人口大國的食物充分供給,也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性要求。
農業強國有基本要求
從中國式現代化特征看農業強國建設,基本定位要求堅持以我為主的產業安全觀,以自己的資源解決自己的問題,以自己的供給滿足自己的需求。為此,一方面要促使農產品生產總量、產品類型供給豐富多元、重要農產品儲藏供給能力與我國經濟總量,工業化、城鎮化發展階段決定的大國地位相稱;另一方面要繼續促進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農村勞動力分工分業,減少農業從業人員,提升農業從業人員的勞動生產效率,促使農業與非農產業從業人員收入均衡。
簡言之,增產增收構成我國建設農業強國兩大目標。在此背景下,建設農業強國要著力在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可持續四方面下功夫、做文章。
保障重要農產品充分供給。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充分供給是我國建設農業強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任務。為此,要堅持“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底線要求,在保障糧食總量安全的前提下,統籌糧、棉、油、糖、肉、菜、果等重要農產品供給優先序。樹立大食物觀,向森林、江河湖海、設施農業要食物,向植物、動物和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構建多元化食物保障體系,牢牢把握解決吃飯問題主動權。同時,突出我國農業資源稟賦多元優勢,聚焦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保“糧袋子”產品安全,又保“菜籃子”產品安全。
促進農業從業者收入增長。不能為從業者帶來平均利潤率水平以上收入的農業,很難被認為是強國農業。換言之,促進農村勞動力分工分業,減少農業從業人員,在維護小農戶根本權益的基礎上,推進農村土地規模經營和服務規模經營,提高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農業資源利用效率,挖掘農業從業者在農業內部的增收潛力,努力使農業從業者獲得全社會勞動就業人員的平均收益,提升農業從業者的人力資本和生產積極性,讓農業從業者成為有尊嚴的職業選擇。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大國農業要充分體現農業多元功能和鄉村多元價值。遵循城鄉發展建設規律,統籌縣城、鄉鎮、村莊規劃布局。在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產出的基礎上,發展特色產業,富縣、富民、富區域。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繼續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放在農村,往村覆蓋、往戶延伸,補上短板。提高農村教育、醫療救助水平,促進養老事業發展,增強農村公共服務能力。聚焦農村廁所改造、垃圾分類集中處理,繼續整治農村黑臭水體和面源污染,提升農村環境衛生質量。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完善鄉村治理體系,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呈現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面貌。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色發展既是理念,也是農業可持續發展永恒的主題。歷史經驗反復告訴我們,什么時候尊重自然、保護環境,自然界就給我們帶來豐厚的回報;什么時候輕視自然、破壞環境,自然界就給我們留下深刻的教訓。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宜林則林、宜牧則牧、宜漁則漁,宜糧則糧。嚴格保護耕地,提升耕地質量,強化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復,著力解決土壤重金屬超標問題,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的農業產業體系,實現投入品減量化、生產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產業模式生態化。通過市場化、多元化的生態補償機制,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農業強國有路徑選擇
實現農業強國的建設目標,既需要通過市場機制平衡相關利益關系,又需要強化政府行為導向,解決重大問題,豐富完善相關政策工具,保障農業強國目標任務如期實現。
解決關鍵問題。建設農業強國,最重要的任務是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產出,滿足國民基本需求,實現供需平衡,這是全球各國農業發展共同的目標任務,也是農業強國的重要特征。我國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生產供給,在當前和今后一個長時期會處于供需緊平衡態勢。因此,要聚焦資源、科技、人才三大問題,補短板,強弱項。
聚焦我國人均耕地資源占有不足的問題,黨政同責保數量、提質量、挖潛力,嚴防死守18億畝耕地紅線,突出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極端重要性,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花大力氣提升現有耕地的增產潛能。不斷挖掘農業科技增產潛力,集成農業生物技術、裝備技術、綠色技術和數字技術,針對我國最緊缺的糧食和資源性農產品,突出生物技術研發,抓單產水平提升,補上科技短板。提升農業從業人員的人力資本,通過學歷和職業教育,培育農業從業者的職業素養,讓專業人干專業事,充分釋放農業從業者生產積極性。
平衡相關關系。在新形勢下建設農業強國,需要處理和化解相關利益關系。一是糧食總量平衡與結構平衡。我國糧食連年豐收,但總量平衡難度越來越大。按全口徑糧食自給率計算,“十一五”時期糧食的自給率首次低于95%,2012年已降到90%,2021年再次降到80%左右。
從糧食結構看,小麥、水稻作為口糧做到絕對安全沒有懸念,但作為飼料的大豆對外依存度高達85%左右,玉米2021年對外依存度也達到10%。要統籌各類要素資源配置,確保糧食總量平衡與結構平衡。
二是規模化生產與集約化經營。多年實踐反復證明,決定農業從業者收益的重要因素絕非產業,而是規模。工業化、城鎮化持續推進帶來的最大績效是從事農業的勞動力不斷減少,農業勞動生產效率不斷提升。但2021年從事第一產業的勞動力仍達22.9%,對應的第一產業增加值占比為7.3%。農村居民收入與城鎮居民收入比為1∶2.5。如何進一步減少務農勞動力,實現就業結構與收入結構均衡任重道遠。
三是市場配置資源與政府行為導向。從全球農業發展看,農業弱質產業的特征,促使對農業進行支持保護,成為全球各國農業發展共同的選擇,也是發達國家農業強勢的本源之一。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后,對農業的支持保護力度不斷加大,政府行為不僅支撐了重要農產品產出不斷增加,也對農業從業者收入穩定提供了基本保障。但如何在世貿組織框架內,強化對糧食等資源性農產品生產經營提供支撐,需要創新思路,實現支持保護政策可持續。
四是農產品充分自給與適度進口。糧食等資源性農產品要努力提升自給率,充分供給,最大限度實現供需平衡。適度進口非資源性農產品,最大程度滿足城鄉居民對多元化農產品需求。
實施制度創新。制度約束行為,制度激活市場,制度推動發展。建設農業強國,需在制度創新上有所作為。一是土地制度。在堅持農村基本制度不動搖的基礎上,進一步釋放土地“三權分置”的制度效應,保障農戶承包權,發揮其財產功能,推進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優化配置土地資源,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發展。
二是經營制度。既要考慮到小農戶兼業經營的普遍性和長期性,又要大力發展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社會化服務組織以及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進規模化、專業化、區域化和集約化經營,努力實現工農兩大產業產出效率均衡、利益分配均衡。
三是金融保險制度。建立商業金融、政策金融、合作金融有機統一、協作高效的金融體系,創新服務產業、服務主體的金融產品和金融工具,發展數字金融,提升普通農戶和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金融獲得感。完善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增加政策保險覆蓋品種,發展再保險和巨災保險事業,支持商業保險創新保險險種,探索信貸+保險+期貨等多種政策組合模式,止損減損,保增產增收,保產業安全。
加強宏觀調控。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應充分發揮政府行為導向作用。一是轉變觀念。體現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要求,著力提高農業公共服務能力,為農業發展創造良好外部環境。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抗風險能力、國際競爭能力,加快農業強國建設步伐。
二是創新思路。既要服務小農戶發展,又要服務于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社會化服務組織、農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既扶持農林牧漁業等資源性產業發展,又扶持農產品加工、鄉村觀光休閑旅游、“互聯網+”等新產業、新業態。
三是創新手段。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需要通過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水平,增加種糧補貼,控制生產成本等經濟手段,調動從業者種糧積極性;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需要通過完善市場準入制度、加強農產品市場監管等法律手段,形成完善的監控體系;穩定農產品市場價格,需要綜合運用價格保護制度、健全市場體系,強化儲備能力等經濟手段和維持市場秩序等法律手段,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四是開拓視野。一方面,隨著農業和國民經濟的聯系越來越緊密,要更加重視宏觀經濟形勢對農業的影響。特別是隨著農產品的金融屬性、能源屬性日益凸顯,貨幣政策、能源價格、投機資本等因素對農業的影響不斷加深,需要密切關注。另一方面,應堅持把我國農業置于全球農業發展大環境中,研究帶有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問題,鞏固和提升我國農業在全球地位和話語權。
五是提升能力。隨著外部環境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強,農業領域突發事件不斷增多,自然災害、農產品質量安全、農產品價格波動等常態風險,包括經濟社會發展外部環境變化,特別是農產品全球貿易帶來的非常態風險頻發多發,外部社會風險、貿易風險、甚至地緣沖突風險傳導對農業的沖擊加劇,需要運用相關機制,增強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提高農業風險管理水平。
(作者系《中國鄉村發現》學術委員、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專家委員,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咨詢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中國農業風險管理研究會會長;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前線理論圈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