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林毅夫:中國式現代化下的糧食安全戰略

[ 作者:林毅夫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04-11 錄入:曹倩 ]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把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全黨的中心任務,同時提出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要把維護國家安全貫穿在黨和國家工作的各個方面。關于中國式現代化下的糧食安全戰略,主要講三個方面。

一、什么是中國式現代化

中國式現代化與西方發達國家的現代化相比,既有共性又有區別。二者的共性在于物質文明不斷提升,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而中國式現代化具有自身的鮮明特點,即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現代化。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個特征:一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二是全國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三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四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五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二、怎樣實現中國式現代化

人口規模巨大是先天給定的條件,是中國實現現代化的一個前提。而其他四個特征實際上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經過道路選擇而實現的結果。從新結構經濟學角度來看,要同時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后四個特征,最重要的是在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共同作用之下,讓企業家把各個地區在每個時點由要素和稟賦結構特性所決定的比較優勢轉化為市場的競爭優勢。

實現全國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在現代化過程中,如果按照比較優勢來發展,可以在一次分配達到效率和公平的統一,在二次分配進一步促進公平,以實現共同富裕。這是因為在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共同作用下,符合比較優勢的產業在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具有最大的競爭力,所以,符合效率的原則。同時,和發達國家比,我國勞動力相對豐富、資本相對短缺,所發展的產業一定是相對勞動密集,每個產業所用的技術也是勞動相對密集。這種類型的產業和技術能夠創造最多的就業機會,讓以就業作為收入主要來源的低收入人群得到充分就業。這種發展模式效率高,能夠促進經濟快速發展。經濟發展速度快會促使資本積累加快,勞動力從原先相對豐富逐漸變成相對短缺,而資本則從相對短缺逐漸變成相對豐富。當勞動力相對短缺時,工資上漲會加快,低收入人群具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力不斷升值,而以資本作為收入主要來源的富人的資產不斷相對貶值。在這個過程中,收入分配將得到不斷改善。因此,如果按照比較優勢發展,一次分配就能夠實現效率和公平的統一。從二次分配來看,按比較優勢發展,經濟增長快,政府稅收會快速增加,而且,企業具有自生能力,不用依靠政府補貼來生存,政府可以利用二次分配進一步縮小勞動者與資本所有者之間的差距。總的來講,按照比較優勢發展,是實現共同富裕的一個最重要的基礎。

實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中國有句古語:“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是指在發展過程中,人民富裕后就會知曉禮節和榮辱,精神與物質能夠相互協調。因此,按照比較優勢發展,能夠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

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隨著收入水平提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望隨之提高,對環境和生活質量的追求不斷提升。政府為了滿足人民的期望,不斷完善環境和生態保護政策和制度。如果按照比較優勢發展,企業有自生能力,競爭力強,會有更大的積極性遵守環保政策。反之,如果企業不按照比較優勢發展,則缺乏自生能力,在這種狀況下,企業“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遵守環保規章制度的積極性會很低。因此,按照比較優勢發展,有利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實現和平發展的現代化。我國按照比較優勢發展,必然需要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這實際上會促進我國的快速發展。國家的快速發展會帶來我國經濟規模的擴大,給世界其他國家提供發展所需要的市場,通過貿易實現共贏。因此,按照比較優勢發展,我國的現代化必然是一個互利雙贏、和平發展的現代化。

綜上,按照比較優勢發展,可以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這五個特征。事實上,按照比較優勢發展也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按照比較優勢發展,可以實現鄉村產業興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促進鄉村生態宜居;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協調,有助于實現鄉風文明;鄉村鄰里矛盾減少,促進鄉村治理有效;實現共同富裕,村民生活也必然隨之富裕。

三、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如何確保糧食安全

按照比較優勢發展好處頗多,但存在一個矛盾,即糧食安全問題。糧食是土地密集型產品,中國是一個人均耕地短缺的國家。因此,糧食生產不是中國的比較優勢。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國隨時可能面臨風高浪急、驚濤駭浪的挑戰。來自外部對中國的打壓遏制,隨時可能升級。在這種情況下,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這是國家安全戰略的要求。那么,如何確保糧食安全呢?

一是加強農業科技研發。按照比較優勢來看,糧食生產不是中國的比較優勢,應該多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但糧食很有可能被“卡脖子”。政府在糧食安全方面的作用至關重要,需要充分利用科學技術促進糧食生產。在給定面積的土地上,要生產足夠多的糧食,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就必須在提高單產方面努力。而土地的糧食生產能力很大程度取決于科技水平。因此,政府應支持農業科研,尤其是提高土地單產的農業科研,也要注重農業科技推廣,完善運用現代農業科技所需的灌溉等基礎設施,讓農民了解并有能力運用相關技術。土地是有限的,但是科技的潛能是無限的。高度重視農業科技研發,有助于使中國土地生產足夠多的糧食成為可能。

二是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我們不僅要在科技上使土地有潛力生產足夠多的糧食,也要讓農民有積極性使用良種、化肥、灌溉等技術來生產,這要求生產糧食的農民能夠和種植其他經濟作物的農民達到同樣的收益。經濟作物相對勞動密集,我國具有比較優勢,其生產可以主要由市場決定,市場會給農民足夠的激勵。但是,糧食是土地密集型產品,人少地多的美國、加拿大、阿根廷等國在糧食生產上有比較優勢,他們生產的糧食價格會比我國低,如果糧食貿易完全自由化,價格會太低,農民種糧積極性就會不足。因此,除了科技之外,國家還必須在收益上給予糧農額外的支持。如果完全靠財政補貼,政府的負擔會太重,還需要由消費者支付高于國際價格的市場價格來補償糧農,所以,我國需要對糧食貿易有管制,通過減少進口來提高本國的糧食的市場價格,農民才會有充分的積極性來生產足夠多的糧食。

總的來講,要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同時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關鍵在于發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共同作用,根據每種產業的特性采取必要的措施。若能如此,我們一定能夠以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同時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根據2023年3月19日“清華三農論壇”上的主旨演講整理。)


(作者系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院長、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清華農研院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日本欧洲在线 | 先锋资源视频在线资源 | 亚洲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放 |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日本乱子伦一级视频 | 日产日韩亚洲欧美综合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