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樊勝根等:踐行大食物觀促進全民營養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

[ 作者:樊勝根?張玉梅?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07-12 錄入:曹倩 ]

摘要本文總結我國食物供需面臨的挑戰,剖析大食物觀的科學內涵,從食物消費、生產和貿易角度研究大食物觀發展路徑,提出保障全民營養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考。本文建議引導居民采取可持續健康膳食模式,同時制定相關政策降低營養食物價格和增加收入等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健康膳食;以居民多樣化食物需求和大資源觀為導向,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通過優化食物供給結構、挖掘多種資源、發展設施農業、研發未來食物、轉型綠色低碳生產方式和完善全球食物供應鏈等路徑,增強食物供給的可持續性。最后提出前置食物消費政策、擴大農業政策支持范圍、優化支持方向、強化科技支撐、創新大協同管理機制和推進高水平開放等踐行大食物觀的戰略選擇。

關鍵詞:大食物觀;食物供需;營養健康;可持續發展;戰略選擇

一、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發展迅速,糧食產量屢創新高,連續8年超過6.5億噸,食物供給日益豐富,不僅解決了十四億人吃飽飯的問題,而且顯著改善了居民膳食結構。但是,由于資源有限,我國食物供給偏緊,結構性矛盾突出,難以滿足居民對食物多樣化和優質農產品的消費需求。近年來,國際形勢復雜多變,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俄烏沖突爆發,世界經濟下行且持續低迷,氣候變化影響加劇都給全球食物安全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雖然我國食物供給受到的影響較小,但是作為人口大國,有效保障國內食物供給尤為重要,既是保障國內食物安全,也是為穩定國際市場和全球食物安全做貢獻。

未來,我國保障食物安全的工作任重而道遠,亟需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增強食物供給保障能力,提升食物系統韌性。2022年,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提出“樹立大食物觀,發展設施農業,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大食物觀理念順應了居民日益增長對多樣化食物的消費需求,有利于增進民生福祉和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為保障食物供給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案。同時,以大食物觀為發展理念對于保障糧食安全、實現健康中國、推進鄉村振興、建設農業強國和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等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基于目前我國食物供需面臨的挑戰,分析大食物觀提出的背景和科學內涵,研究大食物觀重塑食物供需發展格局的思路與路徑,最后提出大食物觀下對農業支持政策重新定位的戰略思考。

二、中國食物供需面臨嚴峻挑戰

盡管我國食物供給水平得到了極大提升,居民食物消費顯著改善,但仍面臨居民食物消費結構不合理、水土資源緊缺和不可持續、供需結構不匹配、貿易環境變化等諸多挑戰。具體表現在五個方面:

首先,居民膳食不均衡,營養過剩和微量元素不足普遍存在,膳食相關性疾病發病率增長較快。我國居民食用油和鹽攝入量偏高,而全谷物、深色蔬菜、水果、奶類、魚蝦類和大豆類攝入普遍不足。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標準來看,目前我國成年人每天人均攝入全谷物、雜豆類食物未達標準,超過80%的成年人消費嚴重不足。我國成年人超重肥胖率超過50%,兒童和青少年的超重肥胖問題也較為突出,部分重點人群還面臨重要微量營養素缺乏。膳食相關的疾病發生率顯著增加。另外,我國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導致的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88%,是影響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成為制約健康、期望壽命提高的重要因素。

其次,食物生產資源緊缺和不可持續,氣候變化和自然災害頻發威脅食物安全。我國水土資源非常有限且不匹配,耕地質量較低。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1公頃,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3,水資源人均占有量2240立方米,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南方北方水資源分配不均衡。目前,我國化肥和農藥的單位面積使用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利用率不高。高投入高產出的農業生產方式對資源環境產生巨大影響,對可持續發展帶來巨大挑戰。生態環境破壞,土地退化嚴重。國內食物生產要求主糧數量、產量逐年增加,庫存壓力較大,而對綠色、有機、無公害食品的食物供給不足,價格較高,難以滿足居民日益多樣化的高質量食物的需求。

第三,農業食物系統的包容性有待提高。我國農業生產規模小,勞動力多而生產力水平低。農食系統小微企業規模小,就業占比高,但工資水平低。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對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的統計,小微農食系統企業(農業、食品加工和餐飲)是容納就業的重要主體。農業食品工業企業中,90%以上為中小企業,發展基礎薄弱,精深加工、循環加工和高附加值加工占比低,產品低質化和同質化普遍,高品質食品有效供給不足,抗風險能力弱。疫情期間,餐飲等小微企業受到重大沖擊,對農民工的收入和生活都產生負面影響。

第四,部分農產品進口量大,且高度集中,但對國際市場和全球食物供應鏈掌控力不足,且進口過度集中。近些年,國際局勢不穩定,逆全球化思潮涌動,貿易摩擦和沖突不斷加劇,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導致國際農產品貿易的風險增加。根據世界貿易組織報告,2022年的貿易限制自2009年以來首次增加,而且出口限制的增長速度超過了進口的限制。飼料糧安全問題較為突出,尤其大豆進口量一直居高不下,達1億噸左右,約占世界貿易總量的60%和總產量的30%。玉米、高粱和大麥的進口量也增長較快。以中化集團、中糧集團為代表的涉農企業逐漸參與到全球農產品的加工、貿易和運輸的產業鏈,但總體上,我國跨國農業企業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的跨國農業企業相比規模較小,在農產品貿易布局、農業產業鏈掌控和核心技術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全球領先跨國涉農企業主要分布在歐美發達國家,在農業研發、要素投入、農業生產、農產品儲加運、農產品銷售等方面獨占鰲頭,對國際農產品市場產生重要影響。

最后,食物損失和浪費嚴重。食物損失和浪費發生在收獲、儲藏、加工和消費等各個環節。中國農業大學的調查表明,三大主糧的綜合損失浪費率為20%,其中加工環節占比最大為6%,儲藏、運輸和銷售環節損失率較低,在1%以內;但是不同產品差異也比較明顯,小麥綜合損失率最小,水稻綜合損失率最大,因此,推算三大糧食總損失浪費量為1.2億噸。糧食加工過程中的損耗,主要是精米白面過度加工,使得谷物籽粒表皮皮層和胚芽幾乎全部去掉,蛋白質、礦物質、纖維素和維生素等含量降低,導致營養成分損失。在消費環節,食物浪費嚴重,據中國科學院估算,我國城市餐飲業消費者每年餐桌上造成的食物浪費(熟食)約為1700萬~1800萬噸。另外,食物損失和浪費對環境產生了嚴重負面影響。

三、大食物觀的科學內涵

(一)大食物觀的提出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樹立大食物觀,發展設施農業,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大食物觀緊密契合我國新時期國家多元發展目標,以滿足人民多樣化食物消費和人民美好生活為基本出發點,以營養健康食物需求為導向引導食物供給體系建設,全方位拓展食物資源。在目前國際復雜形勢下,居安思危,大食物觀的提出對于破解如何利用國內有限的資源養活十四億人口提出的新思路,對未來保障食物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二)內涵

大食物觀發展理念要求滿足膳食多樣化和食物供應多元化,從更廣闊的視角優化配置整個國土空間資源,這就必須重視整個食物系統的可持續性,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實現人類和地球共同健康。大食物觀發展理念內容不斷豐富,是應對未來食物供需挑戰和保障食物安全的重大戰略思路,是新形勢下糧食安全觀的發展。具體來說,大食物觀的內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大食物觀發展理念拓寬了食物對象、糧食安全、食物資源等邊界。一是以“食物”替代“糧食”,突破了以糧為綱的傳統觀念。二是由糧食安全向食物安全和營養安全轉變,不僅保障糧食供給,而且保障肉、蛋、奶、水產品、蔬菜和水果等各類食物的供給,提升居民營養健康的膳食質量。三是從農業生產延伸至整個食物供應鏈,包括生產前、生產中、生產后,包括運輸、貯藏、加工、貿易、零售和消費等各個環節。其次,大食物觀發展的目的是滿足居民多樣化食物消費需求,改善營養健康。鼓勵消費者根據營養健康需求,優化調整食物消費結構,豐富食物選擇種類,增加水果、蔬菜、水產品和奶類等消費,提高膳食質量和營養健康水平,實現健康中國。大食物觀要求從“以產定需”向“以需定產”轉變,以營養健康為消費導向引導食物生產,優化食物生產結構,保障食物有效供給。第三,大食物觀提出了構建多元食物供給體系的新路徑。過去主要注重耕地資源開發,出現毀林造田、圍湖造田和圍海造田等破壞生態環境系統的資源開發方式未來應轉向開發所有資源,充分利用草原、森林和江河湖海等資源,以及植物動物微生物和設施農業等,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木本糧油和森林食品、草原畜牧業和遠洋漁業。中國幅員遼闊、地形復雜、氣候多樣,為農業生產多樣化提供了條件,同時,農業生產的多樣化也有利于生物多樣化和保護環境,反過來有利于農業生產。第四,大食物觀重視全產業鏈建設,確保食物供給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隨著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業產業鏈延長,運輸距離延長,食物儲藏和加工比例越來越高,在外就餐也越來越多,因此,影響食物供給和食物安全、營養安全的因素越來越多,需要全盤統籌考慮食物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以及各個環節之間的銜接,提升在農資、產品、加工、物流、貿易等全產業鏈掌控能力,保障整個食物產業鏈的通暢運行。另外,保障食物安全仍然需要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緩解國內資源壓力,豐富國內產品供給。第五,大食物觀要求食物的消費和生產都必須具有包容性。讓每個人都能夠獲得和負擔營養健康的食物,讓食物生產者(包括小農和農食企業從業人員)提高生產力水平,降低生產成本,提高附加值,使生產者從生產營養健康食物中獲得足夠的收益,也為消費者提供營養健康食物保障,這是共同富裕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后,大食物觀與國際上的“食物安全”“食物鏈”“食物系統”的概念一致。大食物觀關注食物多樣化、全產業鏈,重視綠色低碳、可持續性和包容性,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高度一致。相比較而言,大食物觀更加強調全方位開發食物資源,緩解耕地資源壓力,提高森林、草原和海洋資源利用效率,豐富食物供給品類,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分散風險,提高韌性。因此,大食物觀發展理念對于未來全球食物供給和需求都將產生重要影響。大食物觀對于世界其他國家,尤其是資源稟賦缺乏的國家保障食物安全和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借鑒意義。

(三)大食物觀的供需分析框架

基于大食物觀豐富的內涵,本文提出大食物觀下食物供需分析框架。基于健康中國、綠色低碳和共同富裕等重大國家多元發展目標,踐行大食物觀發展理念,建立多樣化的食物消費和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以食物消費需求導向,引導食物供給,為食物消費提供保障。在食物消費需求方面,以營養健康為目標,同時考慮到環境,采取可持續健康膳食消費模式,注重獲取食物的包容性,同時減少食物浪費。在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方面,以國內為主,兼顧國際。國內重視挖掘多種資源、發展設施農業和促進綠色低碳發展。國際方面重點優化貿易布局,建立可持續的全球供應鏈和積極參與全球治理。踐行大食物觀,需要重新思考未來的戰略選擇,為實現營養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重要保障。

四、大食物觀引領食物供需發展格局的路徑

(一)以大食物觀為引領,改善居民膳食和營養健康

針對目前居民不均衡膳食帶來的健康和環境問題,以大食物觀為契機,改善居民食物消費,推動國民膳食結構從“有的吃,吃得飽”向“吃得豐富,吃得平衡,吃出健康、吃出可持續”轉變,推進國民營養計劃和健康中國合理膳食行動。

首先,科學引導居民可持續健康膳食,優化食物消費結構,提升營養健康水平。我國各地區的資源稟賦不同,食物消費習慣存在顯著差異。自1989年以來,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已先后發布5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最新一版為2022年,用于指導居民膳食消費。但是,這些指南都僅為全國層面,缺乏分地區的膳食指南。未來,應充分考慮當地資源條件和挖掘當地食材,尊重地區傳統飲食文化,依據不同人群的營養需求特點,尤其是兒童、孕婦和老年人的飲食差異,制定分區域分人群的可持續健康膳食模式,引導不同地區、不同人群居民調整食物消費結構。通過公眾教育、普及健康膳食知識等方式提高居民健康素養,適當增加全谷物、水果和豆類的消費,同時減少對精制谷物和紅肉的過量消費,減少食物浪費,減輕水土資源壓力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其次,保障每個人都能獲得可持續健康膳食。營養健康食物的價格通常較高,低收入人群無法負擔健康膳食。從全球來看,聯合國糧農組織估計,全球共有30億人口無法支付健康膳食。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增強低收入人群對健康食物的獲得性。一是通過提高營養健康和可持續食物的生產率水平,增加營養健康食物供給,降低生產成本和價格;二是給予低收入人群食物補貼,通過社會保障等措施提升對可持續健康膳食的支付能力。女性在家庭食物消費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給予欠發達地區婦女現金補貼以及營養教育方案培訓,能夠有效改善家庭飲食多樣性、降低兒童營養不良發生率;三是助力小農、中小微農食系統的生產者發展,獲得足夠收入,增加營養健康食物的供給,降低食物價格。

最后,改變居民消費行為,減少食物損失浪費。食物浪費導致營養損失,并增加了對環境的影響。食物浪費的監測和評估非常重要,有助于人們認識到食物浪費帶來的影響、關鍵問題和相關行動方案。未來,應進一步采取多種有效措施,通過食育等方式倡導節約食物和減少浪費意識,制止食物浪費行為。同時,通過提高包裝、保鮮、儲藏、加工和銷售等技術和設備,減少農田到餐桌的損失浪費,提高食物利用率,節約資源。

(二)以營養健康和大資源觀為導向,構建綠色可持續食物供給多元體系

踐行“大食物觀”發展理念,以營養健康為導向,根據居民食物消費需求確定食物供給總量,做好食物供給規劃,結合當地資源稟賦,拓寬食物供給來源,優化生產結構,提升食物生產產能,促進食物生產向綠色低碳轉型,構建營養、高效、可持續、韌性的多元食物供給體系,保障食物供給。未來,應重點加強四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拓展食物資源。針對水土資源有限的現實條件,食物供給資源從耕地拓展到向森林、江河湖海、生物資源要食物。森林、草原和海洋的生物種類多元,本身蘊藏著豐富的食物資源,但過去重視程度低,開發利用較少,未來需要加大開發利用這些資源,作為食物供給的重要來源和補充,共同保障食物供給。其中,經濟林產品中的食物豐富且發展迅速。另外,未來以糧改飼、優質高產苜蓿基地建設等支持政策為抓手,大力發展全株青貯玉米、苜蓿、燕麥草、黑麥草等優質飼草生產,開發利用雜交構樹、飼料桑等區域特色飼草資源,加快建設現代飼草生產、加工、流通體系,提出優質飼草自給率達到80%以上、全株青貯玉米收儲量5000萬噸以上(折干草重)、優質苜蓿產量500萬噸以上,以及飼草總產值達到2000億元等發展目標。

第二,發展設施農業,突破資源限制。設施農業是各種技術的集成應用,利用光溫資源,創造作物生長環境,可以有效地利用耕地資源,而且能夠在戈壁、荒漠、灘涂、鹽堿地等種植作物。設施農業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標志。設施農業集約化程度高,高產高效。但是,當前,我國設施農業發展大而不強,難以適應大食物觀發展要求。未來,應將設施農業作為重要食物來源,根據資源稟賦、生態條件和產業基礎,做好設施農業的科學發展規劃,引導資金、技術和人才,提高科技水平,開發專用設備,突破資源限制,優化設施農業布局,提升綜合生產能力,滿足居民食物消費需求。

第三,開發未來食物潛力。雖然替代蛋白的營養價值,以及是否能夠替代動物性食物等問題仍有待研究,但替代蛋白是應對氣候變化、環境退化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向。植物基肉可以降低肉類過度消費帶來的健康風險,而且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比傳統肉類減少30%~90%。近些年,植物基引領的替代肉產業發展很快,未來市場潛力大。未來,應以大食物觀為引領,加強替代蛋白等未來食物的研發和推廣應用,積極挖掘未來食物潛力。首先,增加替代蛋白產業的投資和技術創新,解決目前的技術和成本問題,開發多樣化品類,充分滿足消費者對口味口感的需求。其次,加強政府監管,制定產品標準,保障替代蛋白產品質量,對于推動產業發展至關重要。最后,加大公眾宣傳力度,讓更多的消費者科學選擇消費替代蛋白產品。

第四,向綠色低碳生產方式轉型。目前過于集約化的農業生產方式是不可持續的,未來食物供給體系必須向綠色轉型,兼顧長遠利益。2021年,《“十四五”全國農業綠色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資源利用水平明顯提高、產地環境質量明顯好轉、農業生態系統明顯改善、綠色產品供給明顯增加、減排固碳能力明顯增強五個發展目標。未來,應采用綠色低碳生產方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同時保護生態資源,讓耕地、草原、森林、江河湖海休養生息,為居民持續提供優質和富有營養的食物。農業生產的多樣性有助于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可以增強食物供給體系的可持續性和韌性,以提升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能力。

(三)以開放共享理念,共促中國和全球食物安全

由于國內資源有限,我國農產品產量仍難以完全滿足居民的食物消費需求增長,需要通過進口農產品來滿足國內居民日益增長的食物消費需求。進口農產品不僅豐富了居民的食物消費需求,而且節約了水土資源。未來,我國應以開放共享理念,推動農業高水平開放,利用好國際市場資源,建立穩定的多元化國際食物供應鏈,加強國際投資和技術合作,積極參與全球食物安全治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共同挑戰,共同促進我國和全球食物安全。

首先,保持適度進口,優化貿易布局,分散貿易風險。本文對比了2021年世界農產品出口總量和我國的食物需求量,我國大部分食物需求超過了世界出口總量,僅有小麥、其他谷物、大豆、食用植物油、食糖、牛肉和奶類等少部分產品的出口量高于國內需求。因此,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國際貿易摩擦不斷、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盛行、農產品貿易風險不斷加大的情況下,我國食物必須保障一定的自給率。未來,需要制定農產品進口多元化戰略,做好農產品進口規劃,優化農產品貿易布局,加強與貿易伙伴國的國際合作,運用好全球農業貿易規則,建立穩定的合作共贏貿易關系。

其次,加快培育壯大我國跨國農業企業,完善國際食物供應鏈建設,提升國際供給保障能力。我國以中化集團、中糧集團為代表的涉農企業逐漸參與到全球農產品的加工、貿易和運輸的產業鏈。未來,應支持跨國涉農企業構建穩定的國際供應鏈,增強對外投資和海外謀糧的能力。

最后,積極參與全球食物安全治理,共同應對全球挑戰和促進全球糧食安全。為實現聯合國2030年目標,需要全球層面提高生產力,尤其需要提高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國家的生產力水平和農產品供給能力。因此,通過全球多邊和雙邊合作機制,加強與“一帶一路”國家、發展中國家等地區的雙邊農業合作。提高食物生產能力,加強食物系統防災減災和應對突發事件的全球和地區層面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和極端災害等挑戰,同時,提升我國在全球農業治理中的話語權,增強我國農業國際影響力。

五、大食物觀下農業支持政策的戰略選擇

自2004年以來,我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農業支持政策,支持力度明顯加大,結構逐步優化,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農業支持政策體系,為保障了糧食安全和促進了農民增收、消除貧困發揮了重要作用。大食物觀發展理念聚焦大食物、大資源,范圍遠遠超過了傳統的主糧和耕地,對未來農業發展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滿足居民對營養健康食物的需求,又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更具包容性和韌性。但是,我國農業支持政策在資源環境方面投入不足,農業綠色發展方面的支出小于5%,對促進營養健康食物的支持更少。未來,需要擴大食物支持政策的范圍,加大支持力度和優化支持結構,助力實現營養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為踐行大食物觀保駕護航。

首先,前置需求側管理政策,引領供給側改革。大食物觀的最終目的是滿足居民食物消費需求和提升營養健康水平,因此,應由過去單一的供給側管理向需求側管理拓展,加強消費者營養干預,并按照消費者需要,做好食物供給規劃,避免供需錯位和結構性失衡,提高有效供給。一是科學制定不同區域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續健康膳食指南。二是加強食育教育,全面普及營養健康膳食知識。三是加強重點人群和重點場所的營養干預。四是鼓勵綠色消費,反對浪費食物。

第二,擴大農業政策支持的范圍。一是擴大農業支持政策的食物種類范圍。二是支持多種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三是將農業支持政策從農業生產延伸至整個食物供應鏈。

第三,優化農業政策支持方向。根據大食物觀發展要求,將農業支持政策重點用于支持營養健康、可持續發展、韌性和包容性發展。一是增加對營養健康的政策支持,優化膳食結構。二是增強可持續發展的支持力度,推動食物供給向綠色低碳轉型。三是完善食物供應鏈風險管理政策,提升食物供給韌性。四是多措并舉,提高食物生產和消費的包容性。

第四,加強科技投入,全面提升科技支撐能力。一是擴大科研經費規模。二是優化科技重點領域。三是鼓勵私人投資農業科技和推廣。四是加強跨學科交叉科研人員的培育。未來應該加強科研人才隊伍的培養,為科學研究儲備力量。五是加強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

第五,創新大協同管理機制。大食物觀涉及的管理部門和行業多,推進制度化和有效的“跨界”合作是共同促進營養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一是需要建立跨部門的協同合作機制。二是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

最后,實行高水平開放政策,促進貿易、投資和技術國際合作。一是推進關稅與貿易便利化改革,促進農產品貿易。二是完善農業對外合作服務政策體系,支持農業企業開展跨國經營。三是深度參與國際規則的制定,加強國家和多邊及區域合作機制建設。


(作者樊勝根系中國農業大學全球食物經濟與政策研究院院長,經濟管理學院講席教授;張玉梅系本文通訊作者。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業經濟問題》2023年第5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久久中文字幕无吗一二区 | 中文字幕日韩在线 | 亚洲开心网激情五月 | 亚洲色欧美在线影院性色 | 亚洲日本欧美中文幕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