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汨羅市以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為抓手,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基本原則和“交郵牽頭、多方協同”總體思路,按照“試點探索、全域推廣、全面拓展、多元融合”工作步驟,加快完善縣鄉村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積極打通農產品進城“最初一公里”和工業品下鄉“最后一公里”,2022年11月成功創建全省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示范縣。
建立覆蓋全域的物流網絡。為打通快遞進村最后一公里,汨羅市加快建立覆蓋全域的物流網絡:依托新建的市客運總站,建成面積達4000余平方米、日均分揀能力10萬件以上的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運營中心;新建總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的電商物流園,與運營中心構成集統一攬收、智能分揀、冷鏈倉儲、信息調度等功能于一體的核心樞紐;按照“戶主愿意、場地適合、節約集約”要求和“鎮村推薦、交郵初審、逐點復核”的程序,沿城鄉巴士運營線路選點建設鎮村服務站點163個,其中利用郵政站點35個、交通站場3個、社會快遞站點32個,依托小商超新開通93個,所有服務站點統一編號、統一招牌、統一設備、統一布置,實現了城區外154個行政村(社區)全覆蓋。
完善鄉村暢通的配送體系。目前,客運、郵政、物流這三個體系都有各自往農村走的線路,實際運營效益都不高,如果最大限度地整合這三條線路,就能節約相當一部分成本。為此,汨羅市積極探索農村客貨郵試點,按照“獨立倉儲、客貨分離”要求,完成30輛城鄉巴士配套改造。新購置純電動專用配送車31輛,用于運送大件和補充節假日、雙十一等客貨運繁忙時段運力。按照“定線、定車、定時、定點”代運模式,全市30條城鄉巴士線路全面投入客貨郵運營,實現公交運行和物流配送“兩網”融合。2022年9月汨羅客貨郵運行至今,經城鄉巴士和客貨郵專車送達鎮村服務站點快遞量日均4000件,其中城鄉巴士運送快遞下村數量日均近2000件,鎮村站點上行包裹數同比增加170%,有效帶動汨羅粽子、長樂甜酒、汨羅皮粉等特產走紅市場,有效完善了農產品種植、養殖、加工、銷售鏈條。
搭建多網合一的信息平臺。著眼實現客運車輛、郵政公司以及不同品牌快遞企業之間包裹流動,根據不同功能需求搭建專門信息平臺,破除信息流通壁壘。一是使用新型郵快合作模式寄遞系統,社會快遞、郵政包裹同機分揀到相應鎮村服務站點,站點運用“中郵E通”操作,運行軌跡同步傳送所有平臺。二是開發客貨郵線路運行智能系統,與城鄉巴士智能監控平臺無縫對接,獲取車輛班次、定位、運營線路、途經站點、發車時間、司機電話等信息,對客貨郵包裹全程跟蹤管理。三是將快遞信息與城鄉巴士捆綁,形成車、貨、站點信息一體化,同步傳送至鎮村服務站點電腦和手機終端,到站前3分鐘語音提醒3次;并對快遞包裹信息、站點收益進行統計分析,自動生成相關報表。四是逐點推進站點視頻監控接入市運營中心平臺,逐步實現可視化、規范化、標準化。
形成共建共享的利益格局。科學設置利益分配指標和權重,切實保障各參與主體共生共贏,實現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中國郵政汨羅分公司與眾捷汽車運輸公司結成共同體,將分揀中心整體搬遷至市客貨郵融合發展運營中心。郵政與圓通、申通、中通、韻達、極兔5家社會快遞企業簽訂合作協議,采取代運或集中分揀等方式,統一派送,降低配送成本,加快配送速度;與鎮村服務站點簽訂合作協議,制定收寄投遞、時效要求、安全驗視等辦法,收費計價、監督熱線、投訴受理等內容均上墻公示,引導行業規范發展。客貨郵運營后,郵政公司配送量不斷上升,社會快遞企業配送成本明顯降低,客運公司營業收入持續增加,派送站點流量收入大幅增長。
(作者系中共汨羅市委書記;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湘評論》2023年第12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