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書評|胡守勇:鄉村全面振興最終靠內生動力——評陳文勝教授《中國鄉村何以興》

[ 作者:胡守勇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08-30 錄入:曹倩 ]


16 胡守勇.jpg

黨的二十大報告作出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部署,意味著“三農”工作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放眼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既是針對“三農”發展和城鄉關系調整的戰略部署,也是事關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的關鍵環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碧藍壯闊的系統工程,將伴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過程,無論是理論研究和政策設計都必須保持戰略清醒,堅持穩中求進、久久為功,持續回答如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個事關中華民族復興進程的重大問題。

湖南師范大學陳文勝教授的專著《中國鄉村何以興》于2023年4月由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發行,回應了新征程上“如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個中國之問、時代之問、人民之問,可謂正當其時、恰逢其勢。全書秉持作者一貫 “為鄉民立命、向鄉野求真”的樸實情懷,以實地調查中掌握的第一手材料作為立論依據,錨定鄉村振興實踐中的關鍵性問題展開了全面探討。全書首先論述了大國鄉村的現代化趨勢與方向,然后從鄉村規劃、教育、產業、文化、風貌、治理,以及縣域發展等七個層面深入分析了鄉村振興中存在的問題和應該采取的對策建議。最后,作者結合自身長期的鄉鎮工作者、“三農”研究者、高校智庫帶頭人等多重身份,立體式地對“中國鄉村何以興”進行了全面總結和觀點提煉。全書直切問題要害、觀點鮮明、通俗易懂,彰顯著濃濃的“三農情”,散發著清清的“泥土香”,是“把文章寫在大地上”的典范。全書始終貫穿著一個基本觀點,即鄉村全面振興最終要靠內生動力,即需要充分彰顯鄉村干部群眾的主體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這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價值選擇和根本途徑。

中國鄉村何以興.jpg

《中國鄉村何以興》   陳文勝  著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23年4月出版

ISBN:978-7-109-30655-4


激活內生發展動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必須遵循鄉村演變規律。在快速城鎮化推進中,隨著鄉村人口持續向城鎮轉移,一些鄉村必然成為“空殼村”,一些村落必然會消失,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必然現象,應該對此保持平常心態。作者明確表達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不是所有的鄉村都要振興”。在村莊規劃層面,要根據集聚提升類、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類和搬遷撤并類4種不同類型,因地制宜、分類實施。在政策引導和服務供給方面,要著眼于鄉村演變態勢進行動態調整,將資源要素用在“刀刃”上,提高投入效率和服務效能,增強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充分激發基層群眾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激活內生發展動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必須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城鄉融合發展蘊含著一種城鄉之間的“間性思維”,突出體現為要樹立城市和鄉村的平等地位。作者特別提出“站在農民立場來考慮政策的制定和執行”,“城鄉只有地域和生活方式之別,絕無高低優劣之分”等重要觀點。只有樹立鄉村的主體地位和獨特價值,才能避免用建設城市的方式建設鄉村、用發展工業的方式發展農業,真正實現“城鄉融合發展”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也只有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才能進一步培育鄉村干部群眾的主體性,真正激活鄉村振興的內生發展動力。

激活內生動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必須高度重視鄉村優秀傳統文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其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不僅是我們中國人思想和精神的內核,對解決人類額外難題也有重要價值”。在市場經濟和大眾文化的強烈沖擊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遭遇到了強烈的沖擊,以至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傳造性轉化、創新性傳承”已經成為舉國上下強烈的文化自覺。 “禮失而求諸野”,盡管傳統文化受到了沖擊,在廣闊的鄉村社會卻依然是“倔強的”存在,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愈久彌堅的生命力。作者指出,要“對鄉村優秀傳統文化懷敬畏之心”,“突出農民的文化主體意識,發揮農民的主觀能動性,讓農民自信起來”,為激發主觀能動性創造前提。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培育農民文化自信之源,因為“有尊嚴的農民才有可能建立幸福與富強的鄉村,才有可能真正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才有可能建立幸福與富強的中國?!?/span>

激活內生發展動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必須優化鄉村育人用人生態。鄉村振興歸根結底靠人。新時代自信自強的新型農民離不開教育的培育和文化的滋養。鄉村教育與村莊相互滋養,承載著村莊的前途與希望,從根本上決定鄉村能否全面振興。作者指出鄉村育人環境存在“鄉村學校在大多數村莊中的空位”“教育資源在城鄉教育中的偏位”“鄉土元素在鄉村教育中的缺位”三大問題,既包括公共教育服務在城鄉之間的不均衡,也包括鄉土傳統文化在育人中的缺位。打破長期以來鄉土元素在鄉村教育中缺位的現實困境,就需要以鄉土文化與現代文明有機結合為出發點,將無形的鄉土文化,變為有形的鄉村教育中的知識體系,促進鄉村教育與現代文明同步。人才是鄉村振興的關鍵要素,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作者敏銳發現當前鄉村存在用人方面“一刀切”的“門檻效應”,一方面人才極缺,普遍存在后繼乏人的現象;另一方面設立身份、年齡、學歷等諸多條條框框,加劇人才的匱乏以及人才匱乏導致的經濟落后。為此,必須完善育人用人機制,構建城鄉一體化的公共教育服務體系。關于鄉村基層領導班子的配備,作者明確提出要運用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這一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根據各個縣、鄉的實際作為一道“選擇題”而非一道“判斷題”,不拘一格降人才,將真正“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優秀鄉村干部用在恰當的位置上。

激活內生發展動力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根本途徑,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不二法寶?!吨袊l村何以興》將其作為兩條主線貫穿全書,直面鄉村振興戰略實踐中存在的現實性、苗頭性和傾向性問題,積極借鑒美國、韓國、日本等先發國家的經驗教訓,從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角度分別做出了理論闡述和問診把脈,不乏真知灼見,彰顯了本書的重要價值。

 

作者系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湖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社會學法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老區建設》2023年07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电影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色 | 亚洲影院午夜在线免费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网站 |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 尤物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