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孫其信等:中國特色農業強國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對標分析

[ 作者:孫其信等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09-13 錄入:易永喆 ]

近期以來,關于什么是農業強國及如何評價農業強國等成為社會研究關注的焦點。但總體上目前關于既能體現世界農業強國基本特征又能反映中國特殊性的農業強國量化評價指標體系研究相對缺乏。國家有關部門制定全國農業強國建設總體規劃也特別需要有一套科學準確、切實可行的指標體系。為此,中國農業大學組織專門團隊基于對農業強國的理論認識和前人相關評價研究基礎,在國內首次提出了中國特色農業強國的評價指標體系,并對標世界農業強國進行初步的對比分析,以供研究討論。

一、指標體系設計的基本思路與架構

(一)指標設計的基本思路

一是農業強國評價指標要遵循國際共性。農業強國的共性前提基礎是必須實現本國的農業現代化并達到世界較高水平,其主要農產品保障能力、農業創新發展能力、農業國際競爭力和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四個能力”居于全球前列。

二是農業強國評價指標要體現中國特色。建設中國特色農業強國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指導,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從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高度系統謀劃,錨定人民健康、農村富裕、生態和諧、國際引領“四大戰略目標”,貫徹創新驅動戰略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加快建設農業產業強國和農業科技強國“兩大核心”;貫徹綠色發展和大食物觀戰略,強化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兩大根基”;貫徹人才強國和教育強國戰略,突出農業教育和農業人才“兩大支撐”;貫徹國家改革開放戰略和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完善農業農村政策體系和農業國際化政策“兩個保障”,系統規劃部署建設中國農業強國的“四梁八柱”戰略路徑(詳見《農科智庫要報》2023年第5期:初論建設中國特色農業強國的總體思路與戰略路徑)。


9.13 1.png

圖1. 中國特色農業強國建設的總體戰略路徑思路圖

(二)指標構建的基本架構

為了開展中國與世界農業強國的綜合量化對比,本研究基于前面的理論認識,按照科學性(指標符合強國內涵的特征)、系統性(綜合考慮農業強國的各方面)、簡潔性(指標設計盡量簡單,數量不宜多、不宜重復)、可獲得性(指標數據能夠方便獲得)、可比性(指標結果能夠進行國別比較)五大原則,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農業強國的重要論述精神為根本遵循,以世界農業強國的共性特征為參照,設計中國特色農業強國評價指標,具體包含以下7個維度:

一是農產品供給能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始終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頭等大事。縱觀世界發達國家,尤其是大國強國,均具有強大的農產品供給能力,能夠保障國家食物安全和居民營養健康需要。牢牢把握糧食安全自主可控,穩定保障農產品安全供給,是國家發展強盛的根基。農產品供給,要考慮數量安全與質量安全并重,根據相關研究以及數據的可獲得性,重點可以從人均谷物占有量、人均肉類占有量這兩個反映主要動植物供給水平,谷物自給率反映國家糧食安全的自主可控能力以及人均蛋白供應量反映食物的營養質量。

二是農業產業競爭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全要素生產率,提高農業質量、效益、整體素質?!笔澜甾r業強國的共同特征是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發達,產業鏈完備,產業服務組織完善,尤其是農業國際競爭實力強。根據相關研究以及數據的可獲得性,農業產業競爭力重點可以從土地產出率(體現單位土地面積的產值)、勞動生產率(體現單位勞動力創造的產值)、農業勞均固定資產總額(反映農業物質裝備水平),以及國際農產品市場占有率、農產品貿易競爭力指數、農產品顯示比較優勢指數這三個反映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的指標來反映。

三是農業科技創新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要加快實現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要依靠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黨的二十大強調科技、教育、人才一體化發展。世界農業強國的共同特征是農業科技水平發達,農業從業人員素質高,農業生產效率高。根據相關研究以及數據的可獲得性,重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評價農業科技創新能力:一是谷物單產水平,世界各國研發投入最多、科技人員最多的領域就是糧食作物的生產科技,谷物單產水平整體上是一個國家農業科技水平的表征;二是農業科研的投入,包括科技經費和人員投入,這方面可以從各國農業研發投入強度、農業科研人員與農業從業人員的占比、高水平農業科學家比例等指標反映;三是農業科技教育水平,可以從世界百強農林高校占有率、農業學科競爭力等指標反映;四是農業科技獲得代表性產出,主要可以從國際論文競爭力指數、國際專利競爭力指數等指標反映。

四是農業綠色發展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國要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推行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注重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發展生態循環農業,重視保護生態環境與生物多樣性,也是世界農業強國共同的特征之一。農業對資源的消耗以及帶來的環境影響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影響因素,農業生態可持續發展不僅要求農業生產既要消耗的不可更新資源少,還要造成的環境代價低。根據相關研究以及數據的可獲得性,重點可以從化肥投入強度、農業能耗強度和農藥投入強度這3個指標來反映農業生產對環境的壓力,以及可以用糧食產量可持續性綜合反映農業的防災減災能力。

五是農村現代化水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農村現代化是建設農業強國的內在要求和必要條件,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農業強國的應有之義。要瞄準“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的目標,讓農民就地過上現代文明生活。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是中國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特色。根據相關研究以及數據的可獲得性,重點可以從國民平均受教育年限(體現農村人口的文化素質)、城鄉收入差距(體現城鄉一體化發展水平)、農民人均收入(反映農民的收入水平)、農業就業人數比重(反映農村居民就業情況)以及農村清潔飲水率、農村衛生設施普及率、農村清潔能源和技術使用率這三個反映農村生活質量等指標反映。

六是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讓廣大農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世界農業強國的共同特征之一是工業化水平和城市化程度高,為建成為農業強國提供強大經濟支撐。農業強可以成為國家強或者建成現代化國家的關鍵性基礎支撐之一,也可理解為“農業立國”,但不能理解為只要農業強就能使國家強起來。沒有發達工業化基礎難以實現農業強國。根據相關研究以及數據的可獲得性,重點可以從城鎮化率、人均GDP、預期壽命、農業產值占比等指標來綜合反映一個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

七是農業政策支持力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新時代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任務,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財力保障都要轉移到鄉村振興上來。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世界農業強國的顯著特征之一也是實施農業高保護政策。根據相關研究以及數據的可獲得性,重點可以從政府農業開支比例、農業投入支持強度等指標反映國家對農業的政策支持力度。

根據以上論述,初步構建了中國特色農業強國評價指標體系,7個維度共35個指標(表1)。

表1.中國特色農業強國評價指標體系

9.13 2.png

二、中國特色農業強國的對標分析

基于本研究構建的評價指標體系,對標目前公認的11個世界農業強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丹麥、以色列、日本、新西蘭)開展關鍵數據指標的收集與對比分析。以11個農業強國的相關指標的平均值為評價標準,如果中國的指標達到或超過各國平均值,默認中國的該指標實現度達到100%;經過初步的指標權重設置,采用層次分析法計算得到中國達到世界農業強國平均值的實現度。

初步結果顯示,對標世界農業強國,35個指標中,中國僅有11個指標達到世界農業強國平均水平(表2)。

表2.中國與世界農業強國指標綜合對比

9.13 3.png

注:100%+表示中國目前相關指標的數據已經達到或超過11個農業強國的平均水平。


9.13 4.png

圖2. 中國與世界農業強國一級指標對比

具體從七個維度來看(圖2),對標世界11個農業強國的平均水平,經設置權重初步測算結果如下:

(1)在農產品供給能力方面,中國是世界農業強國平均水平的69.7%。中國人均谷物占用量448.8公斤/人,僅為世界11個農業強國的平均水平(747公斤/人)的60%;人均肉類占有量,中國僅為63.53公斤/人,僅為世界11個農業強國的平均水平(148公斤/人)的43%;從國家谷物自給率來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德國、丹麥的自給率均超過100%,中國的谷物自給率目前91%;從人均蛋白供應量來看,中國目前是104g/人/天,是世界11個農業強國平均水平的98%。

(2)在農業產業競爭力方面,中國是世界農業強國平均水平的40.3%。2021年中國的農業土地產出率為1.32萬美元/公頃,整體高于11個農業強國的平均水平(8300美元/公頃);中國農業勞動生產率為2939美元/人,僅為世界農業強國平均水平(8742美元/人)的33.6%。從農業勞均固定資產總額來看,中國僅為0.10萬美元/人,低于全球所有其它農業強國,且差距明顯。中國農產品的國際市場占有率除了低于美國、荷蘭之外,均好于其他國家;但是從農產品貿易競爭指數、農產品顯示比較優勢指數來看,我國農產品國際競爭力偏低,尤其是農產品顯示比較優勢指數僅為0.2753,僅為11個農業強國的平均水平的15%。

(3)在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方面,中國是世界農業強國平均水平的67.4%。在最能體現農業生產科技水平的糧食單產指標上,中國目前的水平約為6320千克/公頃,高于加拿大、澳大利亞、意大利和以色列等國,但僅為美國的76%、法國的88%、德國的90%、荷蘭的80%、日本的93%、新西蘭的72%。中國農業科研投入強度為0.71%,遠不如其他國家(11個農業強國的平均水平為1.9%)。從農業科技人才來看,每萬人農業從業人員擁有的農業科技人員數,中國僅為32.4人,美國為78.2人。從高水平農業科學家比例(農業領域高被引科學家/本國農業科技人員數)來看,中國是0.049‰,美國是0.738‰,差距巨大。從農業高等教育水平來看,根據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最新發布的世界大學學科排名,農業&林業學科中國有8所學校進入前100,美國則有26所高校,差距明顯。全球農業科學領域共有1089個機構進入全球ESI的前1%,中國有173個機構,排名第一,美國第二(有155個機構)。從科技論文和專利產出來看,中國農業領域的科技競爭力論文指數(排名第一)和國家專利競爭力指數(排名第二)目前都處于世界前列。

(4)在農業綠色發展能力方面,中國是世界農業強國平均水平的97.7%。2020年,中國化肥投入強度為50.22千克/千美元產值,高于德國、意大利、荷蘭、丹麥、以色列、日本等國家,但低于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新西蘭等規?;r業國家;中國農藥投入強度和農業能耗強度目前低于全球其他農業強國。這說明,當前全球農業強國的農業生產過程普遍表現出高投入、高消耗的工廠化農業生產特征,中國目前表現較好。從糧食產量穩定性來看,近十年中國糧食產量可持續指數為93.3%,也高于全球其他農業強國,農業生產的可持續性較高。

(5)在農村現代水平方面,中國是世界農業強國平均水平的49.1%。根據教育部網站信息,中國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從2010年的9.67年提高至10.75年,但相比于世界其他農業強國仍有較大差距。中國目前城鄉收入差距為2.64,遠高于世界其它農業強國(平均值為1.12)。中國農村居民人均收入約為2323.05美元/人/年,遠低于美國、德國、荷蘭及丹麥等國家,僅為其他農業強國平均水平(35552.46美元)的6.53%。從農業就業人數比重比看,中國比世界11個農業強國平均值高出近10倍。從農村居民生活條件來看,根據世界銀行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數據庫的有關數據看,當前中國農村能使用基本飲用水服務設施的人數僅占鄉村人口的89.66%,其他農業強國幾乎都達到了100%;中國農村能使用基本衛生服務設施的人數占比僅為87.87%,其他農業強國均在98.8%以上;所有農業強國使用清潔燃料和技術用于烹飪的人數占比均達到了100%,而中國這一指標在2020年僅為65.2%。可見,目前中國農村生活水平與世界農業強國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6)在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方面,中國是世界農業強國平均水平的54.6%。目前中國的城鎮化率僅為62.51%,低于全球其它農業強國(其平均值為84.82%),人均GDP為1.26萬美元,比其他農業強國平均值低76.2%;國民預期壽命僅比美國高1歲,全球其它農業強國皆在80歲以上;農業生產總值在國家GDP的占比中國為8.87%,遠高于其它農業強國。綜合來看,支撐中國成為農業強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指標普遍低于世界其它農業強國。

(7)在農業政策支持力度方面,中國是世界農業強國平均水平的96.4%。中國政府在農業領域支持力度總體上較高。中央政府的農業開支強度為1.43%,略高于美國,遠高于其他歐美農業強國。中國的農業支持強度為1.84%,低于歐盟,但高于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和新西蘭等國。

綜合測算,對標世界11個農業強國的平均水平,中國農業強國實現度達到了67.2%。中國目前在農業綠色發展能力和農業政策支持力度方面,基本達到了世界農業強國平均水平,但在農業產業競爭力、農村現代化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以及農業科技創新能力、農產品供給能力方面均存在明顯短板。

三、加快推進中國特色農業強國建設的建議

根據本研究對中國特色農業強國的實現度評價,總體上,中國農業強國建設還存在諸多短板,需要全面系統發力。

一是要著力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統籌推進科學調整糧食產能結構、堅持良種良法并舉策略、大力提升糧田耕地質量、積極推進耕作制度改革、著力健全生態低碳糧食生產體系、加快構建現代智慧糧食生產體系、不斷完善糧食綜合減損體系、穩步實施糧食適度替代戰略“八大關鍵路徑”,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樹立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

二是要著力強化農業產業競爭力。要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升農業勞動生產率;要在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上下功夫,做強做大有機農產品生產、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鄉村特色產業;要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要做好“土特產”文章,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促進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三是要著力提升農業科技創新效能。聚焦“科技創新自立自強”,堅持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一體化推進,著力優化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構建政府、科研機構、企業、金融資本、社會力量等主體多方參與、利益共享、協同高效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要以產業急需為導向,聚焦底盤技術、核心種源、關鍵農機裝備、合成藥物、耕地質量、農業節水等領域,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依托國家級科研院校和重大創新平臺,整合各級各類優勢科研資源,強化農業科技原始創新和核心關鍵技術攻關突破;要加強具有世界引領力的高水平戰略科技人才培育,加強國際農業科技交流與合作,建設農業領域世界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

四是要著力提升農村現代化水平。要堅持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升縣域經濟發展能力,不斷強化城鄉一體化建設,暢通城鄉要素流動,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要不斷促進農業產業鏈延伸到鄉村產業鏈、產業利益鏈延伸到農民利益鏈、產業價值鏈延伸到農村價值鏈,提升農民收入水平,縮小城鄉收入差距;要大力加強鄉村養老、教育、醫療等方面的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高鄉村基礎設施完備度、公共服務便利度、人居環境舒適度,讓農民就地過上現代文明生活。

五是要著力提升農業基礎設施水平。目前,中國農業生產的物質裝備水平整體偏弱,要在高標準農田建設、土壤地力提升、農田水利與生產道路建設、農產品加工、儲藏、烘干、冷鏈物流等農業全產業鏈的基礎建設上增加更多投入,夯實農業現代物質裝備和高標準生產條件。

 

(作者孫其信系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教授;高旺盛系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科技戰略研究院 院長、教授;陳源泉系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科技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教授;王小龍系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副教授;李曉峰系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大國家農業科技戰略研究院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中文字伊人大蕉香大蕉 | 亚洲97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综合香蕉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一 | 伊人久久精品视频 | 亚洲欧美不卡高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