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李小云:城鄉融合下的鄉村建設

[ 作者:李小云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4-05-08 錄入:易永喆 ]

中國的城鄉差距形成有著自身的特殊原因,縮小城鄉差距是“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內容。今天的鄉村和過去的鄉村已經完全不一樣,鄉村建設的核心是要堅持城鄉融合的機制,讓留在鄉村的人口的生計和福利得到改善,從而縮小城鄉差距和實現共同富裕。

一、城鄉差距由何來?

大家都關注到了我國城鄉差距比較大的問題,這也是今天我們推進鄉村振興的背景。從比較視角來看,與原發性現代化國家英國情況不一樣的是,英國先有農業革命,后有工業化,中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是從1840年這個節點開始的,是在沒有實現農業革命的情況下被動式地進入到了工業化和城市化,再主動推進農業革命的過程。這是一個差異。第二個差異是英國有個特殊情況,農業和工業的聯絡是靠特殊階層:地主階級,農民兩只腳一只腳在鄉村里,一只腳在城市里,自己掙到錢到城里投資,這是英國的特殊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的城鄉差距是存在的,這個差距經過了一百多年,但最終走向了一個相對比較和諧的狀態。我國作為一個后發性的國家,一方面本身有一個犧牲鄉村農業、農民推進工業化城市化的問題,這其實和原發性現代化國家也有類似的地方,即原始積累;另一方面我們又是一個趕超型的國家,即后發趕超,以民族主義的力量,通過政治上的推動力來推動后發趕超,在這個趕超過程中產生了很多人為干預問題,成為導致今天城鄉差距問題的重要因素。

二、為什么要解決城鄉差距?

為什么一定要把城鄉差距解決呢?大概有四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從政治角度考慮。二是從經濟角度考慮,農民都不愿意種地,鄉村的經濟意義在萎縮。三是社會原因,很多人愿意回到鄉村,但是鄉村基礎設施條件不好,公共服務體系不健全。四是生態遭受破壞,鄉村生態功能下降。

我們今天的鄉村功能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是不一樣的,那個時候的鄉村是國民經濟非常重要的主體,今天的鄉村經濟已經沒有那么大的意義,農業占GDP的比重只有7%左右,加上農產品加工等各個方面也最多占到16%。今天的鄉村所感受到的矛盾也不是我們過去所想象的那些問題,像過去的鄉村土地問題、干群關系問題、計劃生育問題、提留問題等,都已經沒有了。今天的鄉村也很少有人去上訪,因為并沒有那么多復雜的事情。除了過去近郊區拆遷問題以外,農民對土地問題不感興趣了,因為在土地上賺不到什么錢。很多人關注宅基地,其實即便把宅基地放開了,自由化了,又有多少人會到鄉村去買地?這都是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鄉村的實際和我們對鄉村的認識不太一致,從這個角度來看,今天的鄉村和過去的鄉村不一樣,無論是居住的人口、經濟意義、社會意義都完全不一樣了,這是我們理解鄉村的重要前提。

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農業農村現代化是短板,讓我們感覺必須通過鄉村建設來推動現代化,其實這是一個誤解。中國的現代化還要繼續地依靠城市化、工業化,特別是新型城市化、新型工業化,這是不能忘記的。我們需要800多萬經營100~140畝規模的農戶,但現在只有一百多萬,這個規模的擴大要靠什么呢?要靠從事農業人口的繼續減少。所以鄉村振興的第一個挑戰就是農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的核心問題還是如何形成相應規模的問題,沒有相應規模是很難實現現代化的。我們往往希望把特別小規模的農戶通過社會化服務組織起來,這樣依然是有成本的,不可能保持這么大量的小規模農戶來實現現代化。因此,總體來講,鄉村振興、農業現代化還是要靠工業化、城市化,尤其是要形成縣鎮村空間的整體。

三、留在鄉村的人口怎么辦?

關于這一問題,我主要想講講我在云南實踐的情況。我在云南一共有25個村莊建設實驗,已經建完了的村莊有12個,正在建設的有11個,大概覆蓋了云南的怒江、臨滄、西雙版納、昆明、昭通、曲靖等不同地方。

我的基本思路是只有工業化、城市化繼續推進,才能夠實現現代化。我不太相信保持規模巨大的鄉村人口在鄉村,還能夠實現現代化,除非重新定義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特點恰恰在于我們如何在這樣一個人口龐大、小農還是鄉村主體的情況下逐漸推進現代化。但鄉村的數量還是要減少的,不可能保持這么大的鄉村數量。在這么大的鄉村數量中建設好每個鄉村是不可能的,但是未來總是會有一些鄉村留下來,可能會有很多鄉村人口留下來,像美國、歐洲、日本、韓國都是這樣的特點。今天要考慮的鄉村振興實際目標并不是發展鄉村經濟,因為未來的現代化不太可能取決于鄉村經濟的發展。鄉村振興的核心就是解決三個問題:一是糧食問題,這要靠農業現代化來解決,不能靠一戶一戶生產來解決。而推進農業現代化必須繼續推進城市化、工業化,使農業經營規模繼續擴大。二是鄉村有一些人口留下來,要讓留在鄉村的人口有體面的工作,有好的生活,同時要保護好生態環境。中國人口現在雖然只有30%多住在鄉村,但是鄉村占國土面積的80%以上,強化鄉村生態環境保護的功能至關重要。三是文化問題,越是推進城市化,人口越離開鄉村,我們鄉愁的情節也會越來越重,鄉村的文化傳承功能不能減弱。

基于以上考慮,我在云南開展鄉村建設實驗,有以下幾個想法。一是鄉村里一定要有一個有益于農民的新產業。如果推進鄉村建設中,需要投資大量的錢,農民卻不能受益,農民是承受不了的。所以一定要借鑒于農耕資源,尤其要幫助農民利用好自己的資產。如我在云南推進的資產盤活,都是把農民房子進行改造,一層自己住,二層改造成很高端的客房,把資產盤活,讓農民一邊生活,一邊還可以掙錢,同時能夠充分利用農民自己的勞動力。這不會產生巨大的經濟量,但對農民是有益的。很多人說在村子里一年能掙一兩百萬元,生活就非常好了。不可能在一個鄉村里產生幾十億、幾百億的收益,那也不是鄉村。二是一定要有農民主導、能夠說了算的組織形態。現在很多地方的鄉村產業都搞成了地主變雇農的模式,基本上都是老板受益,鄉村、農民、集體不受益,雖然農民也賺了一點錢,但是在產業收益鏈條里只有一小部分的收益。三是一定要有一個聯接形式。集體和農民關系怎么聯接?一定要確保農民作為受益主體,一定要有組織形態。由于農民是分散的,沒有技術,不會管理,我們希望培養一批鄉村CEO(職業經理人)。我實驗的二十多個村都是靠職業經理人來服務的。相當于農民當老板,雇傭職業經理人為他們服務。

我們就是通過這樣的機制來推動鄉村實踐的。現在云南的河邊村完全靠農民自己的組織,發展起了新的業態,由鄉村CEO負責運轉,從2017年建設到現在已經成功運轉三年了,每年收入的增長都非常可觀。在昆明市麥地沖村,組織農民把資產盤活,對破房子進行了改造,農民自己成立公司,通過鄉村CEO運行,靠旅游一年實現收入70多萬。今天的旅游應該建在鄉村里,鄉村就是最美麗的旅游場所,不需要建各種設施,看山看水看村莊,越原始越好。在城市化不斷推進中,鄉村的稀缺性不斷呈現,稀缺性本身就產生價值,不需要太多的建設就能盤活鄉村資產,讓鄉村人口有體面的生活。在昭通市的大苗寨,我們對整個村莊進行了改造,把整個資產進行了盤活,餐廳都是由農民房子改造的,這里沒有公司,沒有老板,我們通過培訓把農民調動起來。在昭通還有一些試驗村,通過資產盤活,把農民房子改造一下,政府拿出二三十萬元的實驗資金做示范,引導帶動農民自己干,這樣把城市動能帶入了鄉村,用城市動能激活了鄉村。

總之,推進鄉村振興一定要堅持城鄉融合的機制。同時,新型城鎮化一定要包括鄉村振興,不能只盯著縣城,還要考慮縣鄉村整體結構。現在這么多的鄉村不可能都要建,但是要抓好一些未來的鄉村建設。未來鄉村建設不是建基礎設施,而是要形成一個農民能夠受益的機制,這是核心。

(作者系中國農業大學文科資深講席教授,中國農村發展學會副會長。來源:《中國鄉村發現》2023年第3期 )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三级 | 亚洲免费国产综合网免费观看 | 色悠久久网国产精品99 |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阿v免费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 | 亚洲欧美日韩香蕉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