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張津 伍磊等:鄉村振興戰略下湘西少數民族傳統村落的文化重構路徑

[ 作者:張津?伍磊等?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4-05-08 錄入:易永喆 ]

  ——以永順縣西米村為例  

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隨后在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出實施該戰略的具體方案。五年來,“鄉村振興”戰略成為指導我國農村工作的核心思想,為農村基層社會的發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2022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又再次指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由此可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主要路徑包括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五個方面。其中,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文化保障,因此要依托鄉村社會原有的文化背景和社會基礎推進鄉村傳統文化的重構,促進鄉村文化振興,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整體推進創造良好的文化環境。

少數民族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湖南湘西地區自古以來就是少數民族聚居之地,也是多元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區。在該地域上分布著許多個少數民族傳統村落,既是當地社會的基本單位,也是湘西地區民族傳統文化得天獨厚的社會載體,成為了當地傳統文化有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由于現代化的沖擊,當地少數民族所扼守的傳統民族文化逐漸式微。傳統文化的弱勢使得當地鄉民精神資源貧瘠,鄉村傳統文化的重構工作也遇到了諸多困境。現如今,在黨和國家提倡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背景下,恰巧給了當地少數民族村落重新挖掘本民族傳統文化,有效開發民族文化精髓,實現區域經濟與鄉村傳統文化全面發展的重要契機。因此,本文擬從湘西少數民族社會的發展歷程入手,以其傳統村落文化的變遷為線索,發掘其當代所存少數民族傳統村落文化特性的價值為重點,以堅持中共中央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為提領,采取歷史與現狀相結合的方法,以當地永順縣獨具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特色的西米村為例,來探討“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湘西少數民族傳統村落的文化重構路徑。

一、西米村概況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處湖南省西北部,武陵山脈腹地,行政區域總面積1.55萬平方千米,轄區內共有七縣一市。湘西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區,全州2365160常住人口中,少數民族人口為1927561人,占77.47%。其中,土家族人口為1078151人,占43.33%;苗族人口為830948人,占33.40%。湘西是我國土家族人口的重要聚集地,也是土家族文化的重點保護區,擁有著“老司城”“土家第一村-雙鳳村”“溪州銅柱”等土家族文化遺產,部分地區仍保存著“過趕年”“社巴節”“打溜子”和“擺手舞”等土家族節慶儀式民俗。

湘西自治州的永順縣于1729年正式置縣。全縣被地方政府劃為18個保,西米村位于上榔溪,稱作上榔保,屬于永順縣上榔保七甲的管理范圍之內。當時,西米村被當地的土話稱為“西臘”,意為長滿青草鮮花綠樹的地方。民國12年(1923),上榔保改名上榔鄉,西臘村為其所轄。新中國成立后,于1951年廢除保甲制,按區劃分,此時全縣共有9個區、116個鄉和1個直屬鎮,西臘為永順縣第五區的石堤西所轄。1956年6月,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撤區并鄉的指示精神,永順縣原設的11個區被撤銷,181個鄉鎮被并為37個鄉3個鎮。西臘被劃入高坪鄉。1961年,永順縣再次進行了行政體制上的調整,全縣被劃分為9區1個直屬鎮。此后,區、社建制多年未變,而大隊、生產隊幾經變更,至1982年,全縣行政區劃有一次被調整,將米寨劃入了西臘,就此將西臘改為西米,獨立成鄉。1988年,全縣共設9個區,1個直轄鎮,41個鄉,5個鄉級鎮,517個村民委員會。西米鄉則被劃入高坪區,管轄10個自然村。2005年9 月,永順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撤銷西米鄉,將其管轄的西元、星火兩村歸入松柏鄉。馬鞍山等8村劃入高坪鄉。米寨村、白臘村、西臘村合并為西米村。就此,西米村的這一行政體系沿革至今。

在當代,西米村處于湘西州永順縣的東南部,緊鄰G352省道,位于張家界至鳳凰的黃金旅游線上,擁有一定地理位置與旅游區位上的優越性。村莊共有5個村民小組,共555戶,1746人,其中土家族占70%,苗族25%,5%漢族及其他民族。國土面積16.7平方公里,大部分為山林,其中耕地3470畝,林地21800畝。稻田1760畝,旱土1710畝。該村先后被授予全國婦聯基層組織建設示范村、國家森林鄉村、湘西州美麗鄉村和紅軍村,永順縣“重家教、守家訓、正家風”示范村。

二、西米村的傳統文化重構路徑

歷史上,西米村所在的永順地區各族群地區經歷了羈縻時期、土司時期以及改土歸流后時期。在這些時期,王朝國家諸多不斷變換的民族治理政策使得當地各族群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特性。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地民族社會不斷將新的文化特性吸納、融合,改造成新的民族特性,并最終形成了當代我們所能見到的西米村的傳統文化特質。

當代對西米村傳統文化特質影響最大的,莫過于現代化浪潮。對于傳統的當地社會來說,現代化帶來的信息化、交通、城市化等元素撲面而至,千百年來當地少數民族所扼守的傳統民族文化逐漸式微。經濟的發展雖然使得當地各民族村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并沒有帶動當地社會全面發展,隨之而來的是當地村民精神資源的貧乏、環境的嚴重破壞、人口外流嚴重、貧富差距懸殊等諸多自然、社會問題的衍生。失去了民族特性的當地少數民族村民,也就此失去了在多元社會中立足的根本。面對這種情況,重構當地傳統文化勢在必行。

所以說,要想在新時期開發西米村的傳統民族文化,當地少數民族傳統村落的村干部就應在黨和國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大背景下,帶領村民,在地方政府的幫助下,主動扛起傳統村落文化重構的大旗,利用自己手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文化、物質、自然資源,克服文化重構所面臨的困境以及盡可能地尋求解決之道,完成當地少數民族傳統村落的文化重構,并最終以文化引領鄉村振興。基于以上理念,開發西米村傳統文化的關鍵節點就是做好鄉村振興工作,具體路徑應有以下三點:

(一)充分利用傳統文化資源,發揮其產業潛能與社教功能

西米村具有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包括歷史遺存和紅色資源。面對這樣一筆巨大的文化財富,當地政府有關部門應積極指導西米村村委村干部進行有效有序的旅游產業開發工作。深挖當地土家文化內涵,打造強大的土家族族文化旅游品牌;深耕土家族文旅產業,開發多層次文旅產品。尤其以“西臘城堡”為中心,將當地打造成土司文化旅游目的地。并以土家族傳統的節慶習俗和飲食文化為基礎,在當地旅游場所打造“吃喝玩樂”一條龍休閑廣場。將篝火晚會、長桌宴、流水席、“刀頭”祭祖、“瑤繡”技藝展示等民俗活動納入其中,讓游客既可以品嘗到“合菜”、燉缸大片牛肉、土家臘肉、土家酸菜等特色美食,又能聆聽土家族民樂,參與民俗活動,讓他們盡情沉浸其中,流連忘返。

另一方面,還要充分利用當地的廉孝文化因子與紅色文化資源,讓其為當代當地的社會教育發揮作用。其一是,西米村乃至永順縣各級有關工作部門應加大對當地家譜、族譜的研究,在廣泛收集西米村家譜、族譜的基礎上,深挖其中以“廉孝文化”為代表的包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子以及湖湘優秀傳統文化因子的家訓族規,全面開發當地家譜、族譜的存史、資政、育人等重要功能;其二是,以當地紅色資源作為重要的素材,將其轉換為面向社會、面向公眾、面向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紅色文化教育、鄉土歷史教育的資料。并推進西米村紅色資源研究多出成果,使其能通過文字的方式進機關、進企業、進軍營、進社區、進鄉村、進校園、進課堂、進頭腦,讓廣大群眾均能接受到西米村紅色資源的紅色鄉土教育,從而在內心激發紅色認同,產生紅色共鳴,筑牢紅色根基,最終達到挖掘紅色資源的時代價值,彰顯紅色資源時代意義的目的。

(二)加大政府的政策配套力度

政府是“鄉村振興”的主體,政府對“鄉村振興”工作相關政策導入的力度大小,對少數民族鄉村的經濟發展有直接的重要影響,其主導作用。政府部門要根據鄉村振興工作的目標和要求,結合具體工作中的運作實際,針對發展對象的具體情況,制定并導入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發展政策。就西米村所在的永順縣的鄉村振興工作而言,政府要制定和落實有利于少數民族鄉村經濟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還應自己制定針對當地特殊社會狀況的地方優惠政策,如:對以西米村為代表的少數民族鄉村實施特殊照顧政策,對生活較不富裕農民的幫扶政策;建立規范的中央和省級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強化對這些少數民族鄉村地區的財政支持;對這些少數民族鄉村地區開辦的各類企業,特別是農產品營銷、加工企業,免除各種商業稅等等。

(三)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資金投入,是改善當地以西米村為代表的少數民族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啟動經濟項目開發必須的物質條件。沒有資金投入,鄉村振興工作便無能為力。資金投入量太小,鄉村振興的工作成效也不會十分明顯。一般而言,資金投入多少與鄉村振興工作成果的大小是成正比例的。對于相對落后的少數民族村落,如果不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不僅達不到經濟發展的目的,而且也難以鞏固之前全民脫貧的成果。因此,加強上述兩種投入的力度,是少數民族鄉村有效開展鄉村振興工作的基本保證。

總而言之,在黨和國家號召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大政策背景下,給了當地少數民族村落重新挖掘本民族傳統文化,有效開發傳統民族文化精髓,實現區域經濟與鄉村傳統文化全面發展的重要契機。當地地方政府在少數民族傳統村落的傳統文化重構中應扮演主導角色,但又不能喧賓奪主。地方政府應以“鄉村振興”為本,出臺相應配套政策,幫助當地村民進行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重構,但又不要過多地干涉村民對民族村落的重構行為,以免當地村民無法重構當地少數民族古色文化的精髓。我們始終認為,實現鄉村振興的偉大戰略目標,是湘西地區少數民族鄉村經濟發展進程中的一次質的飛躍,惟有堅持以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當代重構為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才能真正實現當地少數民族鄉村社會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的目標。

(作者單位:張津,西南民族大學中華民族共同體學院博士研究生;伍磊,吉首大學師范學院副教授。來源:《中國鄉村發現》2023年第3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中国年轻少妇毛茸茸 | 亚洲成Av人片乱码午夜 | 亚洲一级电影第一页 | 亚洲福利在线一区少妇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 亚洲欧美中日韩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