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和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習近平總書記對國家糧食安全十分重視,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他指出:“我國是個人口眾多的大國,解決好十四億人口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他強調:“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的課題,任何時候這根弦都不能松”。他叮囑:“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
一、國家糧食安全:關乎國運,關乎民生
糧食是古今中外永恒的課題。《尚書.洪范》就有“洪范八方,食為政首”的表述,把糧食列為國家管理的首要位置;唐代李世民提出“食為人天,農為政本”;清代理學家張履祥的“食者生民之原,天下治亂,國家廢興存亡之本也”,更是振聾發聵。毛澤東主席早就說過“不抓糧食很危險,不抓糧食總有一天要天下大亂”,小平同志也一針見血指出“農業,主要是糧食問題”,西方政治家對糧食問題的重要性也十分清醒,基辛格就說過“誰控制了糧食,就控制了人類”。
1、糧食是人類生存繁衍最基本的資源。“食、色,性也”“民以食為天”。吃飯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是繁衍生息的前提和基礎。不論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一日三餐不可或缺,在糧食面前人人平等。
2、糧食是國家安全穩定最重要的基石。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社會穩定的“基本盤”、“壓艙石”,“糧、豬安天下”。“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糧食又是農業基礎的支柱,稍有閃失,就會引發強烈的蝴蝶效應。我國能夠從容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有條不紊推動各領域改革,得益于較長時間農業穩定發展,糧食連年豐收。“農業穩則天下安”。我們黨創造的經濟長期發展,社會長期穩定兩個奇跡,農業特別是糧食發揮了基礎性保障作用。
3、糧食是國家間制衡最拿手的利器。世界風云激蕩,天下并不太平。大國之間的對抗,軍事手段慢慢變弱,政治、經濟手段逐漸強化。放眼世界,軍事強國、經濟強國大多是糧食大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秉承冷戰思維,堅持零和博弈,對我國進行全方位打壓,其中糧食就是他們最拿手的利器。“一日無糧千軍散”“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斷糧路”常能兵不血刃,出奇制勝。俄烏沖突中,俄羅斯能抗衡整個西方世界,糧食和能源就是殺手锏。
二、國家糧食安全現狀:成就巨大,危機潛伏
美國原國務卿艾奇遜在《美國與中國的關系》中斷言:新中國解決不了5億中國人吃飯的問題!1974年第一次世界糧食會議也作出了“中國養活不了10億人!”的結論,1997年美國學者布朗出版了《誰來養活中國?》的專著,聳人聽聞的提出:中國將拖累世界!
西方政要和學者的預言被事實不攻自破,中國創造了人類奇跡:用世界7%的耕地、6%的淡水資源,生產了全球25%的糧食,養活了19%的人口。
所謂糧食安全,就是“保證任何人在任何時候買得到、買得起維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糧食及制品”。它包含五大指標體系,即糧食自給率、糧食儲備水平、產量波動系數、人均糧食占有量、低收入居民糧食保障水平。按照這個體系標準,我國糧食基本安全,處于緊平衡狀態,存在結構性矛盾。
因此,要居安思危,堅持問題導向,底線思維。在糧食安全問題上既有軟障礙,又有硬制約,萬不可高枕無憂。
1、軟障礙:思想與觀念。
現實中存在需要矯正的“三大認識誤區”:
一是吃虧論。不少地方政府認為,種糧是“貼本買賣”,不僅不能創造財政收入,反而種糧、儲糧、賣糧諸多個環節都要補貼,財政難堪重負,擔心影響政績,產糧大縣大多是財政窮縣、工業弱縣。種糧農民認為,種糧效益低不劃算,“種一畝糧食抵不上打四個工”,內生動力缺乏。
二是過關論。由于農業基礎設施改善和科技水平提高,糧食單產不斷提升,本世紀以來糧食十七連豐,總產穩定在6.5億噸以上,高倉滿儲,庫容緊張,少數年份還出現農民賣糧難,不必花太大精力抓糧食生產。
三是買糧論。近年來,全球糧食增產,糧源充沛,國際糧價低,我國外匯儲備充足,經濟實力雄厚,種糧不如買糧,既省事又劃算。
2、硬約束:資源與結構。
資源趨緊。首先是耕地資源匱乏。我國雖然疆域遼闊,但可耕地少,人均耕地不到美國的1/10。由于城鎮化快速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和農民種糧意向降低等因素疊加影響,耕地面積萎縮已是不爭事實;特殊的地質結構、耕地過度利用、化學農業普及以及粗放管理,耕地質量降低也是不爭事實。耕地是糧食的載體,沒有耕地到哪里種糧食!其次是水資源緊張。我國是世界上13個嚴重缺水的國家之一,總量不足,均量更少,且時空分布存在重大缺陷,不少地方需水時沒水,不需水時卻大雨傾盆。受制于管理理念、技術水平、耕作方式,水利用率不高,灌溉用水利用系數僅50%左右,生產一公斤稻谷耗水一噸左右,比國際水平高20%以上。水是糧食生長的硬條件,水不足哪能多產糧!
結構不優。地理學家胡煥庸在黑龍江黑河與云南騰沖之間劃了一條人口密度對比線,俗稱“胡煥庸線”。線的東部,大都是平湖丘陵區,雨量充沛,最適宜糧食生產,但該區域面積狹小、人口密集,城市化、工業化、現代化發育早、發展快,大量農地變成了基礎設施和高樓大廈,耕地急劇減少,糧食產能急劇降低。線的西部,多為高原、山地和沙漠,地廣人稀,水資源稀缺,土地變不成耕地,不具備糧食生產條件。為了平衡全國人民的飯碗和國家經濟實力的關系,不得不花巨大成本搞南水北調,改善北方地區糧食生產條件,然后再北糧南運,供應南方城市人口、工業人口的糧食。這無奈之舉凸顯了資源稟賦巨大的結構性矛盾。
三、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對策:綜合施策,化解危機
總的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遵循,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精準實施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
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是:“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當進口,科技支撐”。
戰略底線:“糧食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戰略舉措:“藏糧于地、藏糧于技”。
在糧食問題上,中央、地方、農民的價值取向存在較大差異,國家追求糧食安全,地方追求財政收入,農民追求種糧效益。要在三者中尋找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
1、基礎在耕地。土地是財富之母,耕地紅線是安全線、生命線。“要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好耕地”,真正做到面積不減少,質量有提高。要建立嚴格的“田長制”,明確耕地保護剛性責任,劃定城市建設邊界,制止城市無序擴張,嚴厲查處耕地非農化和棄耕拋荒行為,落實耕地占補平衡政策,堅決遏制耕地數量持續減少的趨勢。持之以恒開展農田水利建設,打通農田灌溉最后一公里,穩步提高灌溉用水利用系數,增加旱澇保收農田面積。繼續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強地力培育,提高耕地質量和產出率。
2、關鍵在科技。“藏糧于技”是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重要內容,每一次糧食產量上臺階都是科技進步的結果,守住國家糧食安全仍然需要科技支撐。“一粒種子改變一個世界”,種業是農業科技的前沿和高端,要攻克種業“芯片”瓶頸制約,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不斷研發出高產、優質、高抗的糧食新品種,加快優良品種推廣運用,湖南要繼續保持種業全國領先地位。加快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在糧食生產中的運用,提高糧食生產標準化、精準化水平。研究集成種養循環、魚稻共生、水旱輪作、設施栽培等技術模式,提高種糧效益,保護農業環境。比如,近些年推廣的稻田綜合種養模式,每畝可增加2000元以上的收入,稻米質量也有很大提高。
3、動力在效益。農民是糧食生產的主體,要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就必須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當前,農民種糧意愿不強,積極性不高,主要原因是種糧效益過低,要激活農民種糧動力,就要想方設法提高種糧的比較效益。受制于市場規律、國家財力和WTO規則限制,國家不可能大幅提高糧食收購價,必須在農業內部挖掘增收潛力。一是改革耕作制度。如這些年湖南大力推廣的魚稻共生、糧菜連作等耕作制度,就大幅提高了種糧綜合效益。二是轉變生產方式。大力推廣機械化,研究推廣輕簡高效的種糧機械,加強農田機耕道建設,改人力、畜力為機械作業,逐步將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前沿技術植入農業,減輕勞動強度,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種糧效益。三是優化組織形態。根據糧食生產季節性強、不飽和勞動明顯的特點,大力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經營主體,通過土地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在擴大規模中提高效益。
4、保障在政策。農業帶有基礎性、社會性、準公益性,不具有完全市場經濟特征,糧食更關系到國計民生,不能簡單套用市場規則和價值規律,必須更好發揮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一是加大農田水利、機耕道路、中低產田改造投入力度,著力改善生產條件,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二是國家層面研究出臺調動產區積極性的財政轉移支付政策,減輕主產區財政壓力;三是在提高糧價受WTO黃箱政策制約的情況下,參照農業發達國家的做法,更好利用藍箱政策,加大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的強度,使糧食生產效益達到或接近全社會平均效益水平;四是實施區別于其他產業的金融、保險支持政策,降低市場風險和自然風險。
(作者系湖南省人大農業委原主任、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專家委員、湖南省農村發展研究院院長;來源:《中國鄉村發現》2023年第2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