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郭曉鳴:家庭農場有利于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

[ 作者:郭曉鳴?周小娟?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5-12-14 錄入:12 ]

原題:家庭農場:主要發現、基本判斷與發展對策

面對新形勢下更加開放的市場環境和農產品需求結構急劇變化,我國小農經濟與農業發展的不適性日益凸顯,農業生產經營面臨著農村勞動力老齡化、農戶兼業化、農業副業化、非糧化等日益嚴重的沖擊,急需推動農業經營方式創新,在家庭經營的基礎上通過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克服小規模農業的局限性。近期,我們在四川省的內江市東興區、眉山市丹棱縣、遂寧市安居區和瀘州市古藺縣展開關于家庭農場生產經營問題的多層次訪談和問卷調查,收集有效問卷135份,以期準確把握當前家庭農場發展的基本特征、判斷其面臨的主要問題和挑戰,進而提出更具針對性的政策建議。

一、家庭農場具有有利于現代農業持續發展的重要特征

調查表明,與公司農業相比,家庭農場在生產經營上,除了具有家庭經營、商品化生產、市場化發展、企業化管理等規模經營的一般特性以外,還具有有利于現代農業持續發展的更加鮮明的下述重要特征:

第一,家庭農場的生產選擇為穩固農業基礎和確保糧食安全提供重要支撐?,F實表明,龍頭企業流轉土地進行經營的基本與糧食無關,表現出明顯的非農化、非糧化傾向。然而,家庭農場卻基本以種養業為主,并且在糧油、生豬等傳統農業領域保有相當高比例。調查顯示,90.3%的家庭農場從事的是與種養業相關的農業生產經營活動,并且其中有19.3%的家庭農場從事糧油生產,40.7%的從事生豬的規?;B殖。

第二,家庭農場主普遍綜合素質較高并與當地農村社區表現出較強的地緣關系。調查顯示,家庭農場主的平均年齡為44.5歲,并且50.4%的接受過高中教育,普遍具有年紀較輕、受教育程度較高的特征。此外,與嵌入式的工商企業等外來業主不同,有高達72.6%的家庭農場主來源于本地村民,對當地的自然資源、社會環境等十分熟悉,即便是外來家庭農場主,也往往是回歸家鄉故里或者投親靠友,同樣與當地農村社區有著千絲萬縷的密切關系。

第三,家庭農場凸顯的開放性特征有效促進了生產要素向農村流動。調查顯示,現實中家庭農場的發展已經突破以農民為主的封閉式發展方式,有25.9%的家庭農場主具有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工作的經歷,這表明家庭農場打破了城鄉之間生產要素由農村向城市單向流動的僵局,表現出不斷增強的開放性特征。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進入農村投資農業,成為未來農業發展的新的人力資源來源,這無疑是一個極具積極意義的重大變化。不僅意味著“誰來種地”的嚴峻困擾有可能因此得到事實上的緩解,而且在人力資本流動的牽動之下,城鄉之間生產要素全面對流的新的格局將有望逐步形成,構成促進現代農業發展不可缺少的持續性動力源。

第四,家庭農場的發展過程表現出明顯的規模理性。根據調查統計結果,有37.4%的家庭農場近五年內將選擇穩定現有土地規模,并有43.5%的家庭農場流轉土地并沒有集中連片,對相當部分家庭農場來說,土地成本控制比土地規模和集中連片更重要,他們會為了節約成本、保證收益放棄土地整體上的集中連片,選擇部分較邊遠、土地等級較次的耕地或荒地。同時,近一半的家庭農場表示并不需要長期雇工,主要依靠家庭勞動力,平均每個家庭農場約有3個家庭成員常年參與農場管理,從而以用工成本大幅壓縮方式保證農業生產經營收益?,F實表明,與龍頭企業往往因多種原因普遍存在非理性的規模偏好現象明顯不同,家庭農場基于自身基礎一般都不會人為地追求土地集中連片和過度規?;l展,而是盡可能地將農業經營規模控制在家庭經營能力范圍之內,對土地、勞動力等要素配置更具經濟理性和市場化。

第五,家庭農場擁有發展現代農業的相對更強的自主性。家庭農場在土地流轉、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農機運用、設施農業建設、品質建設及品牌建設等方面都表現出很強的自主性,按照自身發展實際情況及意愿對自己所從事的農業生產進行經營管理,并通過自我積累,自我發展,逐步承擔農業生產經營中的部分投資,具有一定的自立能力,行政干預較少,政府依賴度不高。調查顯示,67.4%的家庭農場表示自己投資修建過灌溉設施,平均每個家庭農場自身投資額占灌溉設施修建總額比例高達81.9%。

二、現階段家庭農場發展面臨需要重視的問題和障礙

調查表明,當前家庭農場發展勢頭良好、覆蓋面在不斷擴大,帶動性正持續增強。但值得指出的是,家庭農場總體上仍處于發展的初始階段,在缺乏完善配套的政策支持的條件下,其發展過程表現出明顯的自發性特征,仍然面臨一系列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和障礙:

第一,過高的土地流轉費用給家庭農場經營帶來很大的成本壓力。隨著工商資本下鄉和政府規模偏好以及農戶土地財產性意識的蘇醒,近年來土地租金不斷上漲。一些地方兩年內土地租金己經翻了一番,土地租金成為家庭農場生產經營的主要成本。從對種植業家庭農場的調查來看,土地租金占經營總成本的比重高達53.7%。如果加上土地平整費用等,家庭農場的用地成本將進一步上升,家庭農場因此普遍面臨著較大的土地租金壓力。

第二,生產性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嚴重限制了家庭農場的發展。雖然家庭農場在生產性基礎建設方面表現出一定的自主性,但是限于自身能力其基本不具備完全解決基礎設施建設的能力,調查中,絕大多數家庭農場明確表示道路、灌溉、倉儲等基礎設施建設是當前家庭農場發展面臨的首要問題,而且解決這些問題僅僅依靠自身的力量是力所不及的,必須得到政府的有效支持。隨著家庭農場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傳統的房前屋后以及公路兩邊的晾曬已經完全不能滿足其需求,家庭農場面臨著晾曬場地、倉庫用地等設施農用地的用地難題。

第三,家庭農場獲取基本金融服務的能力并沒有得到實質性提高。在資金需求方面,由于生產經營規模的擴大,家庭農場普遍表現出對金融借貸的強烈需求,但是家庭農場獲取基本金融服務的能力并沒有任何實質性提高,83%的家庭農場表示希望從金融機構獲取貸款,但是僅有28.1%的家庭農場表示能比較容易地從金融機構獲得貸款支持。調查顯示,其主要原因是金融機構貸款業務以擔保貸款為主,并需要以城市住房、商鋪等不動產及存單質押,條件嚴格,門檻過高,而家庭農場普遍擁有的農村房屋、土地經營權、農用設施等資產抵押仍受法律和制度限制,據統計,有71.9%的家庭農場表示因缺乏抵押物、找不到擔保人等被排擠在獲取正規金融服務的大門之外。同時,現存的小額信貸等短期性金融服務能夠提供的貸款額太小,總體上難以滿足家庭農場基本融資需求。調查表明,超過45%的家庭農場的資金需求仍然是依靠民間借貸解決的,相對較高的融資成本無疑事實上制約了家庭農場發展能力的提升。

第四,當前的農業保險政策并不能有效滿足家庭農場新的現實需求。政府是當前農業保險政策運行的主體,由于單一的農業政策性保險扶持力度和扶持范圍有限,與家庭農場農業經營規模及生產多元化現實,不相適應,使得農業保險并不能真正發揮保險的功效。據統計,有高達75.6%的家庭農場并沒有獲得農業保險,僅24.4%的目前享有農業保險,且主要集中在糧油、生豬等領域,家庭農場更大規模經營的蔬菜、水果、牛羊等農畜產品卻不能覆蓋。此外,調查中農場主普遍反映受災后賠付難度大,賠付比例少,連生產成本都很難得到保障,達不到保險的目的。

第五,社會化服務體系缺失使得家庭農場發展擴張能力有限。現階段,家庭農場雖然擁有一定的土地適度規模,但這種規模并沒有大到能夠將其所需的各種社會服務內部化的程度,社會化服務體系的缺失使得家庭農場發展擴張能力十分有限。調查發現,84.6%的家庭農場仍以孤立的自我經營為主,并沒有加入合作社或者與公司企業聯合經營。這種家庭農場之間的分散狀態,一方面使其依靠自身力量進行品牌塑造、質量認證等手段開拓市場成本居高不下,市場參與度較低。有51.9%的家庭農場明確表示因為經營規模有限,商標創建和維護的成本太高而沒有進行商標注冊,41.3%的家庭農場同樣因申請成本問題而放棄進行產品質量認證;另一方面,由于政策相對失衡,相對于生產環節而言,對產前、產后的農資供應商、生產性服務商、農產品批發商等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構建政策支持明顯不足,從而構成家庭農場發展中的最大約束之一,直接限制了家庭農場的發展速度和發展水平。

三、促進家庭農場健康發展迫切需要政策創新

當前家庭農場的發展正處于十分重要的關鍵期,一方面家庭農場是新型經營體系中最重要的主體,發展的內在需求強烈,是堅持家庭經營基礎地位的同時實現適度規模經營的最優選擇。另一方面面臨的制約十分明顯,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突出困難,亟待更大力度的政策創新,實施更直接和更具針對性的支持措施。從總體上看,下述五方面的政策突破至關重要:

第一,以土地流轉體系化為重點穩定家庭農場土地經營。關鍵是三個方面的政策突破:一是全面啟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建立產權交易平臺,促進承包土地依法有序向家庭農場等規模經營主體規范流轉,保障家庭農場土地經營權的基本穩定。二是加強土地流轉價格指導,探索建立土地流轉價格自然增長機制,出臺不同區域流轉土地從事家庭農場的租金指導價格。三是在安排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時,對家庭農場所需的糧食晾曬、大中型農業機械停放場(庫、棚)等項目所需設施農用地的用地指標適當放寬。

第二,以生產性基礎設施建設為核心改善家庭農場生產條件。在這方面重要的是實施雙向政策調整:一是整合各部門涉農資金,依靠土地整理、高標準農田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建設等各項農業建設項目的推動,加大對田間道路、灌溉溝渠等基礎設施建設,為家庭農場經營提供良好的生產基礎。二是加大對家庭農場建設生產性基礎設施的政策扶持力度,并將家庭農場所建的溝渠、圈舍等生產基礎設施的補貼方式由“先建后補”調整為“邊建邊補”。

第三,以抵押方式多樣化為突破口解決家庭農場融資瓶頸。一是建立和完善專業的農村產權交易所,從根本上消除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的法律障礙,保障土地經營權抵押擔保功能的完全實現。二是積極探索建立存欄牲畜、家禽、苗木等農作物土地預期收益權抵押辦法,突破家庭農場融資無抵押物困境,拓寬家庭農場融資渠道。三是加強農村金融機構對家庭農場的信貸支持,支持家庭農場以應收賬款、倉單、專利權、注冊商標專用權等辦理權利質押貸款。四是逐步開展家庭農場信用等級評定,對信用等級高的家庭農場給予一定的授信額度,及時滿足其有效信貸資金需求。

第四,以農業保險多元化為指向提高家庭農場風險抵御能力。應盡快探索建立以政策性保險為基礎的多渠道、多主體經營的家庭農場專項農業保險制度。一是根據家庭農場生產經營特性,開發新型農業險種,優化政策性保險品種結構,逐步實現稻麥油等大宗農產品保險全覆蓋,擴大特色農業保險的覆蓋面,使更多的家庭農場能夠享受到農業保險的保障。二是提供多種檔次的風險保障,對不同檔次實行差別化的補貼標準,由家庭農場根據繳費和補貼標準以及自身風險防范的需要自由選擇參保檔次,給予家庭農場自主選擇權,多買多補,充分發揮財政對保費補貼的杠桿作用。三是調整農業風險保障水平,逐步實現由保成本向保收入轉變,提高家庭農場農業保險的損失補償水平。

第五,以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為抓手強化家庭農場服務支撐。一方面應強化政策支持力度,培育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加快發展,彌補這方面的薄弱環節,為家庭農場提供良種、農機、植保,以及農產品加工、儲運、銷售等一體化服務。另一方面要采取政府訂購、定向委托、獎勵補助、招投標等方式,創新公益性服務模式,大力開展農技推廣、抗旱排澇、統防統治、產品營銷、農資配送、信息提供等各項公益性生產服務,更有效地滿足家庭農場對社會化服務的多樣化需求。此外,還必須積極引導和扶持家庭農場組建農業合作社,以“集體行動”方式降低經營成本,為家庭農場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使其成為家庭農場連接市場的重要紐帶。

作者單位:四川社會科學院

來源:第二屆隆平國際論壇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第1页 | 伊人久久大杳蕉夜夜揉夜夜爽 | 中文字字幕无线视频 | 免费国产午夜电影视频 | 亚洲精品字幕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