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論壇
嘉賓
孫中華,農業部總農藝師
汪小亞,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工商銀行董事,研究員
陳春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副研究員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到2020年,現代農業建設取得明顯進展。”這里所說的明顯進展,體現為糧食供給得到有效保障、農業生產質量和效率顯著提高、農民生活達到全面小康水平、全面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提高農民素質和農村社會文明程度、農村基本經濟制度和社會治理制度進一步完善。
以此為目標,一號文件在現代農業、綠色發展、產業融合、城鄉協調、農村改革、加強和改善黨對“三農”工作指導等6個方面對“三農”這一“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歷史任務”進行了部署。其中,如何發揮適度規模經營、“互聯網+”、農村普惠金融對現代農業發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中國經濟時報以圓桌論壇方式約請業內專家進行精彩解讀,供讀者參考。
發揮適度規模經營在現代農業中的引領作用
中國經濟時報:“十三五”建議中對現代農業發展提出了要求,并進行了一系列部署。這些部署既著眼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又著眼于新常態下農村農業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其中,對適度規模經營在現代農業中的引領作用,建議提出:“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發揮其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的引領作用。”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也提出要“發揮多種形式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引領作用”,并提出了“適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發展需要,允許將集中連片整治后新增加的部分耕地,按規定用于完善農田配套設施”、“支持多種類型的新型農業服務主體開展代耕代種、聯耕聯種、土地托管等專業化規模化服務”、“健全縣鄉農村經營管理體系,加強對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的管理服務”等具體要求。如何解讀這些表述?
孫中華:發揮適度規模經營在現代農業中的引領作用,這樣的表述,在黨的文獻中還是首次見到,這充分表明了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在現代農業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規模過小、農業勞動生產率低是中國農業現代化的最大短板和制約。
經過長期努力,我國農業現代化的努力取得巨大成果。到2014年,我國農業科技進步的貢獻率已經達到了56%,農作物的良種普及率超過了95%,農作物耕種綜合機械化率達61%,農田有效灌溉率超過了51%,水稻、小麥的單產達到了世界發達國家水平,玉米單產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有關農業研究機構認為,中期而言,目前農業已發展到實現現代化農業的中后期。上述指標都說明了這個問題。但我們的農業勞動生產率低,只有世界平均值的47%,高收入國家的2%,美國的1%。這主要歸因于我國農業經營規模太小,從資源稟賦上講,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大約與日本持平,是歐盟的三分之一,美國的六分之一,但我國農民戶均耕地面積,僅僅為日本的四分之一,歐盟的四十分之一,美國的四百分之一,這種超小規模的經營方式,導致了難以形成規模效應,農民的生活水平難以提高,農產品的價格也缺乏國際競爭力。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是世界農業發展的一般規律,也是我們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我國農業經營規模過小,既有我國人多地少的資源稟賦的原因,也與城鎮化不足和不完全有關。現階段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既要積極,也要穩妥,使之與城鎮化進程和農業勞動人口的轉移規模相適應,與農業科技進步和生產手段的改進相適應,與農業生產服務水平相適應。同時,要堅持形式多樣,既要堅持土地的規模經營,也要堅持服務的規模經營,使二者緊密結合,相互促進。
土地規模經營,既要重視通過租賃土地經營權擴大經營規模,也要重視通過土地入股、土地托管、土地承包權的互換和轉讓等方式來擴大經營規模。
現階段應該重視兩種土地規模經營發展,就是通過土地的互換、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來發展土地規模經營。
在土地互換方面,當前土地流轉的比例達到了34%,耕種自家承包地的農戶仍然占多數,在農戶土地經營總面積不變的情況下,減少農戶土地耕種的地塊,擴大單塊土地的面積,這對提升大多數農戶的規模經營意義重大。推進土地互換,要堅持以下幾個原則:一是農民自愿,引導而不強迫。二是因地制宜,重點在平原地區開展。三是辦法要公平,過程要公正。
在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方面,應支持引導進城落戶的農民,依法自愿有償退出承包地。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維護進城落戶農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支持引導農民自愿有償轉讓上述權益。這也是首次在中央文獻中這樣講。這是適應城鎮化進程、促進農業規模經營發展的一項重大政策,意義深遠。
如何通過建立土地承包權的退出機制,既充分發揮土地的財產功能,為進城農民提供原始積累,又發揮土地的生產要素功能,促進土地資源優化配置,讓留在農村的農民種更多的地,這將成為今后一段時間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非常重大的問題。國際上,通過法律政策引導老年農民退出土地,是一個普遍做法。如法國,通過發放離土終生補貼,鼓勵55歲以上的老年農民出讓土地,并引導土地向具備經營資格和能力的規模經營農戶集中。目前我國土地承包法對農民退出土地承包做出了自愿交回、收回、轉讓三種規定。總體上看,這方面的制度安排還不夠完善,既不利于支持農民進城落戶,又不利于優化配置耕地資源。到2014年底,全國農民轉讓承包地的面積,僅僅只有1190萬畝,占流轉總面積的3%。
總之,隨著城鎮化和工業化的進程加快,農民的承包權也將動起來,土地規模經營,對農業現代化的促進作用是根本性的。
發展農村電商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
中國經濟時報: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大力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應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現代信息技術,推動農業全產業鏈改造升級。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形成線上線下融合、農產品進城與農資和消費品下鄉雙向流通格局。如何解讀“互聯網+”對現代農業的影響?
陳春良:在政策層面,特別是剛剛發布的一號文件,“互聯網+農村電商”成為主要的關注點之一。我認為,電商企業的農村戰略,開辟了一條新路徑,探索了農村買和賣的新方式,為更好構建流通體系創造了有利條件。
發展電商的好處是,一是減少中間環節,二是提供定制化服務。三是發展互聯網金融。另外,一些發展起來的農村電商淘寶村,有利于農村加工業的發展。
近兩三年,互聯網在農村的普及發展較快。一是農村網民在整體網民中的占比不斷增加,規模增長速度是城鎮的2倍,截至2015年12月,我國網民中農村網民占比達28.4%,規模達1.95億人,較2014年底增加1694萬人。二是農村電商發展很快。2014年,中國農村電商銷售額已超過1400億元,僅在淘寶、天貓平臺注冊的農村網店數就超過160萬個。例如,阿里巴巴2015年的“雙十一”銷售,不僅是國內品牌,國外品牌也有參與。
農村電商策略上,一是下行,即消費品下鄉;二是農產品上行,走出農村進入城鎮。不容忽視的是,傳統的渠道在發展電商上具有優勢。一是供銷社系統的“供銷E家”發展迅速,二是郵政系統的網點點多面廣。
在農村電商發展的現實條件上,農村和城市有差別,部分農民需要通過中介上網購物,例如,阿里、京東等都在縣城、鄉鎮推廣服務站點。雖然我國一些職能部門,如商業部、工信部、農業部等都有對農村電商工作的部署,但是仍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缺乏政策抓手,各部門資源整合能力有待加強。二是基礎設施不完善,物流配送成本高,尤其是縣以下物流成本較高。三是流通設施不配套。例如,農產品不易存放,冷鏈物流建設有待加強。
我們通過調研發現,現在農村電商大都是下行的產品多,上行的產品少。“互聯網+三農”的市場也很龐雜,沒有清晰的模式。在政策層面上,定位還要明晰,需要進一步激活流通機制,探索農村發展新空間。
以“共享”理念創新普惠金融服務
中國經濟時報:今年“一號文件”提出,要加快構建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發展農村普惠金融,降低融資成本,全面激活農村金融服務鏈條。不難看出,進一步加強農村普惠金融的發展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推手和強大助力。如何在新形勢下推動金融資源更多向農村傾斜?
汪小亞:我們為什么要樹立新的發展觀,建立“共享”的發展理念?從普惠金融的角度,我分享三個案例。
第一個案例是去年12月份我去了一個中等鄉鎮,該鄉鎮的存貸比相對很低,縣里的存貸比不到50%。現在大家都在說貸款難、貸款貴,但是2007年以來,涉農貸款一直在增長,涉農貸款增長比例高于農戶收入增長比例。我們不要只看到農村金融存在的問題,更要看到對農村金融服務的努力和提升,應從積極的角度來看。
第二個案例,是發展鄉鎮信用協會。我們調研的這個鄉鎮里存貸比少,不夠商業金融的條件。鄉鎮有關部門就想辦法,發展鄉鎮信用協會。鄉鎮中的產業信用協會一般是由幾個種植大戶,比如養雞、養魚、種植茶樹等大戶在一起建立起來的,縣級協會由財政補20萬元,鄉級協會由財政補3萬元,會員補50萬元。在此資金的基礎上,農商行再以5倍到10倍的方式發放貸款。通過這種信用合作的方式,即,通過聯保方式獲得商業金融貸款。這是一種創新。但是這種模式也存在一些問題。得到資金的人不是廣大農戶,僅僅是種養大戶,沒有解決廣大農民的借貸需求,這是少數人受益的創新,仍需要探索“共享”的模式,惠及更多農戶。
如何建立“共享”理念?我認為第三個案例比較好。即,依托資金、產業扶貧就是很好的做法。一個養雞專業戶,做蛋雞的養殖,采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成員有126戶,進行共享服務。具體來說,一是社員式扶貧。貧困農戶有能力的話,就推薦為社員,幾個農戶建立一個大棚,進行統一的育苗、配送、銷售等。讓大家進入到產業合作里,帶動貧困人口進行脫貧。二是依托合作社提供的資金進行扶貧。貧困戶在縣城貸到的5萬元,貸到合作社里,合作社統一分配資金,參與資金分紅。三是對沒有經濟能力和勞動力的人,把土地讓出來,土地按600元一畝的方式進行量化處理,扶持資金進行脫貧。四是對僅有勞動力的農民進行扶貧,例如,“搬運、撿雞蛋”等工作。
這種融入金融、互相合作的模式,在產業大戶、合作社、貧困農戶之間建立了很好的“共享”機制,通過精準扶貧的新模式,帶來更好的共享發展。
有了案例分析,我們該如何做?我國在“十三五”期間,以五大理念來謀發展。從金融創新角度分析,我認為,一是組織方式的創新。“十三五”建議提到商業金融、開發性金融、政策金融、合作金融等分工合理、互相補充的金融體系,這是組織體系的一種方式,但是目前金融的供給和需求存在不對等的情況,在金融合作組織方面,仍有待發展。合作金融與其他金融不同,在“熟人社會”里,有新的處理問題方式,有獨特的優勢。但是也存在一些“跑路”和“山寨銀行”的現象,潛在風險很大。二是投融資的創新,例如“直接融資”、“社會融資”、“互聯網+三農金融”等。三是建立共享制度。
扶貧是共享的一部分,普惠金融是共享的一種體現。共享就是,人人都有獲得資金和貸款的權利,每一個人在有需求的時候,能夠得到合適價格,享受及時的、便利的、有尊嚴的高品質服務的多類金融。此外,通過新的發展理念創新達到共享發展,還要依托于外部良好的法律、政策、監管等環境,還需要智力、稅收和立法的支持。
(李成剛 王晶晶系本報記者)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經濟時報2016年02月19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