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2016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對2016年全國政務公開工作作出部署。筆者認為,政務公開是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的關鍵,各級政府理當從完善機制、規范建設、用好載體、強化監督方面著手,加大政務公開力度,讓群眾像掃二維碼一樣清清楚楚、一覽無余。
強化領導,健全政務公開機制。政務公開工作關乎政府形象,不能流于形式、走過場。各級職能部門要結合部門實際建立健全政務公開長效機制,部門一把手要親自研究部署推進工作,主要負責同志要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具體實施方案或工作措施,明確專人負責政務公開工作,把不涉密、不違背組織紀律、上級部門要求公開的內容應公盡公。同時,將政務公開工作納入政府績效考核體系,使政務公開成為一種自覺意識和行為。
規范建設,提高政務公開質量。要出臺專題管理辦法,推動各職能部門自覺樹立“一般事項公開向重點事項公開、結果公開向全過程公開、自定公開內容向群眾點題公開”的“三個轉變”意識,提高政務公開質量。對涉及面廣、社會關注度高的法規政策和重大措施,部門主要負責人還要通過參加新聞發布會、接受訪談、發表文章等方式帶頭宣講政策,解疑釋惑,傳遞權威信息,增進社會認同。
用好載體,完善政務公開形式。各職能部門要按照便利、實用、有效的原則,創新政務公開新載體、新形式,呈現出靈活多樣的政務公開形式。要堅持把《要點》中的18項公開事項設立網站專版,完善搜索功能,讓政府的權利清單、權利運行能上網、留痕跡,讓各職能部門的運作情況置于“陽光”下,杜絕“暗箱”操作現象。
強化監督,確保政務公開落實。要將政務公開工作與黨風廉政建設、鑄廉行動建設綜合進行檢查、考評,考評結果納入崗位目標責任制。要嚴把公開內容和項目關,不搞半公開、假公開、亂公開。要采取實行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檢查相結合等形式,強化監督檢查工作,要充分發揮紀檢監督員的作用,定期召開監督員座談會、聽取監督員反映有關情況等形式進行開門納諫。同時,要鼓勵廣大干部群眾參與監督,推動形成公開工作更加扎實、有序開展的政務公開氛圍。(冉穎 歐忠海)
作者單位:貴州省三穗縣委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