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是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任務,棗陽市政府按照“選好帶頭人、抓住關鍵人、請對引路人,做好監管人”的思路,探索發展新途徑,使村集體經濟發展又上一個新臺階。
加強村級領導班子配備,選好發展集體經濟的帶頭人。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需要有一個“團結、戰斗、能吃苦耐勞”的領導班子,更需要有一個黨性強、思路清、懂經濟、肯實干的帶頭人,帶著群眾一起真抓實干。為選好帶頭人,棗陽市采取多項措施:一是加強引導農村外出務工能人吸收進入村兩委班子,擔當新農村建設的帶頭人;二是注重把農村涌現出的種養能手、致富能人吸收到黨員隊伍中來,發揮他們的骨干帶頭作用;三是采取措施留住退伍轉業返鄉軍人和高中、大中專畢業生,把他們培養成村級組織的骨干力量。截止目前,全市農村“兩委”班子任職總人數中,生產大戶或致富帶頭人占29.6%,外出務工經商返鄉人員占13.8%,退伍軍人占12.7%,農村專業合作組織負責人占8.1%;全市農村“兩委”班子任職總人數中,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占11.2%,高中專文化程度占49%。
造就新型農村人才隊伍,抓住發展集體經濟的關鍵人。發展村級經濟核心問題還是人才的問題,棗陽市一是注重加強對農村能人的培訓和典型引導,充分利用職業技術學校、農村黨員電化教育活動室、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接收站點等教育培訓陣地,積極培育“土專家”、“田秀才”;二是堅持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工程,采取專題培訓、下發科技信息、發放光盤等形式,注重把黨員群眾中致富能力強的培養成農村實用人才。僅是今年以來,棗陽市先后培訓農村實用人才3614人次,舉辦專題培訓班62場次,下發科技信息9000余份。
招商引資與發展專業合作組織并重,請對發展集體經濟的引路人。棗陽市政府鼓勵一批交通便利的村,利用自己的區位優勢,大力招商引資,引進一批駐村企業。這些駐村企業在培植自身主導產業的基礎上,拉長產業鏈條,幫助村級優化種植、養殖結構,吸納閑散勞動力,增加用工,實現農業的多次增值,促進農民實現增收,推動了所駐村的經濟發展。同時,支持和引導村集體牽頭興辦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組建農副產品購銷合作組織,以“合作組織+農戶”的形式引導農民闖市場,在服務農民增收、促進農民致富的過程中,更好地實現村集體自身的增收。截止目前,全市504個村共成立農村專業合作組織1115個,農村集體資產100萬元以上的208個,500萬元以上的11個,超過1000萬元的有11個。
強化集體資產管理,做好集體經濟發展的監管人。村級集體資產管理工作薄弱,是制約集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管得好,村級集體經濟就會積少成多,由弱變強;管不好,再強的集體經濟也會垮下來。棗陽市一是進一步推進和完善村級財務管理,建立健全村級財務管理制度;二是加強對村級集體資產的管理,嚴格執行三資管理制度,由相關部門牽頭,在清產核資、資產評估、產權登記的基礎上,對集體資產的占有、經營及日常管理作出明確規定,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三是強化民主監督,實行民主理財,在各村成立民主理財小組,定期公開帳目,接受群眾監督,解決帳目不清、有章不循、貪占挪用、濫支亂花等問題。
作者單位:中共棗陽市委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