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不熱的“政府熱線”別“涼了”百姓的心
熱線電話是百姓與有關部門及單位溝通的渠道之一。然而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部分地方公開電話多達數十個,卻存在電話難打通、難溝通、難辦事等問題,不僅使得熱線電話難以發揮應有效力,也給政府公信力帶來了負面影響。(新華網 2016年05月17日)
政府設立熱線電話的宗旨,就是給百姓提供咨詢和投訴的渠道,方便百姓辦事,同時也是傾聽百姓聲音的一個良好渠道。然而一些地方好事沒有辦好,讓群眾很是“搓火”,不但不能成為一個好舉措,反而招人厭煩,大有“掛羊頭賣狗肉之嫌”。如何讓“政府熱線”真正熱起來,成為解決百姓困難,拉近與群眾關系的紐帶,還得政府下真功夫,抓實效,拿出切實可行之方案來。
政府設立熱線電話的初衷,是提高理政問政能力,切實解決百姓的困難。然而在一些部門只是為了應付其事,只是解決有無得問題,至于履行的如何,是不是解決了百姓問題,則漠不關心。持此種想法的多半還是思想觀念沒有根本轉變,為“設立而設立”,而不是從“為民服務”的思想出發,遵循的仍然是陳舊的官場規則,“唯上不唯民”,殊不知這樣的想法與“政府熱線”之功用,實在是謬以千里。所以要根治這種陋習,還需要從各部門自身建設做起,以黨風廉政建設為主體,轉變思想,改進作風,狠抓實效,將每一項工作,每一個舉措的成效,以百姓的滿意度為效果考量的重要依據,這樣才能根治“人浮于事”,杜絕“空頭支票”。
其實從不少“政府熱線”空有“線”卻無“終端”的現象中,我們還可以推測出這些部門其實有一個潛在擔心:本來工作任務就多了,弄這個熱線增加工作量不說,還可能起不到實效。其實大可不必有這種擔憂,因為百姓(除了個別精神病)不會沒事就去打熱線的,絕大多數是遇到了不能處理的問題,或者有社會問題的線索要反映才想到“政府熱線”的。有事能找你,這恰恰說明了百姓對政府還是信任的。如果通過這同熱線電話,解決了百姓的困難與問題,無疑是極大暖心的,極大提高百姓對政府信任度的;反之,被敷衍塞責,或者制作書面答復卻無實際解決問題的行動,不單讓百姓“搓火”,還會讓百姓寒心,政府公信力也無從談起。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中國共產黨執政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不管是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還是“兩學一做”都是順民心之事,密切聯系群眾所為何事?就是解決百姓困難,凝聚民心。而“政府熱線”也是踐行黨的號召的重要舉措,不可將之“束之高閣”,而是要“接地氣”“聽民聲”,最終“解民憂”。
作者地址:綿陽市安縣司法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