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臺車可不是我個人的,是鄉里的扶貧專用車,專門用于收購鄉親們的農產品。”5月17日9時許,陽光明媚,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石家鄉黃龍村村民汪小林即將竣工的3層樓新房格外亮堂,他指著房前一臺小貨車告訴農業部“百鄉萬戶”調查組,這臺扶貧專車,幫助他和鄉里的貧困戶一步步擺脫貧困,走上了致富路。(5月20日《農民日報》)
一臺小貨車竟然承載著一個村的脫貧希望。令人吃驚的不是小貨車的強大功能和多樣化的使命,而是這背后折射的扶貧方式的創新思維光芒。各級各地的基層實情千差萬別,面臨著的扶貧困境各有不同,具體幫扶誰、誰來扶、怎么扶不能將中央和地方各級規定及精神不加細化、靈活的執行,不能將其它地方的經驗全盤照抄。固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特別是在“5年全面脫貧如期實現”這一總體目標的高壓之下,各個地方承受的壓力甚或更大,一味的照搬經驗、依葫蘆畫瓢,而不兼顧本地實際、深入調查、探索本土化的扶貧模式,則可能是東施效顰、邯鄲學步,以致緣木求魚,影響扶貧進步,扶不精準、扶不持久、扶不徹底,失去民信民心則是必然。
小小一輛貨車為什么能發揮多樣的作用?一則彰顯了扶貧的決心之大、力度之猛、意志之堅。皆言,扶貧之路難于上青天,但古人尚有鐵桿磨成針的故事,今天在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實施的時代洪流中,在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無“鴻鵠之志”無以攻堅克難、奪取脫貧攻堅戰中一個又一個堡壘。毛主席曾說,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全面脫貧攻堅,時間緊迫、任務繁重、形勢嚴峻,必須要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決心。二則充分體現了豐富而靈活的基層實踐探索。扶貧政策千千萬,如何落實到“最后一公里”?對于基層的扶貧工作者而言,將扶貧政策本土化,融合本地實情,糅合成切合本地扶貧實際的扶貧方略,邊實踐邊摸索邊創新邊更進,既借他山之石,又獨立創新。
“經驗+創新”走出本土化扶貧之路。基層扶貧最缺的是什么?一不缺土地,二不缺勞動力,三不缺國家政策,四不缺來自政府和社會的扶貧資金及項目,但最缺的是信息。農村的自然資源和農產品豐富,但就是因為找不到銷路,除了留作自己吃和作用飼料,就只能爛在地里。而一輛小貨車穿梭于鄉間路網,在跑運輸的同時也充當起了信息傳播者的角色,成為靈活移動的農產品收購站和信息廣告平臺,讓農民有了掌握市場需求的“千里眼”和“順風耳”。失敗是成功之母,經驗是創新的基礎。基層扶貧需更多推廣“互聯網+扶貧”的模式,將“三農”資源有效銜接入市場經濟循環體系中,實現對貧困地區資源價值開發和利用的市場化,從而為貧困戶帶來可持續的收入增長,真正走出一條本土化的扶貧之路,實現扶貧徹底、徹底扶貧。
作者地址:四川省三臺縣樂加鄉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