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至今,石油及其他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勢頭猛烈,全球經濟增長乏力,農產品在大宗產品價格低迷環境下也難敵下跌勢頭。我國棉花、油料、肉類、禽蛋、水產品、蔬菜、水果等主要農產品產量連創新高,更加劇了多地農產品“價低賣難”窘境。在各方為農產品促銷支招時,農產品中的優等品似乎未受到價格下跌影響,商場、飯店、超市中的高檔農產品以及高檔進出口農產品也沒有出現明顯的價格下跌現象。這種現象表明,我國農業供給對需求變化回應不靈敏,農產品供給品質失調,一般品種供給量大,而優質、專用品種少。與市場上優質農產品稀缺相反,農民生產優質農產品的意愿并不高,筆者通過調查發現主要有以下原因。
原因一:生產優質農產品并不一定比大路貨收益高。由于產銷銜接不暢,沒有建立同生共贏的利益聯結機制,大多數農產品仍然是農民生產、經紀人收購、企業再加工后供給市場的傳統流通模式,中間環節多,交易成本層層累加,使得各環節“蛋糕”切分不合理,種、養殖環節獲益明顯偏低,上游生產積極性受挫。以河南小麥為例,高筋品種一直是當地的緊俏品,但價格僅高于中筋小麥5%,但由于產量相對較低,加之病蟲害管理要求高,農戶生產風險大,農戶種植高筋小麥意愿不強,當地高筋小麥規模生產發展面臨瓶頸。
原因二:優質農產品勞動力投入大、技術水平高。優質農產品對品種、生產環境、操作標準都有相應的標準和要求,其成本投入都高于普通農產品。以蘋果生產為例,優質蘋果生產對套袋前用藥、最佳套袋時間、適時灌水追肥、著色時期等技術要求高。由于以上管理措施時間要精準,在每項關鍵技術實施期勞動力價格高,增加了生產成本。在農村地區勞動力普遍缺乏,從事農業勞動力平均年齡大的狀況下,農民沒有能力生產更多的優質農產品。
原因三:消費者對“優質”的認識存在誤區。市場上規格統一、色澤鮮亮的果蔬產品通常可以賣出好價錢,消費者過分注重產品外表,對各別品種農產品缺乏鑒別常識。消費者應更關注農產品的感官指標、生產標準、管理規范以及品種和生產環境。同時由于我國農產品在有害物質殘留、動植物疫病防治和檢疫、農產品質量等級測定等方面存在國內標準和國際標準不一致,造成消費者對綠色、有機農產品的信賴度下降。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消費者無法鑒別優劣農產品,“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時有發生,企業寧可花大力氣改良包裝、打通營銷渠道,也不愿意建立高品質原料收購渠道或生產基地。
原因四:農業產業鏈結構不完善。農業產業鏈結構不完善,制約了農業綜合效益的提高。產銷銜接機制失衡,產業組織化程度不高,造成產業波動頻繁,農戶利益受損幾率大。產業鏈不完整,高品質農產品育種、繁育和推廣脫節,生產、加工和銷售分離,制約了差異化市場競爭。導致一些具有地理、品種等優勢的高品質產品品質在年份間、地區間差異較大,混收、混儲、混銷情況時有發生。市場產品品質良莠不齊,優質優價的市場格局沒有形成,農民生產高品質產品增加成本不能獲得相應的價格補償,挫傷了農民生產優質農產品的積極性。
原因五:農業產業深度融合不夠。產業深度融合不夠,種植業、養殖業與生態未得到有機結合,種養業結合不緊密造成循環不暢、地力下降與養殖業糞便污染未能有效利用并存。生鮮產品產業鏈構建不完善,冷鏈物流體系不健全。水果、蔬菜和禽肉、禽蛋等生鮮產品種類多樣,品種間替代作用明顯。一些具有健康、文化、產地、品牌特色的水果、蔬菜和禽蛋產品,仍然停留在低附加值銷售的層面,沒有形成與同類農產品銷售的明顯競爭優勢。在相應的生產領域,也沒有形成與深加工、衍生品開發相匹配的專用品種生產布局、規模和產業聯動,造成供給結構性矛盾突出,產品附加值開發不足。
民以食為天,讓更多農民愿意生產優質農產品,不僅對于發展現代農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而且有利于在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促進農產品食品安全。未來應進一步理順優質農產品從生產到銷售各個環節的利益關系,實現農業優質優價,提質增效。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 2016年06月23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