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作為我國貧困人口數最多、貧困面積最多、貧困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目前仍有623萬貧困人口,總體原因可歸結為貴州省的區域自然和地理環境較為惡劣、民族地區發展程度不同、農業基礎條件薄弱、農村公共基礎服務滯后、扶貧投入水平與實際需求量差距較大等。(7月25日《人民日報海外版》)
貴州省作為西南內陸省份,既不靠邊,又不靠海,山地較多,地理條件惡劣,是我國貧困人口數最多、貧困面積最多、貧困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雖然全省總人口遠低于鄰省四川,但絕對的貧困人口數量卻與四川相關不大,目前仍有623萬貧困人口。地理環境惡劣、經濟社會發展底子薄、致貧因子復雜、貧困沉積較深,先天條件的嚴重不足決定了貴州的全面脫貧攻堅必須打開思路、大膽創新、積極探索、另辟蹊徑,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脫貧之路。
今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未來不足五年的時間,仍面臨著5000多萬的貧困人口,時間緊、任務重、形勢嚴峻,是各級各地扶貧工作都正面臨著的現實挑戰。其實,與貴州類似的地方很多,雖然各個地方扶貧面臨的情況千差萬別,但各自累積的成功經驗值得廣泛借鑒和推廣。像貴州這樣的地方,最大的致貧因子,不是貧困人口太多,而是農村基礎條件薄弱、農村公共服務滯后,外面的技術與資金難以引得進來,里面的資源和人力難以有效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內生動力。只要找到把兩者融合起來的粘合劑,就能撬動整個貧困山區的跨越式發展。在貴州,富有遠見、開拓視野和創新精神的官員、企業家和社會人士把扶貧的著力點放在了“互聯網+”本土化優勢資源,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大扶貧”、“大數據”、“大健康”生態旅游精準扶貧模式,以全球化的眼光引進行業先導者建立合作項目及產業基地,以前所未有的視野范圍尋找最優勢資源的組合可能,進而將本土資源的利用率及價值最大化,產生廣泛而持久的深層次扶貧效應,撬動起呈幾何倍數增長的經濟產業,實現全面脫貧攻堅與致富的精準銜接。
“大數據+”精準扶貧刷出扶貧新格局。近年來,“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迅猛發展,正在深刻的改變著人類文明發展的軌跡,也深刻的改變著經濟社會發展的常態和模式。許多貧困邊遠山區,盡管地理條件差,但同時又極具旅游開發價值。借助“互聯網+”、“大數據”,彌補基礎設施薄弱的差距,有效的整合本地優勢資源,實現大數據生態旅游、“互聯網+”生態農場的扶貧模式,達到最高效的經濟產出和品牌效應,開創出新的扶貧格局,讓扶貧進入新的常態。
作者單位:四川省三臺縣樂加鄉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