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我國從日本引進地膜覆蓋栽培技術,因其對作物增產、反季節種植效果顯著,地膜使用很快就由小范圍試驗變為大面積應用。尤其是在我國干旱少雨的西北地區,覆膜栽培更是掀起一場農業耕作的“白色革命”,曾在年均降水量300毫米左右的旱作農業區創下了玉米畝產達1500斤的農業奇跡。
由于超薄地膜的泛濫、農村勞動力流失、缺乏適用的回收機械,殘留在土地里的地膜越來越多,白色革命慢慢成了白色污染,嚴重影響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但是,農民使用地膜的習慣已經很難更改,我國地膜每年用量上百萬噸,而且還以每年15%的速度增加。所以,無論從穩糧增收還是從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殘膜回收都是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想要根治殘膜污染,必須從源頭抓起。最理想的狀態是,地膜生產廠家生產可降解塑料地膜。但是,傳統地膜零售價為1萬元/噸左右,可降解地膜的零售價在3萬元/噸,按照每畝10公斤計算,每畝投入要增加 300元。若無高額補貼,可降解地膜在一段時間內還難以在農業生產中得到大面積的推廣和應用。所以,機械回收殘膜就成為了解決殘膜問題的重要手段。同時,由于拖拉機下地次數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土壤板結,因此,我們還應考慮提高機具的使用效率,降低作業成本,減少機具的下地次數,加大力度鼓勵和支持農機企業研發整地與回收地膜聯合作業的機具。
殘膜回收機要更好地推廣使用,有賴于殘膜的回收利用。雖然機械化回收殘膜效率高,但在短期內并沒有直接的經濟效益,很多農戶認為專門租用機器收殘膜并不劃算,導致殘膜機械化回收很難被人們接受。因此,發展機械回收殘膜除了要與常規作業結合起來進行聯合作業外,政府還應注重殘膜的再利用。農民能從銷售殘膜中得到經濟利益,自然就會推動機械回收殘膜機的使用,并進一步推動回收網點及造粒企業的健康發展。只有形成機械回收、農戶撿拾、網點收購、企業加工4個環節相互支撐的農用殘膜回收利用網絡,逐漸形成農戶增收、企業贏利、生態恢復的多方共贏局面。
由此可見,寧夏兩年多來的殘膜回收治理思路是正確的,研制新型機械提高回收效率,限定薄膜厚度實現機藝融合,建立回收體系扶持加工企業,將殘膜回收變了一個產業。這種“政府推動、企業帶動、市場驅動、農戶參與”的聯動格局不失為一種破解殘留地膜污染的有效策略。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2016-07-28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