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熱點話題 > 農業供給側

李純:農企共話投入品行業供給側改革

[ 作者:李純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3-04 錄入:12 ]

——挑戰不小 機遇更多

現代農業可以說是由農業投入品支撐起來的,任何一種農產品生產都離不開高產的種子、優質的肥料、安全的農藥和高效的農機,農業投入品行業的結構調整對于農業供給側改革的順利推進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2月26日,由農民日報社主辦的“供給側改革·農業投入品行業機遇與挑戰座談會”在北京舉行,農業部相關司局領導與60多位來自農機、農藥、肥料、種子行業骨干企業負責人展開深度對話,探討農業投入品行業的供給側改革。

農機化短板如何補齊?

研發制造管理須同步提升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制約我國農機化持續健康發展的主要矛盾,是日益迫切的農機化發展需求與有效供給不足之間的矛盾。”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克俊說,低端農機產業嚴重過剩,而高端農機具比如200馬力以上大型拖拉機,包括大喂入量的收割機、大型采棉機、甘蔗收割機以及適合丘陵作業的高端和高適應性的農業機械設備,國內的有效供給不足,結構性矛盾突出。

因此,農機企業供給側改革是擺脫發展困境的必由之路。而農機企業成套解決方案的保障能力則是供給側改革的關鍵。加快研制高端高技術含量產品,提高農機化薄弱環節的裝備能力,提高耕種管收、收后處理系列化產品的匹配性,滿足不同區域、不同用戶、不同作業的需求,積極推行兩化融合,才能有效激活潛在需求。

“供給側改革給企業帶來了產業升級、技術升級和產品升級的機遇,從而為客戶、為市場交出更好的產品,滿足升級市場的需求。但挑戰在于,在升級過程中,技術和人才儲備有很大不足?!备L锢孜种毓す煞萦邢薰军h委書記梁啟榮說。

福田雷沃正著力整合全球的技術資源和人力資源,培植全球化的業務運營團隊。2015年,公司在德國漢諾威農機展上推出了全系列動力的產品,涵蓋100馬力到270馬力,對產品進行了全新升級。公司又收購了意大利國寶級品牌阿波斯和歐洲一家高端農機具企業,成立了雷沃阿波斯集團有限公司。在歐洲區域就形成了比較完整的一個產業鏈,從研發到制造到銷售,搭建了一個比較好的國際化運營平臺,從而推進雷沃中國國內業務的轉型和發展,更好地適應供給側改革。

“我國農機制造企業與國際主流農機企業競爭,從研發能力、制造能力和管理水平等方方面面,都存在著很大差距。所以,當前國內低端農機產能過剩,而高端農機具領域卻被外資品牌占據。但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而農機制造業的發展僅有十幾年。盡管國際品牌質量好,但是購買成本太高、維修服務效率很低,迫切需要推動民族品牌的產品升級來滿足我國農民對于優質低價農機具的需求?!鄙綎|五征集團董事長姜衛東認為。

圍繞著供給側改革,五征要對現有產品全面升級。在積極地走出去、消化、吸收的基礎上然后再創新,同時積極引進國際的一些先進技術、先進裝備,來提升我們產品的精度水平,通過一系列的措施來開發生產我們國家需要的各種農機產品,來提升產品的作業質量、作業效率,降低中國農業作業成本。

綠色發展如何落地?

由產銷轉向全程農化服務

“國家提倡農業綠色發展,供給側改革要求提高農產品品質,要從單純提高作物產量轉向提高產品質量,這是一個大的轉變。”海利爾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葛堯倫說?,F在農產品關鍵是要讓消費者吃得放心,這給農藥行業提供了極大的轉型機遇和市場空間。我們不能只考慮農藥的生產、研發和銷售,還要在科學用藥、綜合管理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服務,只有這樣才能把農產品的品質提升上來。另外,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農民合作社越來越多。要將傳統的渠道營銷轉向定制營銷,提供定制服務、套餐服務,才能更好地與農民合作社結合起來。

“對于中國現代農業供給側改革來說,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是不可回避的課題?!卑荻袊笾腥A區總裁黃偉東說,這需要有先進的理念,還有對人才的培養。為此,拜耳組織中國農業技術人員赴德國進行學習,同時請外籍專家在中國進行了一系列的學術交流,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扎根農業,這對農業未來發展是一個非常好的事。為引入最先進的植保產品配套技術,拜耳在江蘇丹陽成立了農業解決方案中心,集中展示農業創新成果和田間試驗創新模式。在黑龍江也建立了農業解決方案中心,通過機械化提高生產效率,同時減少施肥、用藥的次數。

“在農業供給側改革中,建議把培育社會化的跨域全程農事服務體系建設擺在與土地流轉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位置,促進農業降低成本、提高農業競爭力。”廣西田園生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衛國建議道。雖然政府給了很多補貼,但農業并不賺錢。賣種子的賺一把、犁地的賺了一把、打藥的賺一把、收割的賺一把等,最后導致農業的成本很高。我們2015年嘗試動員經銷商轉型做打藥隊,由賣農藥轉型為給別人打農藥,這樣取消農藥銷售的中間環節。打藥隊在打藥之余,還根據各地水稻種植的時間差,提供水稻育秧、插秧服務以及收割烘干作業。這樣一來,農民用藥成本可以降低,而且不用購置育秧設備、插秧機、收割機、烘干機等農機,農業生產成本將會大大降低,效益大幅度提升。而對于打藥隊來說,可以實現農機設備的充分利用和收益的最大化,可以說打藥隊將是新時期的“麥客”。

如何順應種植業調結構?

調整育種方向優化種業格局

“國家這次提出來供給側改革,標志著我們國家農業的轉型,由原來粗放的數量增長型到質量增長型的轉變?!痹∑睫r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張秀寬說。作為種子企業,不僅要加大研發投入、形成研發體系,還要調整研發方向,要進一步滿足我們國家對農產品整個質量提升的需求作為新的育種目標,才能滿足市場需求。

“種子在提升農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和產業化程度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我想有三個變化,第一是經營渠道下沉,由原來的省市級代理向下沉到縣鄉兩級,越來越接近農村市場,越來越了為第二次變化奠定了基礎。第二個變化是從供應商向服務商的轉變,種子經銷商由賣種子到種藥肥機套餐式的作業的轉型。第三個變化是一些有實力的農業上市公司,由單純的農資經營到產業鏈全過程的現代農業綜合服務體系上升級轉型。這些也都是種業企業適應供給側改革可以進行的一些嘗試。”中農發種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章瑞說。

“這幾年種業的發展確實很快,但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種子企業的競爭,最終要落到品種上。”遼寧東亞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徐福春說。農業部種子局開通了綠色通道,打破了原有審定制度的壁壘,我們企業也愿意往科研上投錢了;種子局推動成立的中玉金標記公司,給企業提供了一個公共的分子育種平臺;成立的愛種網讓大公司的種子直接對著大戶,一夜之間就改變了現在整個種業的經營格局。

“農業供給側改革關鍵是如何更高效、更綠色地供給,這對青貯玉米品種來說是個好機會。”河南大京九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光省說。青貯玉米單位面積產量高,可以用來改善土壤.食用青貯玉米的牛羊能產出優質的奶和肉。青貯玉米符合國家綠色增長的理念和要求,應大力宣傳,讓全民認識到青貯玉米的好處。

投入品行業供給側如何改革?

緊扣需求導向實現高效供給

“我們推進農業投入品行業供給側改革,重點是要使農業投入品包括農機產品,更好地滿足現代農業生產內在增長的、個性化的、多元化的需求?!鞭r業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司長李偉國說。這要求農機行業工作重點是提升水平、補齊短板。一方面,對現有的一些農機產品,提高效率、作業質量和智能化程度;另一方面,提供農民需求而市場缺乏的農機產品,比如經濟作物的農機生產。

由于農業機械化絕對不是農業機械本身所能解決的,需要有相應的種植品種和方式的要求,土地的規模大小和平整情況,還有專業管理的措施、后續農產品的加工方式和利用方式。這就是農機農藝融合的問題。光有這些技術還不夠,發展一些專業化組織來提供綜合服務,來解決勞動力和機械的利用效率問題,這就要考慮進行農業投入品組織方式的改革。

“目前,我國總體糧食市場供應很足,但是品種之間不平衡,稻谷、小麥供給基本平衡,但大豆短缺、玉米過多,農業供給側改革應該做的一項重點工作就是適應市場需求調結構。”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曾衍德說。

今年要緊抓調整優化種植結構,特別是在鐮刀彎地區,力爭到2020年,該地區玉米種植面積穩定在1億畝,比目前減少5000萬畝以上,重點發展青貯玉米、大豆、優質飼草、雜糧雜豆、春小麥、經濟林果和生態功能型植物等。春播即將開始,我們調整資金用于調結構的補貼,種大豆、種雜糧雜豆給予補貼。還要用市場的力量引導結構調整,東北地區的玉米糧食收購價格今年還會繼續進行調整?;兽r藥零增長行動要進一步推進,并非不用化肥農藥,要突出把過量使用的用量減下來。目前來看,農藥減下來還是可以的,化肥減下來難一點,但還是有信心。

“農業供給側改革為農業投入品行業企業指出了前進方向,企業應重點關注兩個方面的問題。”農業部種子管理局局長張延秋說。

一是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存在不足。過去我們說資源型的農產品、勞動密集型的蔬菜水果有優勢,現在看起來兩塊的優勢都在喪失。這就需要全程機械化,需要整個生產方式和農業服務方式的變革;二是農產品質量不夠高。比如嬰幼兒奶粉質量不讓人放心,因為優質奶要用青儲飼料,飼料不行奶就不行。因此生產要瞄準差異性的、個性化的需求。所以供給側改革給企業提出了新的命題。

“從我們推廣的角度來說,供給側改革為農業投入品企業提供了新機遇,行業發展空間更大。”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主任陳生斗說。

新型農業機械方面,玉米籽粒直收機械是未來發展的趨勢;新型農藥方面,國家大力提倡農藥使用量零增長,為我們高效低毒、低殘留的新型綠色環保的農藥騰出了空間。我們預計2016年我國的農作物重大病蟲害整體是偏重發生年份,農藥總的需求達30萬噸左右。種業方面,優良作物種子銷路是看好的,現在雜交育苗、雜交水稻、油菜和棉花是下降的趨勢,但常規水稻、小麥、馬鈴薯、大豆的需求是呈增加趨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天天摸天天碰天天添中文字幕 | 亚欧一区深夜福利视频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欲求不满 | 亚洲国产另类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不卡免费高清视频 |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