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助力農業科創中心建設
——專訪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黨委書記、院長蔡友銘
當前,上海正按照中央要求加快科創中心建設,市委、市政府明確科創中心建設必須緊緊抓住成果轉化、體制創新和人才發展環境三個最關鍵的問題。成果轉化已經成為上海深入推進科創中心建設的軟肋,成果轉化不了,就無法實現應用,就難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日前,上海都市現代農業科技創新中心正式在上海市農業科學院揭牌,如何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如何提升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如何解決科研成果轉化、體制創新和人才發展三大問題?如何發揮上海都市現代農業科技創新中心的作用?市農科院正在不斷地探索中前行。
■如何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對于農科院而言,在品種上可以進一步優化、在栽培技術上可以進一步生態化、在產業鏈上可以進一步創新。
■綜合來說,就是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的“短板”問題是農科院研究的方向。不斷增長的消費需求成為農科院科研的目標。
■上海不是農業生產的大市,卻理應成為農業科技的強市。應構筑“科技+資源+市場”上海服務全國的格局,提升都市現代農業科技水平。
■很多事實已經證明,開放是換不來核心技術的;市場也是交換不來核心技術的。我認為,關鍵還是要注重原始和原創性的科技創新工作。除了引進消化吸收外,更要提高農業科技的核心競爭力。
問:農民增收問題一直是“三農”問題的關鍵,您認為該如何提高農業生產效益?
蔡友銘:“三農”的核心問題是農民問題,農民問題的關鍵則是增收。上海郊區農民總體收入在全國屬于高水平,但從結構上來分析,其中的經營性收入部分仍然偏低。上海的基本農田要為農民增收服務,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農業結構的調整和農業生產布局的優化。
眾所周知,基本農田是重要的生態腹地和承載地。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上海在養殖業和種植業布局方面,應按照區域特色,在保持地區風貌的同時發展循環農業:讓種植業的原料作為養殖業的飼料,養殖業的糞便也能成為種植業的肥料。都市現代農業的主要消費必須貼近市民,現在,常規農產品可以通過大市場、大流通來解決,但鮮活農產品的自給量不可缺。上海的優勢在于發展綠葉蔬菜、特色經濟作物等,并追求過程綠色、布局綠色、產出綠色。
如何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對于農科院而言,在品種上可以進一步優化、在栽培技術上可以進一步生態化、在產業鏈上可以進一步創新。具體來說,就是構筑“三個體系”:產業體系、經營體系、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圍繞地產農產品、特色農產品生產,進一步滿足市民的消費需求,從而提高農民的經營性收入,補好“短板”。
問:在上海整建制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的過程中,關鍵要提高現代農業科學水平,在這方面,農科院可以做哪些有益的嘗試?
蔡友銘:對于農科院而言,除了發揮科研和技術的力量外,還應該努力實現科研成果落地,并與專業經營主體進行有效對接。如今,隨著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需求也越來越高。我們農科院堅持執行“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注重與上海各郊區對接,并同涉農各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使科研走向技術推廣和成果應用。都市現代農業發展至今,已經從滿足溫飽、追求產量階段過渡到注重品質、講究功能與營養的層面,也對農業研究提出更高的要求。
綜合來說,就是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的“短板”問題是農科院研究的方向。不斷增長的消費需求成為農科院科研的目標。
現在國家正在推進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為科技事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面對農產品價格“天花板”封頂、生產成本“地板”抬升、資源環境“硬約束”加劇的新挑戰,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必須補上科技創新這個“短板”,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生產效率。從供給側的要素來看,土地、勞動力、資金這傳統三要素的潛能是有限的,而像生物育種、信息化及智能裝備等科技性要素的發展空間還很大。我們要做的就是堅持“補短”、“延長”相結合,發揮農科院特長把都市現代農業的特色功能挖掘出來,促進農業全產業鏈提質增效,樹立核心競爭力。
此外,先進的實驗平臺作為支撐科技創新與進步的重要基礎條件,也是農業科技創新體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實現自主創新的重要實施主體,是重大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的孵化器,也是應對國內外農業科技競爭的需要。我們也將進一步提升農科院的國家、農業部及上海市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等各類科技創新平臺機構綜合能力,充分發揮這些平臺在科技創新中的技術支撐作用,通過優化平臺布局,完善設施條件,建設一批專業特色鮮明、創新服務能力強大的功能性平臺;扶持和培育一批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力和行業競爭力的實驗室和技術團隊;積極申報和創建一批集實驗室、試驗站和示范基地于一體的專業研發平臺,積極申報和創新一批中外聯合實驗室、研究中心、成果轉化基地,為上海整建制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作出應有貢獻。
問:您是如何理解“加快農業科技創新,要將路徑轉換到體制創新建設上,將思路調整到人才環境培育上,將目光聚焦在科技成果轉化上。”這句話的意義?
蔡友銘:上海不是農業生產的大市,卻理應成為農業科技的強市。應構筑“科技+資源+市場”上海服務全國的格局,提升都市現代農業科技水平。
將目光聚焦在科技成果轉化上。我認為,科研多出成果,更重要的是科技成果的轉化。長三角農創項目路演是以上海市農科院聯合浙江省農科院、江蘇省農科院作為技術供給,以家庭農場、農業企業、農業投資機構、新型職業農民、大學生創客為需求導向,以上海農村產權交易所為平臺服務的農業技術轉化新模式。目的在于緊密結合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大力發展“互聯網+農業”,重在解決傳統農業技術推廣被動式、單向式等問題,積極融入資本、金融、創業、技術、政策、服務等市場要素,激活農業技術的力量,推動長三角農業創新創業項目落地。在7月份的一次“路演”活動中,我們的科研人員直接與企業,與眾多科技成果應用者、需求者進行面對面交流,直接加快了科技成果轉化的效益,更好貼近產業需求。關鍵是要探索,由“錢變為紙”,到“紙變為錢”的創新鏈和產業鏈結合模式。
將思路調整到人才環境培育上。對此,我們要搭好平臺,吸引人才,重點是培養復合型人才,加強學科交叉和跨界合作,瞄準產業導向,引進好的團隊。現在院里經常派遣人員到區縣農業管理部門進行掛職鍛煉,拓寬科研人員的視野。只有了解“三農”實際,才能找到好的方向和目標。
我院現制定了青年發展“三大計劃”:青年成才計劃,主要針對新進員工的培訓;青年助跑計劃則是針對有一定工作經驗的人才深造;青年攀高計劃是為成熟人才進一步跨越提供舞臺。此外,我們還擴大對外交流,營造人才培養氛圍,經常推送年輕人到國外進修,做訪問學者。這些合作研究能幫助他們拓寬視野。
將路徑轉換到體制創新建設上。我認為,過去我們農科院主要的服務對象是農民,現在應向服務“市民+農民”轉變。在服務農民的同時兼顧市民,領域更寬,也更加貼近市場需求。用開放的態度搞科研,才能與產業行業聯系緊密、與生產對接、與需求貼近。在服務內容方面,過去,我們主要是服務生產,現在應向服務“生產+消費”轉變。可以看到,科研中的許多科普知識為市民所需。舉個例子,現在很多農業生產基地采取了“眾籌眾創”的模式,一方面可以集聚消費市場,另一方面也能將消費者的體驗變成科研的方向,實現科研價值的最大化。
問:上海都市現代農業科技創新中心7月5日在市農科院揭牌成立。您認為,作為三大農業科創中心之一,它應發揮怎樣的作用?
蔡友銘:現在,各個區都在建設科創中心。建設科創中心是目標,也是一個手段和過程,上海市郊涉農區都有涉及。農科院作為農業科研力量的主要集聚地,發揮帶頭和引領作用責無旁貸。應聯合其他科創中心進行不斷發展與創新。像崇明生態農業科創中心自成立以來,我院將一部分學科聚焦到崇明,為其提供技術支撐,滿足其需求。我們的很多團隊現在在崇明扎根,覆蓋面也很廣,讓生態農業發展得到最大程度的體現。再比如浦東孫橋的科創中心種源農業的項目,農科院也有參與。政策是由農業行政管理部門來制定,組織體系由各區政府來構建,那么農科院在其中主要發揮著技術支撐的作用,我們要成為上海農業科技創新的主戰場。
很多事實已經證明,開放是換不來核心技術的;市場也是交換不來核心技術的。我認為,關鍵還是要注重原始和原創性的科技創新工作。除了引進消化吸收外,更要提高農業科技的核心競爭力。到“十三五”末,我們希望上海都市現代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力爭實現自主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力明顯提升;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農業科技創新平臺和技術團隊;獲得一批原創性科技成果和關鍵技術產品;構建都市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組建大生態與大健康等新學科領域,為上海都市現代農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東方城鄉報 2016年09月06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