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第一財經日報大記者來訪,問到一個問題“你認為應該是‘互聯網+農業’還是‘農業+互聯網’?”
這個問題正好問到我點兒上,特寫此文謅謅兩者區別。
一、關于農業互聯網的理解
很多人眼里,這無非是一個概念而已,沒什么值得商討的,我恰恰覺得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我的點是,人的思維維度決定我們怎么認知一個問題,這個看似不重要的認知過程決定我們的方式和路徑,最終決定成果大小甚至是非成敗。
我固執的認為:
無論在怎樣的時空和環境,農業依然是產業主體,互聯網是當下一種先進的生產力,它可以重組農業的生產關系,可以重塑傳統農業的價值鏈,讓鏈條更扁平、更精準、更高效,我們把這種新業態理解為農業互聯網或許更合適些。
自從“互聯網+”席卷大江南北,互聯網思維變得像魔法棒一般神奇,無所不能、無所不摧,所到之處傳統產業有大廈將傾之跡象。
互聯網思維果真如此強大?
互聯網+交通,是不是可以改變交通規則?
互聯網+餐飲,是不是可以改變你的飯量?
互聯網+醫療,是不是能提高癌癥治愈率?
互聯網+電視,是不是改變你的觀看偏好?
假如,明天我們回到十五年前從沒有過網絡的現實生活中,你身邊所有智能手機、電腦等智能設備瞬間魔幻般的消失了……
山還是那座山,河還是那條河,星辰還是那星辰,你依然忙忙碌碌,同樣能感受到當下生活的快感,那快感甚至比現在更加真切……
不可置否,互聯網在逐漸改變鄉村的面貌,但我們并不能因此認為互聯網無所不能。比如,你的好產品不一定是一件好商品,你的好商品不見得是受消費者歡迎的好品牌,只有互聯網思維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諸多專業的商業行為。
前人曾感嘆人生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重:看山還是那山,看誰還是那水;
沒有的士、沒有超市、沒有醫院、沒有土地……沒有現實中的實物,互聯網的加法從哪里開始。
當新技術進入一個傳統或陌生的領域,引起產業革命時,我們往往會陷入一種看什么不是什么的市場環境,當產業經過數年改造,新業態成為一種新常態時,我們回首發現,山還是那座山,水還是那片水。
二、原始火種和互聯網異曲同工
一萬年前,原始人學會了鉆木取火,沒有火種之前,他們過著茹毛飲血的日子,有了火種之后,他發現肉用火烤了吃竟然更美味,而且還可以驅寒、驅趕野獸,從此人類躍升到食物鏈最頂層,而人類的命運也被這火種(火棍)徹底改變。
對于廣大農村而言,互聯網就如同這火種一般陌生而神奇,它讓我們鄉村的信息更對稱更透明了,偏遠地區的新農民可以更快速的接觸到縣城之外的廣闊世界,任何一人都有結識更豐厚人脈的機會,它可以讓我們深山老林中的產品走出山村賣到城市,并能賣出一手好價錢。
這其實是先進生產力改造落后關系、落后產業的具體表現。
張大爺家院子里有幾棵一百年的核桃樹,因地處偏遠,這樣的好核桃從來沒有走出過縣城,風雨過后甚至都浪費在地上,今天我們通過微博、微信等社群網絡,可以把這些優質產品第一時間鮮活的供應到你面前,你不再需要批發商或經銷商。
以前,我們在商超里買生鮮農產品,很少關注產品的產地在哪里,更少關心產品是誰生產怎么生產的,然而今天我們任何一位消費者都可以和產品背后的那片土地建立直接的關系,互聯網把土地和消費者鏈接的更緊密、更真實,生產和消費的價值鏈被重新塑造,雖然剛剛開始。
這條價值鏈在縱深上會更加扁平、更加高效,橫向維度上并非和原有的業態非此即彼,而是互相作用和融合,就算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今天,全球網絡滲透率也沒超過50%,我們還不能說是“取代”。
三、傳統農業改造蘊藏著巨大商業機遇
站在歷史節點上,傳統農業有太多被改造的空間,凡是不標準的、鏈條長的、效率低的、費用高的、沒預期的……均可以被互聯網改造,改造的動力恰恰是新商業機會。
雷軍認為“農村互聯網的機會比今天所看到的中國互聯網機會的規模,還要再大1倍以上,因為人口基數跟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
我們期待更多人、更多企業來參與農業互聯網的改造事業,這一切的改造終將倒逼我們農業現代生產、定制生產、高效生產……終將讓農民更有尊嚴,讓農業更有價值。
作者簡介:辛巴;新農商學院創始人、農業互聯網專家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農商學院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