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田影:建設農村治污工程需要量體裁衣

[ 作者:田影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0-10 錄入:王惠敏 ]

城鄉污水處理一體化,農村治污工程管網通到一個個村莊,錢花了不少,可許多農民卻不買賬。新修的污水處理廠長期“吃不飽”,成了“曬太陽”工程,實在可惜!(人民日報10月9日)

近年來,農村人口進城務工,農民生活條件明顯改善,汽車多了,工廠大了,相比之下的污染排放量也增加了。然而受傳統農業發展模式影響,農村沒有完善的排污管道,管網建設跟不上排污需求。各級政府深刻認識到農村污染治理的重要性,紛紛加大資金技術投入,有效的緩解了農村環境治理“短板”問題。

但一些農村治污工程“步履維艱”,農村住戶分散,土地資源、治理網管及終端建設、后續運維,新修的污水處理廠成了“曬太陽”的工程,給農村污水治理帶來難度。面對如此復雜的農村情況,技術方案不能簡單的“復制”,沒有科學依據,沒有“量體裁衣”,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遇到困境在所難免。

農村治污工程是一項美化環境的惠民工程。政府應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竭力避免“曬太陽工程”,才能讓農村廣大群眾得到實惠。農村環境治理,首先要對農村具體情況了然于胸,才能做到因地制宜。用城市的發展規劃治理農村污染,只能是“東施效顰”,勞民傷財,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農村治污工程要杜絕盲目跟風,傾聽群眾意見,讓項目更加符合實際,符合科學,讓農村治污工程生命得以延續。

選擇合適的技術和處理方式,抓好建設質量,把好質量關,成為農村治污的必然選擇。農村污水處理要根據群眾意見,合理設置排污口,選擇最優的管網布局。改變“一戶一口”的模式,建立“聯片、聯村”建設的模式。破解土地資源緊張,資金不足問題。

農村治污設施建設資金要嚴格管理使用,確保專項專用。資金來源可以采取“眾籌”模式,一方面積極整合項目資金,在全力爭取省補專項資金;發揮“一事一議”政策優勢,鼓勵村民自付部分資金。另一方面創新社會捐贈方式,以定向捐贈、工程冠名等方式,鼓勵企業投資,全力破解資金保障難題。

農村治污設施良好運行,離不開有效監管。加強治污宣傳教育,暢通排污舉報渠道,通過外部監管力量,確保農村治污有序進行。農村地區應該成立專門的污水維護隊伍,定期巡視和維護。引入專業化的技術力量,增強治理設施的運行維護和技術保證能力。“三分建、七分管”,只有加強監管,才能讓農村治污工程發揮真正的實效。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河北新聞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一级黃片刺激髙潮在线播放 | 午夜三级理伦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自产一区二区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热线 | 在线观看乱码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