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月17日為國際消除貧困日,也是中國扶貧日。在這特殊的日子,尤其是為確保“十三五”期間貧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脫貧,“精準扶貧”被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在此背景下,全國各地全力以赴地推進“脫貧攻堅戰”。但正如諺語所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扶貧最重要的是提升貧困人口“漁”的能力。習近平主席在“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講話時指出:“我們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把發展作為解決貧困的根本途徑,既扶貧又扶志,調動扶貧對象的積極性,提高其發展能力,發揮其主體作用。”
就中國貧困群體來說,農村貧困人口是絕對的主體,因此解決了農村問題,幾乎就差不多解決了中國貧困問題了。那么中國當前的農村、農民、農業到底存在什么問題,令貧困問題如此嚴峻?首先是規模問題,包產到戶之后的農業雖然得到了巨大的發展,但30多年過去,其問題也日益顯現,碎片化的土地造成農民幾乎都只能自給自足,無法將農業經營成產業。第二是技術落后,技術不僅僅指農耕工具、機器等,還有農業種植等方面的技術等,技術的落后限制了農民的專業性,而外界這方面的支持又十分薄弱,農民長期只能靠天吃飯,抗風險能力不足。第三是市場話語權的匱乏,在市場面前,農民幾乎沒有任何定價權,是農產品鏈條最末端的一環,往往被資本市場壓榨。
這幾個問題表面上看是不同方面,同時都是難解之題,但是其實有一個機制的建立,就能夠將三個問題一網打盡,同時相互支撐,整體地提升中國三農問題的破解,這個藥方就是農民合作社。當然,這個農民合作社并非目前很多地方那種只是形式上的合作社,而是真正合作起來,形成農民利益共同體。在中國土地制度決定了無法大規模土地流轉、形成規模化農場的情況下,有了合作社,第一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合作社發展起來后,可以成為三農的主導力量,在技術、資金等方面全方位支持農民的技能技術水平提升,也能夠以群體的力量,共同面對市場爭取話語權。荷蘭的合作社案例,可以清晰地展現合作社所起到的巨大作用,為中國三農提供極具價值的借鑒,也為精準扶貧、全面脫貧提供一個寶貴的思路。
荷蘭合作社模式如何運作?
組織形式上是合作社,經營體制上以公司名義出現
近日《人民日報》等媒體報道稱,奶價持續下行,奶業成“高危行業”,有地方用鮮奶喂豬。報道引援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發言稱,目前中國奶業全行業虧損面已經超過50%。據農業部定點監測,3月份奶牛養殖虧損面已達51%,同比增長5.8%;同時,奶牛存欄量同比減少11.9%。更嚴重的是,這種情況還在持續和蔓延,以至于奶業被一些銀行列入“高危行業”。
就在中國奶價下行時,荷蘭卻在本月逆勢提高了原奶收購價,從25歐元/百公斤漲到26.5歐元/百公斤。而這正是得益于荷蘭獨特的乳制品產業鏈條模式,保障了奶農利益和奶業的平穩。荷蘭作為地少人多的歐洲小國,卻是僅次于美國的第二農業出口國,也是歐盟的第三大乳制品出口國,乳制品是荷蘭食品出口最大的貢獻者,占據全球市場份額的11%。
荷蘭是如何成為乳制品大國,又是如何保障奶農利益的?其中奧秘正是在于荷蘭成熟的合作社模式,以荷蘭最大的合作社為例。19世紀末,荷蘭將大量奶酪和奶油出口到英國,可是就在這個時候,奶酪和奶油的質量變得非常差,英國不想進口了,導致荷蘭的牛奶價格嚴重下滑。一部分農場主想采用積極措施來改變現狀,他們發現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乳制品加工廠控制在自己手上。后來農場主們成立合作社,自己投資建造乳制品加工廠。他們購買加工設備、自己生產乳制品。1886年,荷蘭菲仕蘭地區成立了第一家奶農自發組建的乳業合作社。最初,屬于合作社的加工廠很多,規模很小,后來逐漸合并,即現在的荷蘭皇家菲仕蘭坎皮納乳業合作社,它發展出如今荷蘭最大的乳制品公司———荷蘭皇家菲仕蘭坎皮納公司,擁有近2萬名會員奶農,成為全球最大的乳業合作社之一。
合作社的成立,使得原本分散經營的奶農開始有組織、有系統地進行奶制品的生產和銷售。在一個多世紀里,伴隨著農業的現代化進程,合作社的組織模式有效加速了荷蘭牧場專業化、機械化程度的提高,更促進乳品產業鏈縱向發展。
如果僅僅是這個層面的合作社,菲仕蘭很難發展到如今,成為全球最大的乳業合作社之一,它的奧秘還包括成立了與合作社平行的公司。奶業巨頭荷蘭皇家菲仕蘭坎皮納公司就是合作社投資和所有的公司。合作社有成體系的管理架構,按照地域分成21個區,每個區的農場主選舉出10名代表,共由210名區代表組成委員會。然后,選舉產生合作社理事會(21人組成),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選舉產生合作社董事會(9人組成),與此平行的是菲仕蘭的經營體制。公司設有13人組成的監事會,其中9人來自合作社董事會,其余4人是公司外部的資深管理人員,類似于中國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然后由監事會任命公司執行董事會成員,包括首席執行官等。
農場大部分收入來自于把牛奶出售給菲仕蘭,農場所有原奶不論多少,菲仕蘭必須全部收購,哪怕是遇到行情不景氣,每月也有一個保底收購價。菲仕蘭與農場形成長期的利益共存合作關系,他們定期為農場主舉辦各類培訓班、交流會,也會不斷提高收奶標準來激勵農場優化管理和提高生產技術。對農場來說,菲仕蘭既是客戶,要把牛奶賣給他們,同時也是合作社成員的自有財產,給奶農分紅,菲仕蘭的盈利狀況與奶農的自身利益緊密相連。
此外,在保底的售賣鮮奶收入外,菲仕蘭每年會將公司利潤的30%發給奶農作為績效分紅,同時將20%的贏利以固定會員債券形式發放。也就是說,奶農的收入由幾部分組成:原奶保證價(會根據奶價市場情況波動)、獎勵(放牧獎勵、品質獎勵等)、業績分紅和會員債券。菲仕蘭利用會員債券繼續投資、建工廠,以賺取更多利潤。
因此,菲仕蘭坎皮納乳業在組織形式上是合作社,在經營體制上則以公司的名義出現。它的獨特之處在于,每一個奶農都是公司的“老板”,參與經營管理,因為這個荷蘭最大的乳制品公司是合作社下屬的全資公司,每一個奶農都是持股股東,共同分享公司每年的分紅。公司的管理上,其執行董事會也是由股東大會任命。
鏈條分工中,合作社社員負責原奶供應,公司全權負責后續的加工與管理,它需要確保社員奶農所生產的牛奶都能以一定的奶價被購買,同時通過將牛奶加工處理為各種奶制品與原料以使牛奶的價值達到最優,使奶農能夠專心負責牛奶的生產而無后顧之憂,收入也得到保障。另外一方面,奶農提供穩定且質量較好的原奶,成為企業面對激烈市場競爭、擴大經營和規模、增強競爭力的強大后盾。
這樣,奶農、合作社和公司形成了有機的結合體,奶農和奶企通過產權關系形成緊密的利益關聯。最后荷蘭的13家均由合作社所屬的乳制品公司,又形成乳業協會,共同決定整個國家的乳制品行業的各類問題,如制訂標準、設立原奶收購價等。協會涵蓋了98%的荷蘭奶農,這樣協會就成為荷蘭奶農真正的利益維護者。
當然,僅有合作社模式這種體系內自律并不夠,菲仕蘭公司制定了Foqus/G2G等一系列乳品全產業鏈質量和安全控制標準和規范來保障食品安全與品質,還與以農業學科和食品加工而著名的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合作,開展各項相關的科研項目,為企業提供各種技術支撐。同時,合作社還成立專門的育種公司、銀行、養殖培訓等,不斷提升奶農的能力和牧場的環境條件。
中國可以學習什么?
組建真正意義上包涵治理機制的合作社
2014年3月份,習近平主席訪問荷蘭,當時提出希望進一步加強和深化中國與荷蘭在農業特別是乳業方面的合作,把荷蘭好的經驗和做法推廣到中國,促進中國乳業、農業的發展。荷蘭的合作社經驗,無疑是荷蘭農業合作創新的一個最重要鏡面,合作無處不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胡定寰就發現,荷蘭人似乎喜歡合并,小公司合并成大公司,小合作社合并成大型合作社。
荷蘭人口密度大,人均土地面積少,農業正是通過合作社的發展解決了規模問題,然后以合作社為中心,發展農業技術、創建公司,實現農民專業化、成為股東,占據市場的重要位置,而且在經濟發展的同時,與自然環境協調發展。而這其實也是中國面臨的問題,中國13.6億人口,耕地總面積1.35億公頃,人均占有面積不足0.1公頃,提高土地利用率是中國農業的重中之重。這或許是中國學習荷蘭乳業“合作與專業”的同時需要時刻謹記的,發展理念也同樣需要更新。
國內乳品行業雖然也大多采用合作社模式,但制度設計卻不盡合理。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曾經表示,國內乳品行業主流的“企業+農戶(合作社)”模式有很大弊病。“原奶過剩時,企業壓價、調高標準,奶農只能甘受損失;原奶一旦緊缺,不排除個別奶農摻假,撕毀合同,高價賣奶。這就形成了沒有信任的‘互坑’關系。”
與中國農業和食品行業普遍實施的“公司+農戶”模式相比,合作社體制主導的全產業鏈自律模式,具有諸多優勢。在“公司+農戶”模式中,農民處于產業鏈的底部和前端。由于企業處于強勢地位,壓榨、損害農民利益的現象時有發生。而一些農民也以偷工減料或使用有害、有毒的廉價替代品等方式“增加收入”,產業鏈每一環節所傳遞的不是“正能量”,而最終受害的是消費者,影響的是整個農業的發展。
曾經考察過荷蘭乳業發展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黨國英認為,荷蘭農業以家庭農場為基礎的“合作社一體化經營模式”將農民通過合作社組織聯合起來,控股跨國食品公司,成為全產業鏈的主人,分享工業和商業環節的利潤。這一模式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收入,實現了有恒產者有恒心,有尊嚴的人生產有保障的食品。中國要解決奶農與奶企“互坑”問題,奶農入股乳企是可供借鑒的方法。這種模式下,奶農的收入能夠得到保障,對于他們的致富增收有重要意義。如此模式既能極大地提高農民的收入,又能提高農民建設現代農業的積極性。在此基礎上建立的“全產業鏈食品安全自律體系”,使農民、合作社組織、公司職業經理人在三方博弈中互相制衡,不僅管好了分散經營的家庭農場,也防止了資本的貪婪和職業經理人的短期行為。
觀察荷蘭奶農合作社模式可以發現,其最重要的就是為奶農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利益保障體系,在這個體系里,奶農、合作社、奶企、行業協會共同參與乳業的生產、加工、銷售和經營等不同環節,讓奶農不再只是奶業生產鏈條最末端的一環和市場最弱小的一方。而中國奶業的基本狀態卻是,奶農與奶企沒有緊密關系,奶企的利潤與奶農無關,分散的奶農,沒有渠道和力量與奶企討價還價,面對全國乃至全球市場波動,奶農成為最大的犧牲品。
為了中國農村、農業、農民的長遠發展,必須建立有效的機制和完整鏈條,組建真正意義上包涵治理機制的合作社,讓農民在大產業公司和競爭激烈的市場之間有更多的話語權,也讓農民更好地組織化起來,以共同應對市場風云變幻。而其中最重要的無疑是大力發展農民合作社,再由合作社形成行業協會,讓農民作為一個利益集體,可以直接參與市場競爭,參與定價,同時能夠參與到大產業公司,讓農民成為股東,與之利益捆綁,從市場中獲取再次分配收入。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南方都市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