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王一凡等:轉型期中國農業發展研究

[ 作者:王一凡?劉隱?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1-25 錄入:王惠敏 ]

摘要:農業作為經濟發展的起點和基礎,不僅是實現現代化的基礎,而且關系到貧困問題和社會穩定等一系列問題的解決。當今世界,發展中國家代表著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最大量的人口,不發達的現狀和經濟困境也往往伴隨著這些國家和人民,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解決其在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具有重要的國內外現實意義。目前,我國社會經濟均處于轉型期,農業發展也不例外,面臨著一系列新的機遇和挑戰。本文在分析轉型期中國農業發展的新特點和在經濟發展中所起作用的基礎上,結合其所面臨的挑戰,討論如何采取措施推動轉型期中國農業的發展,以促進中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轉型;農業;發展

一、 農業在轉型期中國發展中的作用

(一) 農業在經濟中的貢獻

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農業作為國民經濟增長的源泉,無論怎么強調都不為過。由于發展中國家存在著異質性,本文將發展中國家分為兩類:傳統農業國和轉型中國家,分類是用于考察農業在不同發展階段的發展中國家中所起的作用。在傳統農業國中,農業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據統計,在這類國家中農業對GDP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32%;在轉型中國家,農業已不再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其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平均僅為5%-7%;可見,在經濟發展初期,農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比較大,并且往往是國家越落后,工業化水平越低,農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度越大。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經濟的轉型,農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會逐漸下降。當工業化進程和城市化進程結束以后,農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度將會減少至很小的比例,甚至為負,這時的農業成為凈補貼部門,但這并不意味著農業已不再重要,而是表示農業不再對發展構成大的阻礙。在中國,農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可以分為市場貢獻、產品貢獻、要素貢獻、和外匯貢獻四個方面。

農業的市場貢獻體現在農業的各種投入不僅僅來自于本部門內部供給,其它部門的支持更是必不可少,而且農民生產生活中所使用的消費品很大一部分來自于非農部門,這樣就給經濟中的其它部門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由此擴大了非農產業的銷售,促進了其它部門的發展和增長。

農業的產品貢獻是指農業部門為非農部門的發展提供的產品貢獻,即在農業總產品中扣除農業部門消費后所得到的剩余。在中國的工業化進程中,農業為許多工業部門提供農產品作為主要原料,我國的工業在很長一段時間都以農副產品加工部門作為主導,工業生產原料有近30%來自農業,輕紡工業這一比例占80%以上,雖然還有一些工業部門不直接以農副產品為原料,但它們依賴于以農副產品為原料的部門的增長。所以農業品的生產規模及其增長決定了工業品的生產規模和增長。糧食“十連增”保障了糧食安全,穩定了工業部門的發展環境,這又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工業化的進程。

農業的要素貢獻可以分為勞動力貢獻和資本貢獻。在中國的城鎮化過程中,大量農民進入城市,以各種形式為非農產業提供大量廉價勞動力,繼而奠定了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價格優勢的基礎,據統計,在中國第二產業中,農民工占從業人數的比例為57.6%,在第三產業中,農民工占從業人數的比例約為52%。;而資本貢獻是指在農業剩余中扣除農業部門購買的工業品部分后的凈剩余。在工業化的過程中需要巨額的資本投入,我國利用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的形式從農業中汲取大量資金發展工業。截止到1978年,國家從農業中汲取的原始積累據推算約為8000億元以上。中國農業部門為工業部門的擴張做出了巨大的資本貢獻。

農業的外匯貢獻指的是通過農產品貿易出口創匯,利用外匯進口急需的物資和技術以促進發展。在工業化初期,中國工業基礎薄弱,急需從國外進口先進的機器設備、緊缺原材料和高科技生產技術,急需大量外匯。在外部投資不足的情況下,這些需求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初級農產品的出口創匯。新中國成立以后直至2003年我國農產品貿易保持持續順差,直至2004年才出現逆差。同時,以農產品為原料的紡織品的大量出口,成為國家創匯的重要途徑。

(二) 農業可以減少貧困、保障糧食安全進而穩定發展環境

在發展中國家,平均每4個貧困人口中就有3個生活在農村,約21億人每天每人消費不足2美元,8.8億人每人每天消費不足1美元,處于極度貧困,貧困形勢十分嚴峻。農業為無數農業經營者和生產者提供了就業,在城市經濟出現危機的時候,農業還起到了相當于社會保障的作用。雖然農業的發展不能夠讓貧困人口實現全部脫貧,但在減少貧困人口方面的作用卻是舉世公認的。據多項評估顯示,由于農業GDP增長所帶來的對有效脫貧的作用至少是非農產業GDP增長所帶來的對有效脫貧作用的2倍,在中國,這一數值達到3.5倍,據統計,以每日1.25美元的生活費用衡量,從1981年到2008年,中國脫貧人口達到6.6億,貧困率從84%降至13.1%。減少大量貧困人口已成為中國農業發展的一個標志性成就。

農業發展對于保障糧食安全也尤為重要,一旦糧食安全無法得到保障,后果將十分嚴重,由于糧食無法自給,只能通過進口來彌補,這就需要大量的外匯支出,而發展中國家往往創匯能力不強,將有限的外匯用于進口糧食必然會收縮技術的進口,從而影響到非農產業的技術進步和發展。

(三) 農業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農業首先是高耗水產業,直接導致了水資源的短缺;其次,農業對化肥和農藥的亂用濫用直接導致土壤肥力下降并形成污染;此外,農業生產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以及溫室效應等問題也亟待解決。要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既要滿足當代人的需求,但又不能對后代人的發展構成危害。農業作為可持續發展中重要的一部分,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來實施和促進農業的發展,能夠有效地緩解社會經濟發展中所面臨的嚴峻的生態環境問題。

二、 如何促進轉型期中國農業的發展

(一) 提高各種要素和資源的可得性

在中國,由于勞動力相對富足,農業發展所需的各種要素和資源包括土地、金融資本、水利、科教等方面,而人口增長、水資源短缺、公共物品分配不均等現實往往限制了農民自由或者公平地獲得這些要素和資源,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幫助農民獲得這些生計所需的資源。

在土地方面,放開土地流轉市場有助于幫助農民獲得更多的收入,同時也為農民提供了退出農業生產的機制,在產權的保護下卻又不致于失去生計保障。這有利于農村人口“市民化”,使土地向生產效率高的人群流轉。但目前由于法律法規的限制和缺少實施細則等原因限制了土地市場功能的發揮,使土地配置缺乏效率。對土地進行確權,開放土地市場,對土地市場實行有效監管,形成規范健全的土地流轉體系可以幫助解決土地資源的可得性問題。

與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一樣,中國農村缺乏像城市一樣健全完善的金融市場,由于風險大、利潤低,使得金融機構不愿涉足農業領域,致使農業和農村普遍存在著融資成本高、機會不均等等問題。而農民除了土地,缺少其它可以作為抵押的資產,而土地所有權集體所有也導致所有權無法進行抵押,而如果以土地使用權進行抵押,會導致一旦失敗將失去生計的風險。這些現狀致使小農在市場上無法與其它市場主體進行競爭。建立農村金融體系需要借助國家的力量在農村建立金融機構為農業生產者提供金融服務,并以降低農民的交易費用和融資成本為目標,創新金融工具,拓寬融資渠道,在部分地區試點推廣無抵押貸款。與此同時,完善農村保險體系可以有效減少農戶風險,進而免除農民的后顧之憂,投身于農業生產和經營之中,帶來巨大的效率提升和福利。

在水利方面,由于生態環境變化越來越快,中國的防災減災壓力也越來越大,節約水資源的要求也越來越迫切,興建農田水利和灌溉設施成為農業發展的應有之義。水利是發展農業必不可少的前提之一,并且還能起到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集公共性和戰略性于一身。發展水利建設,不僅可以扭轉農業“靠天吃飯”的局面,而且關系到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

在科教方面,由于中國的農村地區教育水平相對于城市水平較為低下,并且教育水平提高的速度慢于城市,使農村積貧積弱,加大對農村科技和教育的投入有助于幫助一部分農民掌握技能實現脫貧并發展生產,投身到現代農業的經營之中。將職業培訓和高等教育相結合,使教育資源向農村傾斜,供農民自主選擇,提高教育質量,增加農民擺脫貧困的內生能力,幫助他們實現良性發展。

(二) 使產品和生產資料市場更加健全

由于農業市場各種強有力的市場主體的參與,為了保證小農的地位不受沖擊,應當完善市場機制并加強監管,實現資源在市場上通過自由競爭與自由交換來實現有效配置,使農民享受農業發展的利益。

在產品市場上,通過降低交易成本和風險波動來進一步健全市場體制,依靠完善商品交換、市場信息體系以及風險管理工具來惠及農民,利用期貨工具來控制大宗農作物的價格;運用糧食儲備來保持糧食價格的穩定;通過降低關稅、減少進出口貿易限制、規范市場公平交易來有效地提高農產品的生產效率。

在生產資料市場,同樣面臨著交易成本高、交易風險大、規模不經濟等問題,在利用市場自我調節農資市場的同時更要謹慎地使用農資補貼,并對補貼的績效進行評價和反饋。

(三) 提高公共投資的數量和質量

在二十世紀中后期,由于國家投入向工業傾斜,這種投資政策造成了農業發展的停滯,一直到農業農村發展的落后開始阻礙了經濟的發展才使得人們重新重視農業,對農業加大投資。政府對農業的投資主要集中在水利、路橋、通信、電力等方面。這類公共投資的增加將有效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但由于這類投資往往具有數量大、利潤小、周期長等特點,私人和組織無力承擔,因此只能由政府和集體提供。通過國家負責大型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地方集體負責小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有機結合,一方面可以減少農村閑置勞動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農業公共投資的效率。

(四) 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

要實現現代農業的發展需要重新定位生產者和政府的角色。由于農民個體往往是富有效率的生產者,如果能得到組織的支持將會在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節獲得規模經濟。對小農而言,組織化程度的提高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以農戶為基礎,合作組織為依托,將生產的各個環節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將有助于引導農民走向市場,克服小規模經營和大市場之間的矛盾。由于農民組織往往受到法律的限制,其自身常常面臨管理能力低下等問題。因此只有依靠政府的扶持和職業經理人進行管理來發展和壯大農民組織,使其成為強有力的市場主體。

(五) 實現發展的可持續

隨著資源的日益稀缺、氣候變化加劇以及環境成本的加大,農業不能再像以前一樣不加限制地濫用自然資源了。生產的外部性導致農業對環境造成了巨大的負面影響,引起了人們對于如農藥影響、生物多樣性的破壞、資源浪費等環境問題的關切,這些問題促使我們努力去尋求更加可持續的發展道路。首先,要通過法律來明晰產權,明確產權所有者的權利和義務,使外部成本內部化,避免“公共的悲劇”;其次,采用科學技術,進行保護性耕作,如輪種休耕等,對農業生產資料的使用進行集約化的管理,運用物理、化學、生物和電子信息等手段獲取農業環境的即時信息,以此為以依據提出防治污染的對策;最后,發展生物清潔能源并降低成本,為農業發展開辟新的市場并延緩資源耗竭的速度。

三、 結論和啟示

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正處在轉型中國家向發達國家邁進的過程中。近年來,農業對經濟增長的直接貢獻已經降到5%以下,非農部門迅速發展,但由于戶籍等一系列制度的限制,對于勞動力的配置卻相當滯后,絕大多數貧困人口仍然滯留在農村。對于城鄉分割的二元經濟結構,政府需要對農村進行大量補貼,而農村人口眾多的現實使得公共財政捉襟見肘,公共財政面臨巨大的壓力。而如果依靠補貼,提高農產品的價格,將會增加貧困人口的消費成本,致使公共決策陷入僵局。要想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實現當前中國農業向現代農業前進,必須采取包括促進農業人口市民化、農民組織化、發展高附加值特色農業等在內的綜合措施,幫助農民提高生產力。根據速水和拉坦的研究,一個國家選擇什么樣的技術進步道路,是由該國的資源稟賦狀況決定的。在土地相對稀缺而勞動力資源豐富的中國,由于土地相對于勞動越來越稀缺,導致土地價格越來越高,取消土地流轉制度的嚴格限制可以使土地的再配置效率提升,使土地向生產效率高的人群流轉,發揮市場的基礎性配置作用,進而提高效率。而有效率并且公平的市場將成為解決中國農業發展問題的極佳工具,企業將農民與市場緊密聯系起來,政府通過政策引導企業提高競爭力,使更多的農民和企業參與發展,并幫助它們“走出去”,積極地參與國際競爭,提高自身實力。

農業對于發展的潛力還遠未充分發揮,對于轉型中的中國來說更是如此,新的機遇正在顯現出來,而有效的措施能夠幫助中國充分發揮農業在發展中的作用,實現農業的極大發展。

作者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王一凡,男,漢族,湖北赤壁,碩士研究生,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農村與區域發展。劉隱,男,漢族,湖北天門,碩士研究生,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農村與區域發展。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商》 2013(22)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网站 | 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看视频 | 日韩一级精品久久久久 | 中文在线字幕第一页 | 思思99re6国产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五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