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是農業大省,農業是湖南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和“關鍵變量”,同時也是“四化同步”的“短板”和“慢變量”。加快推進湖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保證。
一、推進思路
深入推進湖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遵循現代農業發展規律,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提升農業產品和服務的有效供給水平;以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為主體,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提升農業綜合生產水平;以科技為支撐,優化配置農業資源要素,提升農業質量和效率;以融合發展為手段,拓展農業發展空間,提升農業綜合效益;以關鍵環節和重點問題為抓手,強優勢補短板,提升農業競爭力;以體制機制為保障,改革完善農業支持保護政策,提升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推動農業走上“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化發展道路。
二、重點任務
(一)調優農業供給結構
1、優化農業區域布局。遵循農業區域發展規律,優化構建布局合理、特色鮮明、差異化協調發展的“一圈二區一帶”現代農業戰略格局。
⑴長株潭城郊都市高端農業圈。充分發揮區域經濟、人才、科技、信息、市場優勢,重點破解土地資源和生態環境兩大約束,以發展中高端農產品生產和提高土地產出率為著力點,大力發展“兩型”農業、高科技農業、休閑體驗農業、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和農產品物流業,打造全國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樣板區和“兩型”現代農業示范區。
⑵洞庭湖平湖規模高產農業區。充分發揮區域農業生產條件好和農業產出水平高的優勢,重點破解常規農業生產不增收難題,以提高糧食為主的農產品綜合生產能力為著力點,大力發展規模農業、生態循環農業、平湖規模觀光休閑農業、農業生產性服務業、農產品加工業和農產品物流業,打造全國規模化生態農業示范區和大宗農產品商品化綜合生產基地。
⑶湘中南丘崗外向高效農業區。充分發揮區域近鄰粵港澳的區位優勢,重點破解農業組織化程度不高難題,以擴大農產品有效供給和提高農業效益與競爭力為著力點,大力發展外向農業、特色農業、基地農業、節水農業,打造粵港澳綜合性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
⑷環湘(武陵-雪峰-南嶺-羅霄-幕阜)山地綠色高值農業帶。充分發揮區域農業資源豐富和農業生態環境良好優勢,重點破解農業市場化程度不高難題,以發展特色綠色高附加值農產品商品生產為著力點,大力發展山地特色農業、綠色有機農業、旅游休閑農業,打造全國特色農業產業脫貧示范區和農業綠色發展的樣板區。
2、優化農業產業布局。根據農業地域分異類型多樣性,主抓七大產業布局調整,構建差異化協調發展的現代農業空間體系。
⑴水稻產業。圍繞穩糧增效,重點建設三大水稻生產區。①洞庭湖平原雙季超高產水稻生產區,重點發展雙季超級稻,實現雙季水稻畝產過1200公斤。②四水中下游河谷盆地雙季高產優質水稻生產區,重點發展雙季高產優質水稻,實現雙季水稻畝產過1000公斤,稻米品質達到三等優質米以上標準。③四水上游丘陵山區單季優質水稻生產區,重點發展單季優質水稻,在生態環境優越的鄉鎮建立一批高檔優質稻生產基地,實現水稻畝產過550公斤,稻米品質達到二等優質米以上標準。
⑵生豬產業。平衡土地和水體對生豬養殖的承載力,穩定生豬養殖規模,加快推進城市郊區和四水主干支流兩岸退出生豬養殖,退出生豬養殖向湘西湘南低密度養殖地區轉移。重點支持武陵、雪峰、南嶺山區擴大生豬商品化養殖規模,構建“L”生豬健康生態養殖產業帶。
⑶蔬菜產業。注重產銷對接,重點構建“二區二帶多基地”蔬菜產業發展格局。
①洞庭湖區、湘南地區外向型蔬菜產業區,重點供應武漢、長沙和粵港澳城市。
②湘西、湘東山區高山蔬菜產業帶,在湘西G65和湘東S11高速公路沿線高海拔山區發展高山錯季錯峰供應蔬菜生產。③以全省各大中城市郊區為基地,重點發展城市專用蔬菜生產,保障大中城市居民時鮮蔬菜供應。
⑷油菜產業。穩定洞庭湖地區和四水中下游河谷盆地油菜生產,大力發展四水上游丘陵山區稻油輪作和旱地油菜生產,擴大油菜種植規模,重點在全省各高速公路沿線成片規模化種植,形成“多帶連網”油菜產業發展格局,打造三湘大地春季油菜花海。
⑸草食畜禽產業。根據資源特色和草食畜禽養殖生態承載能力,重點構建“一帶一區”草食畜禽產業發展格局。①“U”山區草食畜禽養殖產業帶。在武陵、雪峰、南嶺、羅霄和幕阜山區,建立一批集中連片的牛、羊、家禽等草食畜禽養殖基地,大力發展林下草食畜禽生態養殖,擴大草食畜禽養殖規模。②洞庭湖水禽養殖產業區。在東洞庭湖、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區,建立一批水禽健康生態養殖基地。
⑹特色農業產業。根據資源特色和市場需求,構建“百業競發”的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格局。每個縣(市、區)重點選擇發展1—2個具有明顯區域特色和競爭優勢的特色農產品,深度挖掘資源潛力,組織適度規模生產,形成知名品牌和優勢產區,實現全省特色農業產業差異化發展。
⑺旅游休閑農業產業。適應城鎮居民休閑生活需求,在城市郊區和旅游景區,建立一批農業科技園區、休閑農莊和農家樂,重點打造“一群一區一圈”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格局。一群:即環長株潭城市郊區都市現代休閑體驗農業群。一區:即環洞庭湖平湖規模觀光休閑農業區。一圈:即環湘西南東山區特色旅游休閑農業圈。
3、優化農業生產結構。順應農產品市場需求多元化和優質化趨勢,豐富農產品生產品類,優化農產品品種和品質結構,提高四個比重,構建生產適應消費需求的現代農業生產結構體系。
⑴大力提高穩糧增收的農業生態高效綜合耕種比重。因地制宜穩定水稻生產,適度擴大特色旱雜糧、蔬菜瓜果、油菜、飼料飼草生產,恢復冬季綠肥種植,在雙季稻區成片農田實行水稻“保雙”超高產種植,其它農田實行“稻—油”、“稻—菜”、“煙—稻”等生態高效種植,建立以水稻為主,特色旱雜糧、經濟作物、飼料作物各占適當比例的生態高效耕作結構。
⑵大力提高兼具生態和經濟功能的高效園林作物種植比重。合理開發緩坡山地發展水果、茶葉、油茶、藥材生產,調整重金屬污染嚴重耕地發展蠶桑、花卉苗木生產,優化調整園林種植結構,擴大高效園林作物種植規模,充分發揮經濟林的生態和經濟雙重功能。
⑶大力提高節糧高效畜禽水產養殖比重。穩定生豬養殖規模,積極發展草食畜牧、家禽、水產養殖,大力發展林下生態養殖,推行適度規模生態健康養殖,做到養殖業與種植業生態協調、經濟互補發展,實現養殖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同步推進。
⑷大力提高中高端農產品生產比重。優化農產品品種結構,實施湘米優化工程和名特優農產品高效種植工程,建立一批名特優中高端農產品生產基地和優勢產區,大力發展優質特色高值農產品生產,提高中高端農產品生產比重,推動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二)化解農業供給過剩
當前,湖南農產品去庫存的品種主要有低質稻米、棉花和柑橘,需要從生產、轉化加工和市場開拓三個方面同時發力。
1、生產化解。加強農產品市場預測,不盲目擴大農產品生產規模,壓縮不適應消費需求和無競爭力的農產品生產,重點抓好重金屬污染耕地區改種非食用作物和洞庭湖棉區調減棉花種植。
2、轉化加工化解。科學規劃建設一批農產品加工園區,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企業,推進農產品加工企業與農產品生產基地一體化經營,擴大農產品加工規模,支持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拉長農產品加工鏈條,開發適應消費需求升級的新產品,大幅提升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產值的比值。
3、市場開拓化解。大力發展農業會展、農業節會、農業電子商務、農業物流等新業態,加強農產品市場營銷和品牌建設,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優勢的農產品現代流通企業集團,推動農產品順暢進入國內外市場。
(三)降低農業供給成本
轉變農業生產經營方式,應用先進技術、先進裝備、先進管理改造提升農業,降低農業綜合生產成本。
1、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降低農業管理成本。積極培育農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多種形式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加快培育農業生產經營性服務組織,開展合作式、托管式、訂單式等專業化規模化服務。
2、發展綠色生產,降低農業物化投入成本。加快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大力推廣“兩型”農業技術,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發展健康生態養殖,把過量過多的農業物化投入品降下來。
3、發展農業機械化,降低農業勞動力成本。營建良好的農業機械化生產環境條件,大力推進水稻、油菜生產全程機械化和經濟作物、山地林果等其它農作物主要生產過程機械化,積極推進養殖業機械化、農業設施化和農業廢棄物處理機械化,降低農業生產勞動強度與用工量。
4、發展農產品現代流通,降低農業物流成本。加強現代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引導和支持多元農產品經營主體與主銷區建立多形式、深層次、長期穩定的產銷合作關系,大力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積極發展直銷、配送、電子商務等農產品現代流通業態,減少農產品流通環節,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
(四)補齊農業供給短板
樹立協調發展的系統觀,突破瓶頸,補齊短板,以統籌協調提升農業整體素質,推進農業高效可持續發展。
1、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強耕地保護,全面實施《湖南省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加快中低產田改造步伐,大力實施“沃土”工程,恢復發展綠肥種植,開展重金屬污染耕地治理修復,提升耕地質量和綜合產能。
2、大力加強農業水利設施建設。加快涔天河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加快推進洞庭湖綜合治理和衡邵干旱走廊治理,大力推進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大力開展中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和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增加農田有效灌溉面積,提高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
3、著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統籌各類教育培訓資源,構建多元參與的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體系。以農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為重點,培育一批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和社會服務型新型職業農民。鼓勵支持高校畢業生、外出務工成功農民和各類優秀人才投身現代農業建設,使其成為現代職業農民的重要力量。完善新型職業農民認定制度,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人才市場。
4、扎實推進農村精準脫貧。按照“四個切實”、“五個一批”、“六個精準”的要求,實施“五大工程”,創新產業扶貧脫貧機制和模式,實施產業精準扶貧脫貧,培育做強貧困地區特色農業,盡早實現全省465萬貧困人口和8000個貧困村全部脫貧,51個扶貧重點縣全部摘帽。
(五)增加農業供給效益
深度挖掘農業多功能,培育壯大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培育農民增收新模式,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1、加快發展種養融合產業。傳承農業綠色生產方式,發展推廣“稻—魚(蝦、蛙、鴨等)”共生及稻魚輪養輪種等立體生態種養模式、林(果)下生態養殖模式、“青飼料—養殖—沼氣—有機肥—種植”循環生態種養模式。
2、加快發展農業多功能產業。依托農業資源和農業產業,通過景觀創意、文化創意、生態涵養,打造農業與文化生態休閑旅游融合發展新業態,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依靠科技創新,探索農作物秸稈和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與產業化開發新途徑,積極發展秸稈青黃貯飼料、秸稈氣化固化新能源、秸稈致密新材料、有機肥加工、食用菌生產等農業廢棄物產業化開發新業態。
3、大力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完善農業產業鏈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農業產加銷緊密銜接、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推進農業產業鏈整合和價值鏈提升,讓農民共享產業融合發展的增值收益。
4、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拓寬農村勞動力創業就業渠道,增加農民務工收入。引導和促進農民向市民轉移,既為農民騰出農業生產發展的資源空間,又為農業生產擴大新的消費需求,增加農民規模生產收入。
三、改革措施
目前,農業農村發展的外部環境和內在動因正在發生重大而深刻的變化,農村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迫切需要攻堅克難,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管理釋放改革紅利,增添新的活力。
(一)改革農村土地制度
基本目標是,加快構建“歸屬清晰、權能完整、流轉順暢、保護嚴格”的農村土地產權制度,保障農民財產權益。改革方向是,完善三權分置,落實集體土地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主要任務是,分類推進農村集體資產確權到戶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對土地等資源性資產,重點抓緊抓實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對非經營性資產,重點探索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務能力的集體統一運營管理有效機制;對經營性資產,重點是將資產折股量化到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更多權能,發展多種形式的股份合作。
(二)創新農業經營制度
創新目標是,建立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以合作和聯合為紐帶、以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出發點是,體現“兩個適應”,既要適應現代農業建設新要求,又要適應農村勞動力狀況和資源配置新變化。關鍵點是,解決好“兩個問題”,既要解決農業發展問題,又要解決農民就業問題。著力點是,加快發展家庭農場,推動農民合作社規范發展,健全縣鄉農村經營管理體系,創新政府向農業經營性服務組織購買公益性服務機制,深入推進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穩步推進農墾體制改革。
(三)健全農業支持保護制度
基本思路是,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針,以保障主要農產品供給、促進農民增收、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為重點,加快形成覆蓋全面、指向明確、重點突出、措施配套、操作簡便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改革重點是,健全農業農村投入持續增長機制,完善農業補貼制度,優化補貼支持方向,多層級深入推進涉農資金整合統籌;加大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支持力度,提高財政投入效能;推動金融資源更多向農村傾斜,發展農村普惠金融,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改革完善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培育多元化市場主體,增強自我積累和發展功能。
(四)構建現代農業科技支撐體系
構建方向是,堅持“公益職能、自主創新、加速轉化、提升產業”,圍繞促進農產品有效供給、農民增收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等重大戰略目標,健全科研生產推廣教育協同創新機制,強化創新鏈和產業鏈有機銜接,構建適應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發展要求的科技體系。建設重點是,加快推進省市農業科研院所公益一類體制改革,提高公益性科研機構事業經費保障水平,設立省農業科技創新專項基金和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專項基金;大力推進重大農業科技創新,建立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公共平臺建設,大力開展生物種業科技創新,著力抓好農業技術配套組裝、農機與農藝結合、農副產品精深加工、重金屬污染耕地治理、生態環境保護、資源高效利用、智能農業等領域關鍵技術研究;大力推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強化農技推廣隊伍建設,建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交易平臺,積極探索和推廣“項目+基地+企業”、“科研院所+生產單位+龍頭企業”等現代農業技術集成與示范轉化模式,深入實施“百片千園萬名”科技興農工程,加強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和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完善農業科技創新保障機制、科研立項機制、成果評價機制、成果轉化應用機制、科技創新與科技服務激勵機制。
(五)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
建設思路是,堅持農產品質量“產出來”和“管出來”兩手抓,實現農產品質量“從田頭到餐桌”可追溯,確保“舌尖上的安全”。重點工作是,加強產地環境保護和源頭治理,制修訂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生產技術規范和管理規程,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和有機農產品,深入創建農產品地理標志,支持各經營主體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追溯體系和信用體系建設;加強基層監管機構能力建設,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實行嚴格的農業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落實落細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制,嚴懲各類食品安全違法犯罪,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作者:劉芳清系湖南省農科院農業經濟和農業區劃研究所,所長,二級研究員;周克艷系湖南省農科院農業經濟和農業區劃研究所,副研究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湖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月刊《研究與決策》2016年第11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