鏟除高價彩禮存在的土壤,莫讓彩禮異化為致貧基因;對于很多彩禮致貧戶,孩子的“志”扶起來了,老人的“窮根”才能拔掉。精準扶貧駐村蹲點調研一個月,筆者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村里的老年貧困戶,絕大多數生的是兒子,兒子結婚成家,老人掏錢買房、給彩禮,負債由老人還,因而生活窮困潦倒。分析致貧原因,有人笑言,他們是彩禮致貧。(7月23日《人民日報》)
在當下的農村,如果說農民最關心什么,恐怕非“彩禮價格”莫屬。農民們最關心的是哪家的彩禮價格是多少,哪家結婚花了多少錢。實際上,無論是東南西北哪個地方的農村,高價彩禮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愈演愈烈。高價彩禮所引發的惡果是無法預料的,只會讓部分農民的生活陷入窘況,并且惡性循環。要根治“彩禮致貧”問題,不只是扶男兒的志向,更應該扶的是女兒的志向。
作為一名農村人,每次回老家,聽到親友討論最多的話題,已經不再是柴米油鹽,而是彩禮如何高攀不起,大齡男兒如何找不到老婆,女娃兒如何“搶手”。實際上,在筆者記憶中,這些話題的變熱也就在六七年間。不可否認,高價彩禮與男女比例失衡有關,更與新一代農村人的向上通道有關。部分農村的小孩子,尤其是女孩已經沒有了上輩人吃苦耐勞的精神,更是將結婚作為了自己及家人賺錢的工具。動不動就索要天價彩禮,動不動就離婚再結婚,索要另一份彩禮。
筆者并非空口胡說,實際上,這些事情就發生在自己周圍。親戚老兩口好不容易湊齊了數十萬的彩禮,吹拉彈唱熱熱鬧鬧為自家兒子舉辦了婚禮,而兒媳婦婚后在家不干活,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來形容也毫不為過,而這些還不能滿足其欲望,只是因為男方賺錢不夠多,便吵著鬧著要離婚,結婚一兩年便以離婚收場,留下的,便是男方父母的唉聲嘆氣。
實際上,農村“天價彩禮”源于懶惰,如果男女雙方都有自食其力的能力,都相信能夠靠一雙手打拼未來,那么婚姻便可能回歸愛情的本質,至少不會過多地被“代際剝奪”來的物質所羈絆。畢竟,人生之路還很漫長,對女人而言,過于“物化”自己,生活便不可能給予自己過多尊嚴。人生的意義也并非出嫁時給自己“標價”多少,而是如何讓自己來到世界這一遭不至于白來一趟。
彩禮致貧,要扶志,不只是扶男兒之志,更應該扶女兒之志。
(作者單位:成都市青白江區大彎中學)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